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骤:1.取湿砂(不计重量)放入量筒中,高度约为量筒刻度的2/3; 2.加水于筒中,使水充满砂的全部孔隙,并高出砂面2~3厘米(为求得较精确,充水后可先将砂煮10~15分钟); 3.记下筒内水面刻度(c.c.)B; 4.将筒内砂与水全部倒入磁盘内并称其总重g_1; 5.然后烘干,称其重量为g_2; 6.求出水重量V_g=g_1-g_2; 7.求干砂重g=g_2-磁盘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国产沥青材料已有丰富的来源。多蜡重油是国产沥青材料的产品之一,产量很大,全国各地已相继大量使用。多蜡重油分批出厂,稠度不同。浙江省在杭州~肖山线采用的250吨多蜡重油材料,借肉眼看来每桶稠度都不相同;为检查多蜡重油的品质以及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在使用之前须先按稠度分批,但由于其数量很多,不可能每桶均取样试验。为此,探求以简易快速方法,测出每桶多蜡重油的相当稠度,然后按相当稠度进行分批;在已分批的材料中取代表性试样作 C_(60)~5 标准粘滞度试验,可以简化大量粘滞度试验。一、多蜡重油稠度野外测定的仪具:多蜡重油稠度的野外鉴定,我们探讨以测定沥青稠度—针入度原理为基础,研究测定其相当稠度的快  相似文献   

3.
为找到能简便、准确评价沥青结合料自愈合能力的指标,采用特制试验环将70~#基质沥青制作出具有内部缺陷的双片组(3 mm+3 mm)和一次性制作的单片组(6 mm)试样,分别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平行板间距、愈合时间和愈合温度条件下沥青样品的MSCR试验,并对比DSR温度扫描试验结果。研究发现,对于40℃保温2 min愈合的试样,在试验温度25℃、平行板间距5 mm时进行MSCR试验得到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之比(S_(Jnr))可作为沥青结合料自愈合性能的评价指标,为表征沥青结合料的自愈合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碳纤维对碎石封层材料电磁波性能的影响,将碳纤维掺入沥青碎石封层,对不同掺量的试样进行微波加热性能试验。试验表明:在沥青碎石封层中掺入碳纤维制备电磁波吸收层能大幅提高其微波加热性能,试样升温速率是基准样的2倍;沥青路面上设置电磁波吸收层能大幅提高路面表层微波加热性能、微波除冰速率,抗早期荷载、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5.
张青  李晓民 《公路》2020,(3):269-274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道路石油沥青中铜、锰、锌、镍、铁、钙共6种元素进行测定,确定了一套快速而又准确的试验方法,同时利用该方法研究老化沥青胶结料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为后期追踪沥青中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三种品牌沥青相比,克炼沥青的钙元素和锰元素含量明显较高,且在原样、模拟老化、回收3种状态下基本保持不变,数据测试结果较为稳定,可作为特征元素进行追溯沥青;与其他3种品牌沥青相比,滨州中海油沥青的镍元素含量明显较高,且在模拟老化、回收状态时,数据无明显变化,可作为特征元素进行追溯沥青。  相似文献   

6.
针对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时未按规范要求操作而产生误差甚至错误的现象,从压实度定义出发,分析了室内试验击实标准、试样、仪具及材料和现场检测试坑的位置、试坑深度及形状、碎石、含水量测定以及量砂松方密度标定等对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燕燕  凌天清  蒋科 《公路》2012,(8):201-207
通过测定乳化沥青与4种不同纤维(A-玄武岩纤维,B-无碱玻纤,C-高强玻纤,D-表面处理玻纤),在破乳前后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接触角,由Young方程得出该乳化沥青与4种不同纤维的黏附功;试验发现,随着温度升高,沥青与纤维黏附功逐渐降低,黏附功大小依次是D>B>A>C,在封层中选择D更合适。分析正交试验3因数4水平下,各试验方案的最大弯曲力、最大挠度、断裂能。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含量是影响最大弯曲力和断裂能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纤维用量,最后是纤维长度;从能量角度来看,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最佳组合方案为沥青用量1.2kg/m2、纤维用量160g/m2、纤维长度12cm。对比分析表明,加入玻璃纤维后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最大弯曲力增加53%、最大挠度增加了98.7%、断裂能增加159.1%,裂缝发展到1cm,3cm,5cm时,断裂时间分别延长了37.5s,37.4s,269s。  相似文献   

8.
