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列车占用检测设备是CBTC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列车占用检测设备提供的列车位置信息,轨旁信号设备进行安全逻辑计算,以向列车提供移动授权,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但在列车占用检测设备将列车位置信息传送到轨旁信号设备时存在一定的通信延时,如果该延时过长,可能导致轨旁信号设备使用错误的列车位置信息,从而给出错误的移动授权,造成列车冲突或脱轨事故。本文对基于CBTC信号系统的列车占用检测延时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进行分析,并从系统设计角度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东日本铁路公司在连接东京城区主要车站的繁忙线路上(约115km)安装数字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数字式ATC使用数字式电子信号来控制列车,将列车速度检测记录步骤减少到一步完成,因此,允许列车间隔时间短,改善乘客舒适度,提高列车可操作性和可控性。数字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还取消了大量的电磁继电器,使得地面设备能够进一步集成化,进而提高维护效率。当列车进入ATC区时,系统的地面设备通过列车检测信号电平的改变来检测列车位置,系统根据行进列车的位置信息给出列车停车信息,该信息作为数字式ATC信号通过轨道传送到列车上。…  相似文献   

3.
既有列尾设备是通过检测列车风管尾部风压来提醒司机判定列车的完整性,其应用存在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列尾设备.在列车风管尾部风压采集的基础上,增加基于北斗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周期性上报给ATP车载设备,配合ATP车载设备完成列车完整性检查.其中风压采集和与ATP车载设备数据交互能够满足SIL...  相似文献   

4.
在CTCS-3级和ETCS-2级列控系统中,车载设备基于参考应答器确定列车位置和运行方向,向无线闭塞中心报告列车位置,无线闭塞中心根据列车的位置向列车发送行车许可等控车信息,共同保障高速铁路列车安全高效运行.介绍基于参考应答器计算列车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阐述车载设备位置报告中的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5.
对轻轨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位置检测设备进行探讨.分析常用的列车位置检测设备应用于轻轨系统的局限性,研究ARTJZ -2型计轴系统应用于各种钢轨和道床条件的工程实施方案,检测ARTJZ -2型计轴系统样机的功能、性能、安全,并对轻轨列车、汽车、行人混行模式下对系统的影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RTJZ -2型计轴系统完全...  相似文献   

6.
轮对在线检测设备在车辆段咽喉区的设置方式不同,引起信号转换轨位置的变化,从而影响列车出入段能力。为研究设备的合理设置方式,减少对列车出入段能力的影响,通过分解列车出段作业过程,计算出理想条件下的列车出段时间,再以几种典型的设备设置方式为例,分别计算出段作业时间差,对比分析后提出,在同等条件下,设备的最优位置应设于咽喉区第一付道岔和信号转换段之间,同时应尽量避免将设备设置在咽喉区第一付道岔内的岔线区。  相似文献   

7.
从超偏载检测装置位置、设备基础变化、车号设备故障、超偏载检测装置故障、计算机病毒影响、列车编组情况等方面,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中造成误报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重庆单轨交通信号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重庆单轨工程项目的实际,介绍基于跨座式单轨交通方式的信号系统,其中包括系统特点、主要设备、ATP/TD车载系统的构成以及列车位置检测、TD预置和列车速度防护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闭塞方式的变化,轨旁次级列车检测设备正呈逐步减少的态势,但设备总体数量仍较多。在目前主流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中,ATP(列车自动保护)采用了主动列车定位系统,次级列车检测设备主要用于降级模式列车的运行。分析了次级列车检测设备在CBTC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提出了无次级列车检测设备但可实现其功能的信号系统方案。TACS(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不依赖于次级列车检测设备,介绍了该系统实现列车筛选、降级列车行车组织和道岔资源管理的方案。TACS可实现优化信号系统架构、降低信号系统运营和维护成本、压缩轨旁设备机房面积及减少信号系统设备用电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列车轨道占用检测是列车行车间隔控制的重要条件,已有的区间列车轨道占用检测方法是利用轨道电路或者计轴器等地面设备来确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本文提出了基于卫星定位GNSS(Globe Navigation Satellites System)的区间列车轨道占用监测方法,即在列车车头和车尾分别安装卫星定位接收机,通过分析卫星定位解算过程,建立评估定位风险的公式,分析不同置信区间、不同定位漏检率和误检率等因素,得出列车位置定位水平保护距离HPL(Horizontal Protection Level),结合地图匹配技术,得出列车在轨道上的占用估计,即利用列车车头与车尾的最不利位置来确定列车的轨道占用。  相似文献   

11.
各类电子式计轴设备工程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已经进入基于通信的移动闭塞控制时代,但为了保证这种脱离传统轨道电路的闭塞制式在出现故障时不影响全线运营,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仍然采用了电子式计轴设备作为列车占用轨道区段的检测设备。电子式计轴器分为调相式、调幅式、振荡器式及光栅式4种,它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应当根据其特性选择适合不同工程的计轴设备。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HXD3机车制动机及其操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由操控设备引起的列车管异常自动减压的原因.采用基于时间戳的迭代算法实时更新闸位判定基准值,解决了由环境影响导致操控定位器输出产生误差而引起的异常制动问题,对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赵鹏  耿鹏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6):144-148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为了保证运营安全,CBTC列车降级后,ZC判断列车可能占用位置时会以牺牲精度为代价,以计轴为单位判断非通信车的占用位置,将占用计轴两侧的空闲计轴均作为非通信列车可能运行范围.现对该方案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在ZC和CI设备融合基础上判断列车占用位置的新方法,实现了列车占用位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列车占用位置的精度,可适应CBTC混跑模式下更小间隔、更高速度的线路应用需求,同时可提高判断计轴设备故障的准确度,对提升CBTC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MATC)的构成,阐明ATP子系统关键设备——对称交叉感应环线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对称交叉感应环线地面和车载关键设备的工作实现原理以及对称交叉感应环线和车载天线的特殊安装方式。通过车地双向信息的收/发及环线检测滤波,实现中低速磁浮列车车地双向通信、绝对定位和相对位置校正,构建基于对称交叉感应环线车地双向通信的MATC系统,MATC系统已在唐山运行试验示范线完成基于移动闭塞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控制试验。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相同载频对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影响。车载设备根据列车的当前速度和所接收的地面信息计算列车最高允许速度,并以应答器组位置校正为主、绝缘节位置校正为辅进行列车位置校正。当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载频相同时,车载设备可能给出缩短的行车许可,甚至非安全的行车许可,影响列控系统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相邻闭塞分区轨道电路信号应采用不同的载频;对于已经存在的相同载频区段,可采取在载频相同的绝缘节分界处增加应答器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测速定位传感器、融合算法和融合结构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组合测速定位性能的三个要素。就融合结构对列车组合测速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仿真分析和比较,证明了集中融合结构在精度方面优于级联融合结构,并针对级联融合结构提出一种能够改善其精度的av-l分离的信息分配系数确定法。  相似文献   

17.
借助红外轴温探测设备分布密集的特点,建立红外轴温探测设备与列检作业场对应关系,通过红外轴温探测设备过车数据与报警车辆数据匹配复示给列检作业场,实现联网监控。对报警车辆推送和销号规则进行分析,开发了联网监控、回填、查询、统计等功能,并在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试用,完善了联网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18.
鉴于目前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更加成熟和稳定但后备系统利用率很低的现状,论述了简化和取消辅助列车检测设备和信号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列车失去自动防护功能情况下不基于辅助列车检测系统和信号机的人工进路预留的列车防护方案,以实现CBTC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