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舰船主柴油机双机并车控制仿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对舰船主柴油机调速的工作原理分析入手,介绍现在常用的3种舰船主柴油机双机并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然后,利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仿真应用软件Matlab,建立主柴油机、调速系统和推进装置的仿真模型,并对功率反馈调速器进行仿真试验研究,阐明计算机仿真技术在舰船主柴油机双机并车控制技术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欢  马捷 《船海工程》2012,41(2):105-108
针对双机并车试验台的构成,建立柴油机本体、PID调速器、SSS离合器的物理模型,运用AMES-im软件与MATLAB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研究双机并车过程中的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双机并车实验中可避免共振,具有较大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500t渔政船双机并车系统当量模型,分析了其振动计算的特点;给出了双机并车轴系考虑柴油机各缸激励、两柴油机之间的相位角及各缸负荷不均性情况下的响应计算的方程,并计算了系统第1质量振幅和和最大轴段的应力.详细分析了两台柴油机相位角和气缸负荷不均匀性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频域稳态计算无法了解轴系扭转振动瞬态特性,以某柴油机双机并车装置为研究对象,基于集总参数法建立扭振计算分析模型,通过与经典模型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Matlab分析平台上,使用NewMark-β法,进行时域扭转振动分析。针对并车过程中两柴油机相位差的随机性,得到并车过程两柴油机最不利的相位差角,以及曲轴应力随并车产生的相位差、柴油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借用BV043-85冲击分析标准,探讨并车过程瞬态冲击对轴系的影响,以及冲击载荷在轴系中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瞬态响应计算方法可为柴油机双机并车推进装置的振动分析及故障诊断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景民  陆金铭 《船海工程》2007,36(4):125-127
采用Simulink软件构建舰船用柴油机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和仿真,很好地解决了柴油机双机并车运行过程中关键性问题:功率分配问题;对柴燃联合推进装置进行实时仿真,动态、实时地模拟推进装置的工作过程,为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验室6105Q/495A异型柴油机双机并车实验台,借助组态王建立双机并车的监测软件系统,在此基础上添加必要的硬件以实现双机并车过程的故障报警,历史数据和报警信息的数据库记录以及对数据库的查询、打印等功能,该监测系统具有很好的数据处理及安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范凯 《船舶》2015,(2):64-69
通过对某船推进系统进行仿真建模的基础上,开展了柴油机起动、接脱排、正常操控、应急操控、双机并车等过程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该船推进监控系统的研制,并经推进系统陆上联调试验得到成功验证。  相似文献   

8.
异型双机并车控制策略及离合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异型双发动机试验台,建立了双机并车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物理模型,研究了并车过程的功率均衡控制方法.在SSS离合器特性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动态仿真设计方法构建了离合器-调速器实时仿真模型,模拟了该复合装置的负载特性响应,分析了并车过程的功率均衡和功率分配态势,讨论了四种控制方案的并车过程特性,提出了适用的功率分配控制方案即单调速器控制方法.该方案能够实现双机并车各工况的平稳切换,满足异型双发动机并车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德山  竺华君  苏善旺 《船舶》2010,21(5):28-32
随着现代特种船舶航速加快,推进柴油机并车运行日渐增多。双机并车是其中最常见的型式之一。双机并车对柴油机、齿轮箱、离合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两机的负荷平衡成为控制的关键。同时由于可运行的柴油机数量增加,必须优化运行模式,降低航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基于ADAMS的柴油机曲轴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柴油机曲轴在正常工况下载荷的变化规律,建立柴油机曲轴轴系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曲轴的模态分析得到曲轴的柔性体模型,通过试验测量瞬时转速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柴油机曲轴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得到曲轴载荷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