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治国 《水运管理》2003,(11):34-39
世界上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大运量的轨道交通在现代大城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都还处于开拓阶段,大多数的工程实施要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技术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没有统一的通信技术性能指标,这已成为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瓶颈”,制约了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因而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  相似文献   

2.
随着舰船制造工业的进步,大型、高速舰船的数量呈指数式增长,从而造成了水上交通密度高,事故频发等问题。此外,军事舰船性能的提高也对国家领海监管和防卫提出新挑战。因此,必须提高海上交通监管水平和舰船监测技术。目前常用的海上船舶监测技术主要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雷达探测系统等,传统的舰船监测技术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本文针对舰船监测系统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船舶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对海上交通监管和舰船监测等领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舰船交通数据特征具有非平稳随机性,通过提取舰船交通数据特征信息,实现船舶优化调度,缓解船舶出海拥堵,提出一种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的舰船交通数据特征分析方法,根据出海交叉口构造船舶交通网络体系结构,采用统计采样方法进行舰船交通数据的原始信息采集,采集的交通数据有交通流量数据、船舶行程时间、行驶频次,构造水网分布式可靠度的连接函数,以行程时间可靠性为约束指标参量进行舰船交通数据的统计自回归分析,实现舰船交通数据的统计特征提取,从而分析船舶交通的关联规则性信息,实现舰船优化调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交通数据特征分析,能实现对舰船出海流量和拥堵的准确预测评估,数据分析的统计性能较好,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在西南山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通常会遇见岩溶灾害问题,身处于喀斯特地质条件下的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岩溶灾害问题尤为突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顶部的隐伏溶洞会给隧道施工和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依托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研究顶部溶洞在不同尺寸和距离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围岩的顶部沉降位移、水平收敛及衬砌内力的影响。对以后类似区域隧道施工及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上船舶的红外成像技术可以为海上舰船的管理、监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确保海上交通的安全性和船舶的有效管理。本文以海上船舶的红外图像处理为研究对象,介绍舰船红外成像系统的原理,采用一种改进的模糊聚类分析算法进行舰船红外图像处理,提高舰船红外图像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逐渐成熟,并应用于多种工业控制和通信领域中。舰船交通管理系统(VTS)可以有效提高船舶航行效率,改善航运交通,但传统的VTS存在精度低、数据处理能力差等缺点。本文针对舰船交通管理系统的信息融合系统进行研究,并基于云计算技术和AIS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VTS信息融合系统。仿真试验表明,基于云计算的VTS信息融合系统不仅雷达信号处理能力强,而且可以进行多任务并行工作,有效改善了VTS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城市的交通资源得到了最优的分配,而且能够迅速地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加工,使得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时间、路线和方式,并能及时进行位置掌握沿途的情况,有效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城市的交通拥挤率。本文对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针对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最优解决方案,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舰船通用规范》及《舰船消防要求》的具体规定,针对我国海军现有舰船“水灭火系统”动力水源的配置现状,分析了目前舰船“水灭火系统”和各个“海水系统”供水原理的共性及不足,提出了用一种集成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式的“海水工作站”技术全面综合地替代舰船“水灭火系统”乃至各个“海水系统”的动力水源的设计思路,用于缩短各系统对终端用户的响应时间、提高各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各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乃至整个舰船的生命力。重点分析了采用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归纳了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意义,叙述了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舰船恒压消防供水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可靠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胜  孙长嵩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2):46-48,78
针对舰船数字化系统设计特点,应用MPLS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实时控制网络技术及CORBA技术等网络和软件集成技术,构建一个双网络环境的舰船数字化系统。首先提出了舰船数字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在分布式数据库实时控制网络和MPLS信息管理网络的双网络基础上,利用CORBA代理服务来实现系统的软件集成,从而将舰船数字化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以解决舰船信息管理和控制一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目标监测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和工业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的舰船目标检测技术,海上舰船目标的检测和识别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能够提高海上交通的管理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成像原理,然后基于LEE滤波器介绍SAR图像的噪声处理,最后针对舰船SAR图像的目标特征进行了识别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交通安全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地铁交通中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并提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建立虚拟地铁环境,进行仿真和模拟,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前应急准备。  相似文献   

12.
舰船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光甦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5):20-22,40
现代化舰船对电磁兼容性技术提出新的需求,快速提升舰船电磁兼容设计和控制技术是当务之急。介绍国外舰船电磁兼容技术最新发展动态,通过借鉴分析,从设计技术、评估能力、抗电磁损毁、诊断控制、频谱管理、新技术、舰船海上武器平台等7个方面重新思考我国舰船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对环境友好舰船的呼声日益增加,各国海洋保护环境法规对舰船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友好舰船概念受到重视。未来舰船的目标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航行而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在不依赖岸基设施的情况下能以最少的花费确保污物的恰当处理。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对舰船污物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研究了海军环境友好舰船的可行性,并为实现这种舰船采取了各种处理废弃物的新技术,如灰水和黑水处理技术、真空收集贮存和输送系统、膜一生物反应器处理系统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从和平时期军用舰船的有效利用和战时舰船的大量消耗,以及如何降低舰船的建造费用、如何减少舰船现代化改装时的难度和费用及民用船只的征用等多方面论述了开展“军民通用型舰船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军民通用型舰船研究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舰用信息平台技术体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舰船电子系统内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体制及特点,从舰船电子系统信息化的发展角度,以现有的舰船信息平台技术体制为基础,提出了新一代舰用信息平台的技术体制,并对其网络技术体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舰船水下维护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下维护是指在水下对舰船水线以下船体和附体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等活动的总称,是舰船装备保障的重要内容。文章简要介绍了舰船水下维护的重要意义、水下维护技术的种类、特点,分析了舰船水下维护发展趋势和水下维护在舰船寿命周期各阶段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现有数据挖掘技术在确定关联规则时,忽略了时空数据因果关联关系,影响轨迹聚类效果,提出一种无线网络的舰船交通数据挖掘技术。从节点覆盖和容量估算两方面,部署舰船无线网络节点,确保无线网络规划的有效性。对无线网络采集的交通状态数据,计算传递信息熵,建立时空数据因果关联关系,以此为关联规则,设计数据挖掘算法确定轨迹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挖掘技术,在轮廓系数和CH指数2个指标上的聚类效果优于对比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舰船等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舰船航行条件一般都比较复杂,拍摄出的图像不够清晰,所以需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本文针对目前舰船图像处理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FPGA图像处理的算法,在现有冒泡算法和一般快速排序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舰船图像处理的基于横向拓展的新快速滤波算法,并通过QUARTUS9软件和Matlab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在执行速度和图像处理效果上都优于前2种算法,有效提高了FPGA处理图像数据的速度,可以方便地应用于舰船图像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从舰船火灾和爆炸发生的特点出发,本着重点在于防的精神,论述了舰船防火防爆的重要意义,以及舰船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方法,可供舰船防火设计和使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在舰船远程维修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在舰船及其维修信息收集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OpenGL语言,在计算机中构筑起网络远程技术维修支援平台,从而提高了舰船的远程维修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