为扩展研究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量化表征界面再生融合速率、融合程度等参数,通过构建新-旧双层沥青试样模型,分别基于动态剪切试验(DSR)测试试样界面的再生流变特征,基于分子动力学系统(MS)模拟试样界面的再生机制和过程,同时验证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界面再生流变特征测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新添沥青标号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显著增大,再生融合速率明显提高;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程度逐渐增大,但再生融合速率呈指数递减;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高标号新添沥青的界面再生融合程度和界面再生融合速率均呈线性增大,而低标号新添沥青呈抛物线形增大;分子动力学系统模拟计算结果与动态剪切流变特征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关联性,表明选取的分子结构模型和计算参数合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新-旧沥青界面再生融合行为的方法和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8)
为评价纳米/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制备了基质沥青混合料试件、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3%ZnO+0.5%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3.7%SBS+3%ZnO+0.5%TiO_2改性沥青混合料试件。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设备(MMLS3)对上述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高温稳定性试验。同时测定不同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试验得出的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优劣顺序是一致的,即:SBS/ZnO/TiO_2沥青混合料、SBS沥青混合料、ZnO/TiO_2沥青混合料、基质沥青。可见,当纳米材料与聚合物复掺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单掺纳米材料或者单掺聚合物材料。因此,对高温稳定性有较高要求的地区,可以采用纳米/聚合物复掺的改性方法对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施工后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验收问题,以路面芯样为对象研究了混合料结构类型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测定沥青路面芯样高度,然后燃烧路面芯样从而获得粗集料,最后通过干捣实法成型试样并测定试样高度.通过试验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的评价指标Hmix/HDRC和评价标准,即:当路面芯样高度小于等于试样高度时,沥青混合料为骨架型结构;当路面芯样高度大于试样高度时,沥青混合料为悬浮型结构.并以某高速公路3个标段的中面层AC - 20混合料和上面层SMA - 16混合料为例,研究了混合料结构类型对高温抗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料结构类型指标Hmix/HDRC与混合料高温抗变形性能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便于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与设计的符合性进行检验,从而有利于控制路面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比研究温拌改性剂RH和Sasobit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在油石比为8.5%、9.0%、9.5%的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入0、1%、2%、3%的温拌改性剂RH和Sasobit,并通过刘埃尔试验、贯入度试验、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RH和Sasobit能有效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且RH的降黏效果优于Sasobit;RH使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稍有降低,而Sasobit能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RH和Sasobit均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有不利影响,其掺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存在污染严重、能耗浪费的问题,提出将降粘型EC-120和发泡型ASMIN两种温拌剂掺入沥青中制备温拌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别测定了沥青的粘温曲线和混合料的空隙率,开展了车辙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1)降粘型温拌剂EC-120能明显降低基质沥青的表观粘度,发泡型温拌剂ASMIN降粘效果不明显;通过拟合粘温曲线,得到了基质沥青与掺温拌剂沥青的压实温度与碾压温度。2) 2种温拌剂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稳定度和流值均满足规范要求,且空隙率相同时,EC-120、ASMIN的压实温度较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分别降低了15℃和10℃。3) EC-120能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改善其高温稳定性,但会小幅度降低混合料的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导致其水稳定性略有减弱;而ASMIN能小幅度提高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进而增强其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该文根据表面能理论建立了沥青-石料界面的粘附模型,通过粘附性模型计算了3种沥青与3种石料的粘附功,并以此为指标评价了沥青-石料的界面粘结性能;然后通过室内抗剪强度试验验证了表面能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最后利用灰关联理论分析了粘附功、粘度、酸值、碱值等因素与抗剪强度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抗剪强度试验与表面能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即影响沥青-石料间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沥青的种类,而石料对沥青-石料间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表面能理论指标与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的关联程度最好;也进一步说明了表面能理论作为一种定量评价沥青-石料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和标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张起森  何良杰 《公路》2008,(11):206-211
