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车车轴在使用过程中,轮座镶入部受交变应力作用最容易出现疲劳裂纹。通过分析DF_(11)型机车在役车轴疲劳裂纹产生原因,结合车轴检修状态,设计并加工制作车轴实物对比试块,采用小角度纵波探头产生的变形横波以及横波斜探头二次波实现镶入部疲劳带的超声波检测,试验证明该方法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介绍了德国ICE列车1根车轴发生断裂的情况,分析了发生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详细说明了诊断方法、诊断工具和规定。 相似文献
3.
4.
铁道车辆空心车轴裂纹的超声波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研讨了孔径为30 mm空心车轴的超声波检测装置。为补偿因孔径太小而导致的探测灵敏度下降,设计了一种压电复合聚焦探头。业已表明,所研发的超声波技术,可检测出非配合中间部位深度为0.15 mm的人工裂纹以及轮座(配合部位)内深度为0.3 mm的裂纹。对装用这种空心车轴的车辆来说,车轴的检查精度符合新干线铁道车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往以既有线车辆使用的非高频淬火车轴的轮座为对象,探讨过裂纹的扩展性。车轴上通常装有车轮或齿轮、制动盘等其他匹配件。本文就车轴上装有车轮的轮座及靠近轮座处有匹配部(如齿轮、制动盘等)的非高频淬火镗孔车轴进行裂纹扩展性评价,同时介绍超声波探伤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SS8,SS9型机车用35CrMo车轴疲劳裂纹特点及小角度探头纵波探伤和斜探头横波探伤工艺方法的分析、试验,确定了35CrMo车轴中、大修时疲劳裂纹的超声波检测方法,保证机车轮对在不解体条件下,应力集中区疲劳裂纹能够完全检测出来,并能对裂纹深度范围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直射式传感器和斜射式传感器从端面和侧面检测时,使用APД图调整机车车辆轮对车轴超声波检验斜射式传感器方法的灵敏度的特性.研究表明,使用标准试样(没有平底孔型的人造反射器)得到的基准信号就可以进行灵敏度的调整.本文还列举了顿涅茨冶金工厂有限公司在对车轴进行验收检查时一些根据APД图来调整检出缺陷零件报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关于车轴轮座、车轮轮毂孔的圆柱度公差和压装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加工精度有利于改善轮座和轮毂孔接触状态,降低轮座因压装产生的最大残余拉应力。文章对照国外标准,提出了修改我国现行轮对组装技术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轮轴过盈配合面损伤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RD2型车轮与车轴轮座接触边缘发生复合微动,配合面的2个接触边缘存在一个宽度约20 mm环状磨损区域,并伴有微裂纹的形成,破坏特征完全符合微动疲劳磨损机制。评述和比较了现有的车轴抗微动损伤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深入研究车轴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提速客车盘形制动轮对轮座镶入部超声波探伤工艺,分析了探伤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考虑通过直线、曲线线路和道岔3种工况,建立CRH2010A综合检测车的测力车轮与钢轨的三维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测力车轮与钢轨的滚动接触特性及车轮辐板和轴毂的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测力车轮的滚动接触特性与动车车轮相似;通过直线线路且轮对横移量为8mm时,产生轮缘效应,车轮磨损加剧;通过曲线线路时,左侧车轮与钢轨出现两点接触中心区;通过道岔时,左侧车轮与长心轨均发生塑性变形,车轮和钢轨的磨耗加剧;轴毂的过盈连接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远小于其对轴毂连接区域和辐板加工区域应力的影响;在这3种工况下测力车轮均满足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用于孔径40 mm的空心车轴的探伤装置的结构、主要规格,以及基于模型车轴实施的探伤评价试验结果,阐述了该装置在现车探伤作业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铰接型有轨电车作为计算模型,阐述了铰接型有轨电车的重心、轴重、轮重的原理以及计算过程。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设计了一套软件系统计算轴重、轮重,软件采用C#语言,基于VS2010平台以及数据库SqlServer2008。该系统具有数据查询、存储、编辑以及删除功能,操作方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统计CRH380A(L)和CRH380A型动车组的新/旧轴箱轴承后挡圈内径和新/旧车轴防尘板座外径尺寸,以分析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对统计数据进行概率分析,得到轴箱轴承每次检修退卸后的防尘板座外径尺寸的减少量;对现有检修标准和后挡圈与防尘板座配合过盈量进行分析,提出防尘板座尺寸公差标准的优化方案;根据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得出标准优化后每年检修成本的节约量。通过寿命和成本分析,验证对现有标准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