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分析出租车乘客满意度,从安全、便捷、舒适的角度定性研究出租车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将乘客满意度划分为5个等级,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熵权物元评价模型,定量呈现各级评价指标的满意程度,从而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应用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调查数据开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车容车况、提醒乘客系安全带、路边等车时间指标权重相对较大且满意度情况较差,是影响乘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大连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的最大综合关联度为0.04,隶属于比较满意等级,验证物元模型在乘客满意度评价中具有可行性。结果可以为出租车运营企业提高乘客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复杂轨道交通网络中,某些乘客的出行行程是确定的。这些乘客可以作为启发式的“证人”,为其他乘客证明某个行程的可能性,从而在保证查全率的前提下,准确地找出潜在的密接乘客。本文的目的是开发一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疫情密接人群追溯方法,利用有限的确定行程乘客作为虚拟的目击者,采用启发式的树搜索生成目标乘客可能的出行链,通过验证目标出行链与感染者行程是否有交集,判断目标乘客是否为密接乘客。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招募志愿者在特定线路乘车,并假定感染者乘车信息,通过提取有关自动售检票(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AFC)数据识别密接乘客,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验场景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密接乘客的识别查全率达到100%,查准率达到92.7%,表明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识别结果有助于有关部门针对性采取措施,更高效率地防范疫情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基于仿真研究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将乘客出行信息公开程度划分为出行信息未公开,全公开,半公开模式;制定路网搭建,乘客生成与退出,出租车与乘客匹配,出租车行驶规则;模拟出租车搜索、匹配、搭载、送达乘客过程;分析不同信息公开程度对出租车空驶率,乘客候车时间,送达人数,司机平均收益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半公开模式有助于提高出租车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且有效地避免由于出租车司机有意选择高收益乘客而造成“隐形拒载”低收益乘客问题.为保证每位出行者的公平性,建议采用仅公开出发地信息的出行信息半公开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交通》2013,(7):53-53
他每天要面对很多行动不便的乘客,瞑思苦想,为他们设计安装了升降梯;沿线修路堵车,为了缓解乘客烦闷的心情,他在车厢安装了DVD,融洽了车厢氛围。他以乘客为中心,以高质量服务为标准,与沿线乘客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就是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达公司10路五星级驾驶员郭福生。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目前轨道交通线路制定列车交路开行方案时缺乏考虑乘客满意度问题,从乘客和地铁运营公司角度出发,以乘客满意度高和企业运营成本低为目标,将最大上线列车数量、最大断面满载率及最小候车时间作为约束条件,构建线路开行嵌套式交路方案的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采用加权法将模型转换为单目标模型求解。最后将模型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结果表明:嵌套式交路在保障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时有效的避免了运能过剩情况,其中乘客满意度是确定大小交路开行比例的关键因素,且开行比例越高乘客满意度越高,但企业运营成本也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铁车站接驳公交仅服务离开高铁站的乘客,在回高铁车站时空车驶回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本文设计了一种考虑回程的服务去往,以及离开高铁车站乘客的接驳公交服务模式,即“高铁快巴”灵活线路,区别于常规模式的固定线路,根据乘客预先提交的出行需求生成灵活型“伞状”线路,以车辆行驶时间最少为目标,通过站点拆分,构建灵活线路优化设计模型,运用IBM ILOG CPLEX进行求解,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合理的时间内求解出车辆的行驶路径. 当根据乘客提交的需求设计出车辆行驶路由后,系统会将车辆到站时间发送给乘客,乘客根据到站时间出行,方便了乘客的出行.  相似文献   

