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负荷控制就是把调距桨作为主机负荷的调节器。在主机转向和转速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距桨桨叶角度实现主机负荷的增大和减小,保持主机的负荷与转速关系沿设定的负荷曲线变化,以改善舰船在不同航行工况下的主机推进效率和舰船操纵性能.文中在介绍负荷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将模糊控制方法应用到负荷控制中,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模糊控制负荷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黄莉榕 《机电设备》2021,38(3):97-100
在前期对汽轮燃油泵工况调节器进行结构原理和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研发的工况调节器是否满足系统使用要求进行试验验证研究,主要从试验台的搭建、工况调节器现场整定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发的工况调节器可以满足系统使用要求,机组运行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对压差调节器进行了整定,获得了它的静态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压差调节器的性能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熟悉的PID调节陌生的PID调整--船舶气动调节器的参数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PID调节器的品质指标、响应和参数调整,并介绍了一种实用的船舶气动调节器参数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文亮  朱周 《世界海运》2004,27(5):41-43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 8051 的小型同步发电机数字励磁调节器的设计与研究。在描述自并励励磁系统的接线方式及其系统控制模型和调节器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数字励磁调节器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构成,它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靠、配置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整定调节器在船舶辅锅炉温控系统方面的应用和自整定调节器的自整定调节功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施伟锋 《船舶》1997,(3):23-26
本文根据数字控制系统设计原则,结合多回路控制的特点和船舶操纵性传递函数模型,对船舶自动操舵系统进行了直接数字化设计。形成了船舶自动操舵数字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求出了系统航向有因路主调节器的Z传递函数和舵角辅助量补偿回路副调节器的Z传递函数,并且分别得到了主调节器和副调节器的计算机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器的一种设计方法。首先由阶跃响应曲线得出开环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设计要求,得出调节器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阶跃响应法和离线单纯形寻优得出调节器的初始参数;最后联机实际调试整定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整定调节器在船舶辅锅炉温控系统方面的应用和自整定调节器的自整定调节功能及其优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目前利用模拟电路控制的舰船中频变流机组励磁调节器存在的不足。设计了基于DSP的变流机组励磁调节,搭建了励磁调节器的硬件电路。通过实验证明,基于DSP设计的数字式励磁调节器具有良好的励磁调节功能,能够对变流机组进行有效的励磁调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龙门吊的转向台车.应用ADAMS/Tire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对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原地转向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得出转向阻力与转向速度之间的关系.对龙门吊转向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旭  谢畅 《造船技术》2023,(3):14-18
针对半悬挂舵和全悬挂舵回转性能差异问题,建立用于模拟螺旋桨推力的体积力模型,评估两种不同形式舵的回转性。对标模KCS船型回转运动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船后螺旋桨作用使用体积力模型替代。开展半悬挂舵回转性CFD模拟,并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设计全悬挂舵并模拟其回转性,与半悬挂舵回转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半悬挂舵除战术直径与试验结果相差9.48%外,其他回转特性参数与试验结果相差均在3%以内,说明基于体积力法模拟回转性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全悬挂舵的回转特性参数均优于半悬挂舵,说明全悬挂舵的回转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3.
定常回转直径作为衡量船舶操纵性的一个指标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为提高船舶的回转性能,基于船舶四自由度的操纵性方程,分析船舶回转直径和回转横倾,讨论影响回转性能的舵型因素,并将其作为优化设计变量,利用Isight优化设计平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舵型参数的优化设计。通过选取某高速船作为优化对象,利用该方法进行舵型优化后,回转直径及回转横倾都减小。表明借助Isight的优化功能可以实现船舶操纵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简要地陈述了船舶定常回转时其对地速度、回转半径和回转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回转角速度指示器在船舶航行过湾道及大幅度转向和其他航行及避让条件下的应用及预算相应回转角速度的方法,还采用了笔者本人参加“海河下游通航标准研究”时对实船航行和船舶数学模型的模拟航行数据所测定的回转数据与预算值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如何在实际中正确使用角速度指示器提出了一些应注意的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别对甚低频发射天线的动态调谐电路与传统调谐电路进行了时域仿真,并在天线传输效率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两者的输出波形及所需带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动态调谐技术的甚低频发射天线信号传输速率约是采用传统调谐技术的甚低频发射天线信号传输速率的1.33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用传统吊装翻身的方法吊装薄板立体分段的诸多弊端,设计一种船体分段翻身架,解决开放式薄板立体分段翻身变形问题,保证薄板立体分段的精度要求,特别适用于豪华邮船分段建造,同时适用于其他类型船舶分段的翻身。  相似文献   

17.
拖船直拖到稳态定长回转过程中的拖缆暂态已有研究。对于大半径的拖船回转,Chapman大半径定长回转解法[1],假定拖体轨迹与拖体深度是单调指数关系。对于小半径的拖船回转,拖体的轨迹开始随着拖体深度的波动是一种螺旋线形状,最终趋于Chapman稳态回转值。本文通过定义了一个拖体深度与深度是单调与波动关系,提出了另一种确定Chapman理论大半径与小半径过渡值的方法。在考虑流的影响下的稳态定长回转时,没有求解稳态回转的方法。然而,拖体振幅是拖船回转半径和拖船速度的函数。依据稳态船体回转机动暂态分析来讨论单独360?和单独180?U型回转的动态特性,并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对于某些回转半径而言,拖体所达到的深度比稳态回转所达到的深度大得多。对于180?回转半径小于拖缆长度的回转,拖体深度达不到稳态回转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尺度薄板分段刚性较弱的问题,分析薄板翻身的工艺,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翻身装置本体及吊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强度,结合邮轮薄板分段的结构特征,设计翻身专业装置的垫块和限位器.  相似文献   

19.
建立并求解高速排水艇稳定回转的运动方程。对运动方程中裸船体和附体的水动力导数、舵作用力和力矩、多个螺旋桨对回转的影响等进行估算。并以120t级渔政船为例,进行稳定回转直径和横倾角的计算,并与实船的试航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喷水推进船转弯过程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转弯过程中柴油机负荷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从直航过程到转弯过程柴油机负荷的变化;直航过程到转弯过程柴油机负荷的增幅随初始航速的变化规律;转弯过程中内侧泵、外侧泵对应的柴油机负荷变化的比较;分别用回转轨迹内侧泵和外侧泵转弯时柴油机负荷变化的比较.研究表明,喷水推进船转弯过程中柴油机的负荷变化幅度不大,一般不会超负荷;在选择转弯操纵策略时应把重点放在防止喷泵进入空泡穴蚀区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