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侧面碰撞在实际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研究侧面碰撞对于保护乘员安全是很重要的.改善车辆结构以减少乘员伤害情况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改善B柱的结构对侧面碰撞的影响很大.而通过对两辆车B柱更改前后侧面碰撞乘员伤害情况的研究,提出"合理的B柱结构可以降低乘员伤害指标"的结论,可以使车辆在不安装气囊的情况下,降低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表明,车辆与柱状物发生侧面碰撞而导致乘员重度伤害的比例较高,因而对侧面柱碰撞的研究是必要的。基于力学理论对这种特殊的侧面碰撞形态进行分析,同时以乘员伤害和车身变形作为指标。对三种不同形式国产轿车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可找出侧面柱碰撞与一般侧面碰撞间的差别,进而为车身侧面结构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参照Euro-NCAP侧面柱碰撞法规,用Hypermesh建立轿车侧面柱碰撞的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软件对车身结构侧面抗撞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柱碰撞形式的车身结构响应,并对车体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改进前后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车侧面抗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车体的侵入对乘员带来的伤害,可为我国实施侧面柱碰撞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侧面柱碰撞,不仅要满足侧面柱碰撞标准中的乘员保护要求,同时因为在碰撞过程中存在漏电的可能,还必须满足电气安全方面的要求.鉴于此,依据相关标准,对一款电动汽车进行侧面柱碰撞试验,对车辆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该车型在安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首先,采用分离式仿真法,将基于整车结构正面碰撞计算模型所得的B柱减速度曲线作为碰撞加速度冲击波曲线,加载于台车试验环境中的乘员及其约束系统正面碰撞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其次,采用车身、乘员一体化仿真方法,计算实车碰撞环境中的包含乘员及其约束系统的整车正面碰撞计算模型.根据乘员头部和胸部的伤害值、车身耐撞性等评价指标,研究这两种计算方法结果的差异,进而探讨质量补偿法对计算成本低廉的分离算法的计算结果的优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侧面碰撞事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仅次于正面碰撞,而致伤率居于第一位.文章对道路侧碰事故伤亡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车辆侧碰的事故特征、车内乘员伤亡类型、伤亡原因,用受力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车辆发生侧碰事故后的运动情况,最后总结了不同侧碰情况下车辆乘员的死亡原因,并提出了提高车辆侧面安全性的新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SAE J2114平台翻滚试验标准,利用MADYMO软件建立了带有驾驶员约束系统的车辆翻滚试验仿真模型,分析了安全带、乘员头部空间、翻滚初始整车模型质心加速度对翻滚碰撞中乘员伤害的影响;得出系安全带能有效保护乘员减轻乘员头部伤害、避免乘员被抛出车外,较小的乘员头部空间可以减轻对乘员头部和颈部的伤害,以及相对于胸部伤害乘员头部伤害对模型抛出加速度更敏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儿童约束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运用PSM(Prescribed Structure Motion)子结构法研究侧碰撞中儿童约束系统的相关设计参数对3岁儿童乘员动力学响应及其损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儿童安全座椅侧翼的深度、儿童座椅安全带开孔的位置、儿童座椅安全带刚度对儿童乘员的头、颈部及胸部的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大,适当地调整这些参数可以降低3岁儿童乘员在侧面碰撞中的受伤风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eFRONTIER和MADYMO 2种优化软件,以汽车侧面碰撞时驾驶员胸部伤害指标最小、盆骨侧向加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优化目标,建立汽车内饰结构和缓冲泡沫的仿真模型,对汽车驾驶员侧车门内部侧面缓冲泡沫的刚度匹配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合理匹配该缓冲泡沫的刚度,可以明显减小汽车侧面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安全气囊是汽车约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安全气囊在碰撞事故中能够很好的保护乘员,在车辆安全系统的开发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安全气囊匹配试验.汽车正面安全气囊匹配试验主要包括100%重叠正面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30.角碰撞、正面柱碰撞和钻入碰撞等.在气囊的匹配试验中,需要对气囊展开的时间特性进行分析,以便不断优化约束系统的设计,达到在交通事故中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常规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交通方式之一,为保障公交出行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有必要对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进行量化分析和系统研究.