7.
1客车车厢采暖装置技术类型 在寒冷季节,由于气温低,汽车车厢内需要有采暖装置(及挡风玻璃除霜器),以保证乘客能舒适地出行,驾驶员能正常地操作,确保行车安全. (1)在小型汽车上,直接利用发动机冷却水作为热源(heat source),为乘客厢及驾驶室供暖(包括挡风玻璃除霜).这种直接利用发动机的冷却水作为热源的供暖装置,被称为"非独立式取暖装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考虑乘客感知的动态合乘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算法框架。基于可行出行对概念,构建乘客满意度最大、出行时间最少的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将合乘问题转化为车辆和乘客间的线性分配问题,并采用基于精英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Elitism based Multi-Objective Artificial Bee Colony,EMOABC)求解。根据海口市出租车订单数据建立算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框架能够实时提供优质动态合乘方案。相比单纯优化出行效率,考虑乘客心理的合乘策略,相对提高12%的乘客满意度,服务率等方面也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有效的精准控制策略提升公交车辆的到站间隔匀整度和运行服务可靠性是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公交乘客出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首先,本文考虑站点乘客上车需求波动构建公交运行模型;其次,提出基于时间偏差反馈机制的公交区间行驶速度调控策略和基于乘车选择行为模型的公交站点乘客信息引导策略;最后,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和车头时距偏差为目标,构建融合车速调控和乘车引导的公交运行组合优化控制策略,并设计了求解方法。以北京公交57路为例,设计4种情形的数值仿真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控制策略的优化效果最佳,相比于无控制策略,公交运行稳定性提升了47.70%,避免了线路的串车发生,考虑出行时间与拥挤程度的综合成本减少了18.71%。本文还比较了不同乘客收入水平和乘客引导信息服从率下策略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信息引导策略对总出行成本降低效果减弱,当乘客引导信息服从率为0.7时,组合控制策略对公交运行和乘客出行的改善效果最显著。本文可以为提升公交运行可靠性和服务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公共交通通勤出行精准化特征,从追踪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利用公交与轨道多源数据研究常乘客通勤出行提取方法。通过选取潜在职住地设置高频职住地集合,提出公共交通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算法,结合出行链起讫站点与职住地空间信息匹配提取通勤出行链,并将常乘客出行分为home-work通勤、work-home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以北京市“回天地区”公交与轨道出行链数据为例,提取常乘客通勤出行。结果表明:常乘客职住地识别率达到85.9%,常乘客通勤出行和非通勤出行在出行时空分布和出行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通勤出行提取可为北京市面向常乘客开展“预约出行”并分析其出行需求动态特征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影响,首先,以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前后乘客的相对广义出行费用确定乘客的出行是否可靠,并以出行可靠的乘客占比评估网络的可靠性;其次,以乘客的平均广义出行费用评估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采用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模型计算乘客的广义出行费用,并通过MSWA (method of successive weighted averages)算法求解该模型;然后,通过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区间介数分别识别网络的重要区间;最后,以武汉地铁为例分析重要区间通过能力下降后的网络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 仿真结果表明:受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重要区间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可靠性和运输服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重要区间多与换乘站直接相连,并且各重要区间能影响网络中12.24%~13.96%的乘客;为保证武汉地铁网络可靠性高于0.95,网络最多能容忍区间介数识别的3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或区间影响的乘客占比识别的1个重要区间的能力下降20%;随着下降区间数目和下降比例的升高,网络的可靠性持续下降,但网络的运输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会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模式的广泛应用,准确描述大小交路乘客出行选择行为,对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具有重要影响。既有研究普遍认为乘客在面临相同起讫点的多交路出行时具有选择直达列车的偏好,缺少对乘客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以大小交路跨交路出行乘客为研究对象,通过拟定不同到达交路列车形式及满载率设定相应出行情境,由此将大小交路出行的乘客类型进行划分,并针对无直达偏好类型的乘客,分析其自身属性、路径信息、出行距离和列车满载率等因素对乘车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直达偏好类型的乘客占比高,出行选择主要受出行距离及当前到站列车的满载率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应用智能公交系统(APTS)提取个体乘客出行信息,构造了公交出行链,研究了基于时空行为规律挖掘(STBRM)的公交乘客分类方法;应用时间序列表征乘客出行时间特征,利用互相关距离(CCD)算法计算了个体乘客出行时间规律;应用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算法,挖掘了个体乘客的出行空间规律;依据出行强度和出行时空规律,将乘客划分为极少出行、时间规律、空间规律、时空规律和不规律等5个群体;以出行天数、类似上车时间数量和类似上车站点数量为聚类指标,应用K-Means++算法将乘客划分为高规律、中规律和低规律3类,比较了本文提出的STBRM方法和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揭示了2种方法分类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当时段划分长度取5 min,时间规律性判断阈值取3.0时,利用CCD算法识别时间模式规律乘客的效果最佳,与常用的DBSCAN算法相比,识别率提升了14.64%;增加时间窗长度能够提高时间、空间模式规律判定结果的稳定性;时间窗长度达到3周后,空间模式规律的乘客比例下降趋缓,达到6周后趋于稳定;时间窗长度达到2周后,时间模式规律的乘客比例增长趋缓,达到4周后趋于稳定;时间规律、空间规律和时空规律等3类乘客数量仅占总乘客数量的30.4%,但其出行量占到了总出行量的84.7%,公交依赖度很高,应作为公交机构重点保障的对象;本文提出的STBRM方法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结果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规律性极高或极低的群体高度重合。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7日,针对目前驾驶员关门起步前不观察站台附近乘客动态,不等候跑来乘客的现象.集团公司决定在全体驾乘人员中开展以“心系乘客,跑来等候”为重点的服务意识教育活动,并将在近期进行专项大检查。  相似文献   

15.
徐州公交以让乘客满意为根本,通过开展服务质量规范年活动,全力打造优秀公交,促进了整体服务更上一层楼,使乘客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捷与舒适。  相似文献   

16.
近日,集团公司召开新闻媒体看公交座淡会,同共研讨贵阳公交在“以人为水,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将乘客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2013,(3):46-46
在新年到来之际,西安公交巴士公司K210路职工心系乘客,职工制作了精美的新春贺卡送乘客,感谢乘客对公交的支持,为节日里的公交车厢增添了温馨的气氛。.2月8日9时,巴士公司安全服务部、党委工作部联合二车队网络班组长和高星级驾驶员袁超、  相似文献   

18.
公交车辆站停时间与乘客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无人售票公交车辆站停时间的预测精度,探讨了乘客上、下车行为的动作序列和动作时间.研究表明:乘客密度不大于临界乘客密度时,乘客上车时间取决于付费时间且其统计均值稳定,否则取决于乘客离开付费装置的速率且随乘客密度递增呈非线性递减;乘客下车时间取决于乘客下车的速率,与乘客密度无关.基于现场观测数据建立了分别适用于秩序优先和效率优先乘客的乘客上、下车时间的统计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考虑驾驶员行为的时间因素,建立了无人售票公交车辆站停时间模型.算例表明,站停时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20%.  相似文献   

19.
“乘客至上,服务第一”是公交企业的经营宗旨,让乘客满意,是公交营运服务追求的目标。在公交优先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科学地把握“乘客满意”,进一步提高乘客“满意率”,是公交经营管理者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公交企业服务市民出行,让乘客满意是企业不变的价值追求。公交热线是公交企业获取市民诉求的重要窗口和桥梁。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媒体发展,传统的热线信息系统和热线接听方式已无法满足市民乘客的服务需要。济南公交集团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智能客服机器人进行人机对话,通过机器学习挖掘市民乘客关心的热点问题,设计建设智能云客服平台,实现从传统的人工服务转变为人机协同的智能客服热线,加快推进客服热线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公交企业快速获取市民乘客感知、优化出行服务质量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