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用荧光偏振法测定了 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微粘度 ,同时对血浆 MDA、SOD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与 2 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脑梗塞组红细胞膜微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升高 (P <0 .0 0 1 ) ,其改变与血浆 MDA水平呈正相关 ,与血浆 SOD水平呈负相关。说明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塞红细胞膜微粘度增大、红细胞膜脂流动性降低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药宝宝乐对幼龄厌食大鼠脑肠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β-内啡肽(-βEP)及胆囊收缩素(CCK)的调节作用。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宝宝乐治疗,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βEP和CCK的含量,与单纯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照。结果模型组胃窦部胃泌素减少(P<0.05)、血清水平无明显变化;胃窦部及血浆中-βEP下降(P<0.01,P<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增高(P<0.01);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胃窦部及血浆-βEP、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恢复正常,宝宝乐组下丘脑CCK-8回降较儿宝组明显(P<0.05)。结论宝宝乐能调节该模型中枢及外周胃泌素、-βEP和CCK的分泌与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运脾中药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中枢和外周β 内啡肽的调节作用。 方法 用临床有效运脾中药儿宝颗粒灌胃 3周 ,然后用放免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垂体、胃窦部及外周血中β 内啡肽的含量。 结果 模型动物外周 β 内啡肽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中枢含量无显著变化 ;大小剂量治疗组血浆β 内啡肽含量恢复正常 ,大剂量组下丘脑、垂体和胃窦部β 内啡肽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 )。结论 运脾中药能促进厌食大鼠中枢和外周 β 内啡肽的合成分泌 ,这一效应可能是运脾中药增加模型大鼠摄食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能冲击波致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15只家兔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 ,观察ESWL前后不同时间血和肾组织匀浆中内皮素 1(ET 1)、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变化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ESWL后血和肾组织匀浆中ET 1、MDA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升高持续 1周。而血浆和肾组织匀浆中SOD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病理检查出现不同程度肾损伤。结论 高能冲击波致肾脏损伤与自由基形成、内皮素升高引起肾血流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氧液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氧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采用比色法、血气分析检测 2 0例用高氧液患儿血浆SOD、MDA及血气变化 ,同时以 2 0例未用高氧液患儿作对照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变。结果 用高氧液组PaO2 、SaO2 明显升高 (P <0 .0 1) ,PaCO2 明显下降 (P <0 .0 1) ,同时有pH、HCO3 -、BE下降 ;血浆SOD升高、MDA下降 (P <0 .0 1) ;用高氧液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 ,有效率 95 % (P <0 .0 5 )。结论 高氧液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疾病尤其是低氧血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褪黑素对心理应激大鼠胃黏膜SOD、MDA和胃黏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规则光组 (R组 )、不规则光组 (I组 )和褪黑素组 (M组 )。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 (UI) ,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及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C组大鼠胃黏膜光整完好 ,肉眼未见糜烂及溃疡。R和I组UI均高于C组 (P <0 .0 5) ,M组UI低于I组 (P <0 .0 5)。R、I组胃黏膜SOD活性降低 ,I组降低更明显 (P <0 .0 5) ;R、I组胃黏膜MDA含量升高 ,I组升高明显 (P <0 .0 5) ,但M组SOD升高 ,MDA含量下降 (P <0 .0 5)。R、I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升高 ,I组明显升高 (P <0 .0 5) ;而M组血清皮质醇较I组降低 (P <0 .0 5)。结论 褪黑素通过其抗氧化及抑制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作用对心理应激性胃黏膜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 EL 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 2 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 2 4h内、2周时的血浆 D-二聚体 ( D- dimer,DD)纤维蛋白原 ( Fibrinogen,Fbg)及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含量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后 2 4h内 DD、Fbg、FDP含量显著升高 ( P <0 .0 1 ) ,2周时 DD水平持续升高 ( P <0 .0 0 1 ) ,而 Fbg含量下降 ( P <0 .0 1 ) ,FDP含量亦略有下降 ( P <0 .0 5 )。说明在脑缺血发生后 2 4h内存在高凝状态 ,但同时存在纤溶功能被激活 ,2周时出现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内血栓调节蛋白 (TM)含量变化与 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意义 ,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 ,同时测定 6 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2例正常人 (NC组 )血浆TM ;并根据 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SDM组 ) ,微量白蛋白尿组 (即早期糖尿病肾病组 ,EDN组 ) ,大量白蛋白尿组 (即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 ,CDN组 )。