文中以居民出行和公交公司运营两者总成本最小为目标,提出了基于乘客到站率的多目标公交发车频率优化模型,以实现乘客和运营者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利用乘客到站率函数计算乘客的等车时间,使得模型在优化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PC—Crash,建立车一人碰撞事故的再现模型,分别对同一工况下汽车有无ABS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不同碰撞初速度以及利用随机函数确定汽车与行人的随机参数,进行大量的数字化仿真试验,分析事故发生后人体头部重要器官与车体前部碰撞点以及损伤程度的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从汽车生产厂商保护行人的角度改善车身布置结构,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定墩长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最优结构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定墩长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最佳尺寸参数,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5个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每个设计变量考虑了5个水平,基于建立的汽车-护栏碰撞系统动力学模型及LS-DYNA软件,对间断式直道混凝土护栏的25组不同截面参数组合进行了汽车碰撞仿真试验,研究了25组截面参数组合对汽车碰撞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有2组参数组合的护栏同时满足轮胎完好,护栏完整,头部损伤指标小于1 000的碰撞要求,因此,只要设计参数合理,定墩长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具有较强的吸能能力与引导失控车辆返回正确行驶方向的导向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道路平面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引入交通冲突技术定量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出应考虑不同类型的交通冲突其严重性不同,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也不同. 通过对平面交叉口交通车流的分析以及对不同类型交通冲突的严重性研究,基于物理碰撞学的理论,利用转向车辆的角度变化及减速关系,以车辆碰撞后的动能损失量,推导出交叉冲突、合流冲突和分流冲突在交叉路口发生碰撞后严重程度的相互权重关系,建立了此三种类型的关系模型. 并在分析交通冲突发生概率及碰撞后的严重程度基础上,引入了当量交通冲突数概念,作为评价交叉路口安全性的指标,以提供交通工程师评估路口安全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考虑了新冠肺炎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染、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等特性, 结合交通工具空间狭小、环境密闭的特点, 基于SEIR模型, 建立了考虑交通工具内病毒密度、乘客之间接触率与感染率、乘客乘坐时间等因素的交通工具内部疫情传播模型; 基于交通工具内部疫情传播形式, 考虑交通工具在多个停靠站点上下乘客的过程将疫情传播到非疫区, 建立了基于人口迁徙的疫情沿交通线路传播的模型; 利用建立的2个模型, 分析了疫情沿交通线路传播机制, 研究了武汉人口迁徙指数与确诊人数的关系, 并模拟了疫情沿高铁线路传播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各省、市级累计确诊人数与人口迁徙指数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 表明交通对疫情传播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在交通运输工具内有可能造成一定数量乘客被感染; 依据潜伏期的推后效应,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除武汉之外中国其他各省市区在2020年1月31日至2月5日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处于高峰状态; 采取隔离与降低乘客上座率等措施减少乘客相互之间接触机会, 可以有效降低乘客被感染风险, 且效果显著好于通风和消毒措施。可见, 为了合理控制疫情沿交通线路传播, 在交通运输工具内应以降低上座率, 加大乘客之间的乘坐距离, 降低相互接触率等措施为主, 辅以增加通风和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客运列车耐冲击吸能车体设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为了减轻客运列车碰撞事故造成的损失,实现被动安全保护,对组成列车的动车、客车车体结构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重新分配车体各部分刚度,设计出具有合适吸能结构的耐冲击车体,车体结构均按前、中、后三种纵向刚度设置,前后两部分为可以产生塑性变形的弱刚度吸能结构,中间部分为仅产生弹性变形的强刚度弹变结构。当列车在正常运行时,车体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需要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强度、刚度要求;在较高速下发生碰撞事故时,吸能结构能够沿所需方向产生塑性大变形吸收足够冲击动能,保证机器间和乘客区不发生破坏,并延缓碰撞作用时间,降低碰撞瞬间最大减速度,使撞击减速度在人体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高速公路车辆追尾和连环追尾等事故,本文研究了车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公路预警与避险模型.本文利用车联网系统,将交通事故快速预报给后方车辆,并实时分析路面车辆信息,帮助后方车辆及时做出合理应急方案和应急措施.试验证明,跟车预警模型能够及时提醒驾驶人员避免追尾,在无法避免正面碰撞时,应急避险模型能够根据路面状况做出有效判断,成功进行避险,避免连环追尾事故发生.公路试验中第3车减少制动距离9.2 m,第4车减少制动距离21.4 m,较大地缩减事故后续车辆行车制动距离,能够在密集的行车路段,有效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