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艳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5):后插8-后插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种类逐渐多元化、便利化、高效化,成为社区居民出行、通勤的重要交通工具.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其他民营交通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公益性、公共性、规律性等.城市公共交通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是事业单位、行政部门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于城市内部经营的一种面向广大社区居民的国营交通设施,因此城市公共交通的票价相对较低,票价几乎等于公共交通每日运营的基本费用,因此公共交通具有较强的公益性特征;公共交通不会特意选择乘客,因此所有具备公民权利(包含公民待遇)的居民均可自由选择是否乘坐、何时乘坐,因此公共交通具有公共性;同时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有其基本时间规则和空间规则,即使在乘客较少甚至无乘客的情况下城市公共交通也会正常运行,以稳定城市的基本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城市公共交通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可以节省能源,减少空气污染.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来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前景,将是以快速轨道交通作为骨干,配合常规公共交通方式和其他辅助交通手段,形成一个促进城市发展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3.
公共交通优先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交优先”的内容、已展开的实践和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今后发展趋势,提出了对下一步工作的认识,包括公交改革的深入,立法,投资和科技发展,公共交通与城市,汽车产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轨道交通和辅助公共交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及其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地位.调查分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及典型枢纽建设的基本情况.初步剖析了伦敦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对上海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的几点启示:多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构成高效率的换乘体系;枢纽建设应与周边环境及历史文化和谐统一;应重视硬件与软件的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放大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公共交通的多样化出发,针对公共汽车、公共电车、轻轨、地铁等存在的不足,构想了一种单人车厢的高架轨道列车以及与站台容易实现"链接"的轨道交通网络.这种新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不但融合了现有常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快速轨道交通运输工具的长处,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适用于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1):9-9
为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根据(国办发[2005]46号)精神,提出以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政策。一、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一)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要坚持  相似文献   

7.
行业动态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标准,是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在选择公交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项工作时的依据。目前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类  相似文献   

8.
选用城市每万人口拥有公共卫生人员数作为健康城市公共医疗资源水平的代理指标,从面向健康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和面向公共交通服务需求2个角度来设计选取公共交通系统的解释变量指标,设计城市公共服务的加权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座城市的财富或收入分配与完全平等的分配差距,分析梳理各种多元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普通线性回归分析可得所选取公共交通指标具有较高线性相关性,进一步比较岭回归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弹性网回归分析,根据EBIC准则选择弹性网回归模型,构建南京城市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权基尼系数与公共交通回归方程,定量分析公共交通相关指标与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公平性之间的相关性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衡量城市收入公平性的量化指标基尼系数引入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是合适的;弹性网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公共交通分担率指标对城市公共服务公平性的影响关系;影响南京城市医疗公共服务公平性的正向指标为公交车公里分担率、机动化出行公交分担率和城市道路里程。研究成果有助于为健康城市社会公平性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河内市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发展战略,通过研究河内城市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现状和问题,针对城市机动车爆发现象,提出建设城市交通一体化体系,实现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门到门”模式.要重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从符合河内城市交通方式的视角看,应把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层次,加强“门到门”的换乘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和慢行交通(步行加自行车)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为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市政府审时度势,加快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