结果 ①与NC组 (1.4 6 11± 0 .392 6 ) μg·L-1比较 ,血浆TM水平在SDM组 (2 .0 2 81± 0 .5 813) μg·L-1、EDN组 (2 .6 6 32± 1.0 0 3) μg·L-1、CDN组 (4 .5 86 1±2 .5 2 91) μg·L-1,均显著升高 (P <0 .0 0 5 ,P <0 .0 0 5 ,P <0 .0 0 1) ;与SDM组比较 ,EDN组和CDN组血浆TM显著升高 (P<0 .0 5 ,P <0 .0 0 1) ,CDN组血浆TM水平显著高于EDN组 (P <0 .0 0 1)。②血浆TM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 (r值为 0 .5 74 ,P <0 .0 0 1)。③血浆TM分别与病程、FPG、GHbAc、BUN、Cr、TC、LDL、SBP、DBP呈显著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4 33、0 .2 2 7、0 .315、0 .2 2 8、0 .2 2 6、0 .2 0 7、0 .2 96、0 .4 77、0 .372 ,P均小于 0 .0 5 )。结论 血浆TM水平的测定有助于 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其在振动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测定不同接振强度和时间的家兔血浆中丙二醛 (MDA)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结果 振动实验后 ,实验组血浆MDA、GSH Px和SOD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剂量的增大 ,血浆中MDA、GSH Px和SOD均有升高趋势 ,但SOD/MDA的比值却呈下降趋势。结论 局部振动能致使家兔脂质过氧化增强 ,可能是振动性血管损伤与神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区几种野生浆果营养成分及延缓衰老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越桔、山葡萄、软枣猕猴桃等长白山区主要野生浆果的营养成分及延缓衰老作用。方法 测定野果中维生素B1、B2 、C、烟酸、β 胡萝卜素及钙、铁、锌等矿物质含量。老年Wistar大鼠分别按 3g·kg-1、6g·kg-1以野果汁灌胃 30d,测定红细胞及肝脏SOD、全血GSH Px活性、血清MDA与脑、心组织中脂褐质含量。结果 野果中维生素B1、B2 、C、β 胡萝卜素及钙、铁、锌等含量显著高于常用栽培果品 ,老年大鼠按 6g·kg-1野果汁灌胃 30d后 ,红细胞及肝脏SOD、全血GSH Px活性显著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血清MDA及脑、心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则显著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3种野果中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果汁能显著提高老年大鼠体内抗氧化酶类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作用 ,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1.
负压治疗对犬缺血肢体自由基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负压治疗 (NP)对实验性缺血组织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切断犬股动脉分支 ,动脉腔内置入螺旋状金属丝的方法 ,在两周内复制出肢体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动物模型 ;对动物模型进行 8~ 10d的负压治疗后 ,采集模型建成及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样 ,分别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组织缺血后 ,LPO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显著下降 ,二者与缺血前正常时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35 .5 94± 10 .75 3)vs.(2 4 .80 0±9.0 11) μmol·L-1,P <0 .0 5 ;(10 3.90 0± 4 5 .82 1)vs.(15 7.2 5 2± 17.4 5 1)kU·L-1,P <0 .0 1];经 8~ 10d的负压治疗后 ,LPO含量明显下降而SOD活性显著升高 ,可恢复到模型建成前水平。对照组未经负压治疗 ,患肢静脉血中测得的LPO含量持续升高 ,SOD活性持续下降 ,与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4 0 .0 0 0± 12 .5 4 3)vs.(2 4 .6 6 0± 4 .396 ) μmol·L-1,P <0 .0 1;(114 .4 94± 2 8.70 2 )vs.(16 6 .0 4 0± 34.72 1)kU·L-1,P<0 .0 5 ]。结论 肢体缺血后 ,局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引起或加重组织损伤 ;肢体负压治疗可明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改善局部代谢状态 ,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作用及氢气对其治疗作用。方法将1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组、DAI模型组和氢气干预组。采用头颅瞬间旋转损伤装置制作大鼠DAI模型,干预组每日2次腹腔注射高纯度氢气(10mL/kg)。各组于预定时间点行神经功能评分、组织形态学、碘化丙啶(PI)染色及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DAI后脑组织MDA含量升高(P<0.01),SOD及CAT活力下降(P<0.01),神经细胞肿胀,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胶质细胞增多,PI阳性细胞增加(P<0.01),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1)。给予氢气干预后脑组织MDA显著下降(P<0.01),SOD及CAT活力增强(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改善,PI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神经功能缺损改善(P<0.05)。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了DAI急性期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及抗氧化酶活力的下降可能导致脑损伤的加重;氢气通过改善抗氧化酶活力并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DAI急性期脑损伤。减轻氧化应激程度对DAI急性期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亚低温对鼠脑外伤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机理。方法 应用Feeney法制成鼠脑损伤模型 ,给予亚低温治疗后研究血浆内皮素及伤侧半球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迅速发生 ,创伤组血浆内皮素含水量及伤侧半球脑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 P <0 .0 1 ) ,亚低温治疗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及伤侧半球脑含量均较创伤组明显降低 ( P <0 .0 1 )。结论 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水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血浆内皮素的产生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血管舒缩功能与雄性大鼠睾酮水平降低的关系 ,我们测定去势雄性大鼠体内睾酮水平及胸主动脉环的收缩舒张功能。