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挖方路基过湿土处治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发探讨处治挖方路基过湿土经济适用的方法,对其分别进行了换填、塑料网格加筋等室等内处试验,得出了处治前后过湿土物理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三种处治方法,尤其是换填和塑料网格加筋,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生石灰粉处治过湿土的路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工程实例的分析,论述了用生石灰粉处治过湿土的机理,阐述了处治过湿土及用处治过的灰土进行路堤填筑的施工工艺,指出了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电渗法处治过湿土路基填料是一项土工新技术。通过河北省大广高速公路京衡段电渗法处治过湿土现场模型试验,揭示过湿土现场含水量、电流密度和温度随电渗法处治时间而变化的规律,得出施工可行性结论,可为电渗技术在路基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戴成玉 《交通标准化》2011,(11):168-169
换填是处置过湿土等软弱路基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相关分析,提出计算换填层厚度的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试验对NCS固化剂处治过湿土路基的性能展开了研究。室内试验表明:N CS固化过湿土在3~7 d的养护时间内,其含水量下降的幅度最大;相同条件下,N CS固化剂处治过湿土样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明显优于生石灰处治过湿土,且在同等质量控制条件下,NCS固化剂的用量要小于生石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工程实例表明:NCS固化剂的掺入能够有效地控制过湿土路基的沉降,提高过湿土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石灰处治过湿粘土的物理性能试验分析,提出了过湿土掺灰的剂量建议值和计算公式,为生石灰处理过湿粘土在路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病害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都会造成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甚至整个路基出现破损现象.主要的处治方法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灌浆法和塑料排水板.对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具体的处治措施进行探讨,对于提高该段桥梁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某软弱下卧层上的填方路堤为对象,阐述了应力补偿原理,并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换填泡沫轻质土道路的沉降及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传统路基填筑材料修筑路堤时路基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均较大,对软弱下卧层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道路容易产生裂缝;利用泡沫轻质土换填处治软弱下卧层时,路基沉降和软弱下卧层顶竖向附加应力均随换填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综合考虑道路处治效果和耐久性等因素,拟推荐换填4 m方案为该填方道路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
生石灰粉与NCS处治过湿土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用生石灰粉和NCS固化材料处治两种过湿土的含水数损失,击实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过湿土均有良好的处治效果,但总的来说,NCS处治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工程两座桥分别采用EPS泡沫珠混凝土、气泡混凝土换填技术处治桥头跳车的工程实例,对其处治理念、处治方法和数据监测结果进行了介绍,并对其施工工艺、工期、处治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气泡混凝土换填技术处治桥头跳车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实际工程地质特点,采用强夯置换对不良地质路基进行加同,处理前后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置换处理此类建筑垃圾填埋场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路基土体承载力能提高2倍左有;施工过程孔隙水压力与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表明,强夯置换置换体对路基土体的挤密作用是土体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察尔汗地区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务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3.
以某高速公路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层软基为例,通过监测对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土体的十字板剪切强度提高了40%,含水率大为减少;堆载结束后80 d内土体固结度达到90%以上,且土体的沉降趋于稳定,加固深度在15 m以上,加固效果明显。应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层软土,可以加快软土的沉降速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是一种即经济又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北地区特有的地质、地貌,以及存在大量软弱土地基的特点,对换填法、土工织物加筋法、排水固结法、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法、动力挤密法等五种常见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加以探讨,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及造价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在华北地区可取得良好使用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用石灰搅拌桩处理软粘土和淤泥质粘土地基的效果明显,处理后的地基渗透性增大,含水量降低,粘聚力和强度增大,有助于排水固结,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桥涵、通道、挡土墙等结构物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钢筋的等截面、等强度代换的原则和计算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用两种级别、不同规格的钢筋代换原设计一种钢筋的简单易行、省去繁杂计算且快捷方便的"坐标图像法",并通过计算实例说明该法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短纤维丝和纤维网加筋对泡沫轻质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动三轴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提高抗压强度而言,设计湿密度为7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掺入短纤维丝的最优长度和掺量分别为6 mm和0.4%;采用长度6 mm和掺量0.4%的短纤维丝对设计湿密度在400~1 0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进行加筋后,泡沫轻质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动应力阈值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最小提高量分别为35.3%、31.4%和53.4%;采用长度6 mm和掺量0.6%的短纤维丝对泡沫轻质土进行加筋后,设计湿密度分别为400、700、1 000 kg/m3的泡沫轻质土抗冻融循环次数分别由5、25、125次提高至10、50次和超过150次,泡沫轻质土抗冻性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相对于提高泡沫轻质土抗折强度而言,纤维网0.4%短纤维丝复合加筋的效果最好,单一纤维网加筋方式次之,单一短纤维丝加筋方式最差;短纤维丝、纤维网或两者复合加筋均显著地增加泡沫轻质土的韧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区公路刚性挡土墙的常见病害类型,分析了各类病害的成因机制,提出了针对不同病害联系的加固补强措施。以渝长(重庆—长寿)路高大挡土墙开裂病害及其加固设计为例,讨论了山区公路刚性挡墙病害加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迎华 《交通标准化》2009,(22):105-107
海相软土一般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维性、高孔隙比、低强度、低渗透性、高灵敏度、高有机质含量、流变性能显著等持点,其加固处理是否成功,是影响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关键,也是沿海地区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因此直给予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强夯置换法因具有众多优点而在我国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为此,针对强夯置换法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强夯置换法的加固原理、施工范围以及优缺点、施工工艺,以推广该方法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