了解掺入了橡胶颗粒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对今后使用再生沥青混合料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以往的事实证明使用再生沥青是极具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同时它还能有效地增加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而橡胶沥青的使用也被证实它能有效地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譬如抗车辙性能等,应用于全国各地以至于世界各地的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就是使用橡胶沥青的成功典范.本研究是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进行研究分析,这些试验包括掺入了2类橡胶、4种橡胶用量和3种尺寸橡胶颗粒的情况.试验表明在热拌沥青中掺入一定量的再生沥青和橡胶颗粒能有效地改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0,(1)
为掌握阻燃环氧沥青混合料阻燃抑烟及路用性能。使用氢氧化铝(ATH)、氢氧化镁(MH)及两者不同比例复配组合而成的阻燃剂分别制备不同类型阻燃环氧沥青混合料,然后采用锥形量热试验研究阻燃抑烟性能,并进行常规路用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ATH和MH均能提高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抑烟性能,且提高效果随两者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但ATH阻燃效果优于MH,抑烟效果则劣于MH;ATH和MH复配时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抑烟效果表现为协同作用,且复配比例2∶1时效果最好;ATH/MH-2∶1、ATH和MH均能提高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且试验温度增加时3种阻燃剂对高温稳定性的提高作用更为有效;3种阻燃剂均会使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在不同温度下测定各沥青试样的动态流变性状参数,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温度对各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橡胶改性沥青热稳定性差、易离析,对沥青路面综合路用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太明显的问题,提出将反应型三元共聚物(RET)与橡胶粉进行复配,参考橡胶沥青评价指标、SHRP沥青BBR低温评价指标RET复配胶粉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并基于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和MMLS1/3试验验证RET复配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橡胶粉和RET掺量都能提高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RET与橡胶粉进行复配,可有效弥补RET对沥青低温性能的不足;掺加RET可显著改性橡胶沥青对沥青的高温性能。在1. 2%~1. 6%RET与12%~16%橡胶粉复配方案下,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弹性恢复性能优于5%SBS改性沥青。RET和橡胶粉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是一种非线性的增强效果。1. 2%RET+16%胶粉、1. 6%RET+12%胶粉2种RET复配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均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将RET与橡胶粉进行复配可一定程度改善沥青路面的抗疲劳耐久性,减少服役期间沥青路面车辙损害,RET复配胶粉改性沥青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5,(4)
为研究Sasobit温拌沥青表面自由能与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制备不同Sasobit温拌剂(0、2%、3%、4%)掺量的沥青试样,且基于躺滴法测定不同温拌剂掺量沥青的表面自由能、极性分量、色散分量等参数;其次,采用四组分法测定不同温拌剂掺量沥青中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含量;最后,建立温拌沥青组分含量与表面自由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Sasobit温拌剂掺量的增加,沥青中沥青质明显增大,而胶质则明显减小;沥青表面自由能、色散分量与饱和分、沥青质、芳香分含量呈负相关,与胶质含量呈正相关;而沥青极性分量与饱和分、沥青质、芳香分含量呈正相关,与胶质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杨帅  吴建涛  刘泉  陈俊 《中外公路》2019,39(5):198-203
为了研究废旧农膜塑料对基质沥青流变性的改性效果,采用高速剪切法制成0%、2%、3%共3种含量(质量分数)改性沥青样品并进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频率扫描测试。首先运用Master Curve和Black-Diagram定性分析了不同改性沥青试样的流变性;然后基于Sigmoidal、CAM和2S2P1D共3种典型的流变数值模型拟合不同改性沥青试样的复数剪切模量主曲线,对比模型参数差异量化分析农膜掺量对沥青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膜改性沥青与原样沥青流变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农膜掺量增加至3%时,农膜改性沥青呈现典型的塑性类改性沥青特征。该文选取的3种数值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不同改性样的复数剪切模量主曲线,数值模型参数是量化区分不同沥青流变性的有效手段。因不同数值模型的构建原理存在差异,区分流变性差异的量化指标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埋入式智能感知器件势必会与路面沥青混凝土材料产生交互影响,为研究器件布设深度、数目、形状以及分散情况对沥青路面材料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产生的影响,利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从细观角度出发,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在单轴压缩模拟试验条件下沥青试样埋入智能感知器件后的离散元模型,通过模拟沥青混凝土试样在不同影响条件的破坏模式,分析了不同路面埋设深度、器件数目、器件形状和分散状态对含智能感知器件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含智能感知器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力学特性及破坏形式受器件数目影响较大,且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多发生于感知器件边缘与沥青混合料接壤处;器件单元的形状外轮廓会对试样裂缝的开展产生引导作用,矩形感知器件影响下的沥青混凝土试样,其破坏裂缝多呈“V”字形开展,而梯形的智能感知器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容易诱发试样内部产生沿梯形侧边45°的斜裂缝。在各种因素影响条件下,含智能感知器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以3个器件在试样中呈对角分布状态时的强度最低,稳定性最差,此种分散情况会造成试样最大化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