结果表明 :去甲肾上腺素为1 0 - 8~ 1 0 - 5mol/ L、乙酰胆碱为 1 0 - 9~ 1 0 - 4 mol/ L时 ,去睾丸组血管收缩张力、舒张功能明显低于未去睾丸组 ( P <0 .0 5 )。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明显低于未去睾丸组( P <0 .0 1 )。未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与血管最大收缩张力、舒张程度呈正相关 ( r=0 .71 4,r=0 .745 ,P <0 .0 5 ) ;去睾丸组血浆睾酮浓度与血管最大收缩张力呈正相关 ( r=0 .931 ,P <0 .0 5 ) ,与血管最大舒张程度无相关性 ( r=0 .36 2 ,P >0 .0 5 )。本实验结果提示 :性腺是参与血管功能调节的重要因素之一 ,雄性性腺功能低下可导致血管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异常 ,从而有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不同透析液对血透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 2 4例长期血透 (HD)的终末期肾衰患者随机分为 2组 ,甲组用醋酸盐透析液 ,乙组用碳酸盐透析液。以酶联免疫法测定 HD前、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 4次使用后、发热反应时外周血 IL-1β、TNFα水平。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 HD前 IL- 1β、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透析器首次使用及第 4次使用后 ,两组间 IL- 1 β、TNFα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出现发热反应时与醋酸盐组 HD前比较 IL - 1β、TNF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故提倡用无菌碳酸盐透析液  相似文献   

16.
β,β-胡萝卜素改善H_2O_2对成骨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β,β-胡萝卜素增强成骨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用H2O2作用M3T3-E1成骨细胞,建立自由基损伤细胞模型。培养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β,β-胡萝卜素低剂量组(1×10-8mol/L)、β,β-胡萝卜素中剂量组(1×10-7mol/L)和β,β-胡萝卜素高剂量组(1×10-6mol/L)。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活性自由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ygen,LPO)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细胞膜流动性。结果模型组细胞活力、SOD活性、细胞膜流动性均比不同β,β-胡萝卜素剂量组有显著降低(P<0.01),而ROS、LPO含量均比不同β,β-胡萝卜素剂量组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H2O2摄入会导致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而β,β-胡萝卜素可以预防或降低此类损伤对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3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和 1 2例正常新生儿血浆 TNF水平及 2 4例 HIE患儿脑脊液 TNF水平。结果表明 ,HIE患儿急性期血浆 T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 HIE程度加重而增高。中、重度 HIE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 ( P <0 .0 1 )。 CT异常组血浆和脑脊液 TNF水平均高于 CT正常组 ,且血浆与脑脊液 TNF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推论 TNF参与了 HIE的病理过程 ,测定 TNF可作为新生儿 HIE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用人体全血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了由MMC诱导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人体外周血细胞中SOD活性及MDA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微核率、MDA浓度与MMC剂量(0~2.99×10~(-4)mmol/L)之间呈正相关,而SOD活性与MMC剂量呈负相关;微核率与MDA浓度呈正相关,而与SOD活性呈负相关;SOD活性与MDA浓度之间呈负相关,故认为自由基在微核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时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情况 ,并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NA组 )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MA组 ) ,观察肾外血管病变的发病率 ,检测内皮功能障碍标志物vonWillebrandfactor(vWF)、endothelin 1 (ET 1 )的血浆水平。结果 MA组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均比NA组增高 (P <0 0 5 )。血浆vWF水平 :NA组为 (1 1 8 95± 46 72 ) % ,MA组为 (2 0 2 0 7± 73 3 0 ) % (P <0 0 1 ) ;血浆ET 1水平 :NA组为 (5 0 60± 1 2 3 9) μg·L-1,MA组为 (79 1 3± 1 4 0 4) μg·L-1(P <0 0 1 )。vWF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正相关 (r=0 .72 ,P <0 0 1 ) ;ET 1的血浆水平与vWF的血浆水平显著正相关 (r=0 .69,P <0 0 1 )。结论 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 2型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比正常白蛋白尿患者更为明显 ,UAER升高的程度可反映内皮功能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水平及其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4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 OX-LDL水平及血脂、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不同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中 OX- LDL、MDA水平及 SOD活性变化无显著差异。血清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LDL)及血浆中 MD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 OX- L DL呈正相关。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水平和 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且与 OX- LDL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OX- LDL升高可能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