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菱戈蓝     
诞生于1969年的三菱戈蓝在经历了8代的“进化”后,推出了其最新的第9代车型,这款车被东南汽车引进国产后也同样被寄予厚望。但它能否在当今国内中型车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得到越来越挑剔消费者们的认可和接受,我们还将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观点     
《汽车杂志》2006,(11):58-58
如果在油耗上节省的钱不能弥补购车时额外付出的高成本,混合动力技术就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奥迪希望通过在驾驶性能上的突破,能激发起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的购买热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华汽摩配》2005,(3):28-29
“茫”点一:三包能否“走好”? 今年3.15来临之际,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然而,对汽车厂商、消费者及政府部门来说,三包能否真正成为利民政策,心里还真没多少谱儿?  相似文献   

4.
汽车“三包”在我国历史上史无前例,被列入立法程序当然是件令消费者高兴的事。但是,这部法规以什么样的面目公诸于示,最终能否一路走好,取决于立法、执法、汽车产销环节、消费者、媒体的良性互动。同时,也需要在执行“汽车三包规定”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对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于现在的众多消费者而言,涡轮增压显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涡轮增压技术几乎已经被各大汽车生产商所采用。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够被消费者接受,被生产厂家所认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能够对汽车发动机动力能够做出直接而有效的提升。然而,在我们体会涡轮增压带来的实效性时,我们不能够忘记一家来自瑞典的汽车生产商—萨博。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5,(3):164-164
SUV这个概念可谓被国内的一些厂商用了个尽,但明眼人都知道,许多市面上的低档SUV充其量不过是加了车厢的皮卡罢了,在性能上他们无法和真正的SUV相比,但低廉的价值又使得它们被许多消费者接受。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会接受这样的车型吗?  相似文献   

7.
编者评价     
《汽车驾驶员》2004,(10):49-49
在欧洲和日本家庭中很流行的小型多功能厢式车己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随着今年长安CM8和菲亚特多宝的上市,这类车型的市场竞争也会趔来趔激烈。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车型是厂家生存的法宝。  相似文献   

8.
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这项千呼万唤“驶”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草案,很快吸引了包括汽车销售商、制造商、进口商、修理商和用户的多方关注。汽车“三包”到底能不能真正兑现?“三包”规定能否真正成为规范汽车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利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汽车“三包”能否走好,关键看它能否成功跨过“三个坎”。  相似文献   

9.
正玲珑轮胎旗下的高端品牌阿特拉斯(ATLAS),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打磨,渐渐被消费者了解与接受如果不是身在一线汽车媒体,我可能不会更早接触到阿特拉斯轮胎,对于消费者更是如此。不到两年时间,阿特拉斯轮胎慢慢被更多的有车一族了解,接下来就是被更多潜在消费者接受。这次受车主高先生之托,为他推荐了阿特拉斯AM520轮胎,规格225/40 R18 92W XL。高先生是资深改装车发烧友,爱车是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消费者对于需求以及认知度上的不断成熟,两厢家用轿车开始逐渐被年轻家庭所接受。两厢世嘉就是其中颇有个性的一款  相似文献   

11.
当小与精致不再成为众人摒弃的词汇的时候,当小与精致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的时候,这些具备小与精致特点的事物就很容易被众人所接受。对于这一点,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候的表现也随着时间推移产生了同样的变化,小而精致已经成为了一部分消费者购车的要求,尤其是那些手上资金稍显欠缺的年轻一族消费者,他们对于小车的喜爱程度更是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中华汽摩配》2005,(3):26-27
何时拥有一辆称心的“座骑” 随着汽车市场的放开,汽车走入家庭,在我国已经不现时是稀罕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自己挑选可心的汽车。汽车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们使出浑身解数讨消费者喜欢,车型不断推陈出新,价格补偿等办法相应推出。但很多购车者真正期盼的不是厂家和经销商营销的花样,而是汽车的性价比是否合理,价位能否接受,售后服务是否无忧……最主要是商家是否讲诚信。  相似文献   

13.
赵楠  建明 《汽车知识》2008,(12):36-43
宝来这个车型被一汽大众引进并国产后。很快便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迅速地抢占了国产紧凑级家用轿车市场,曾经一度成为家用紧凑型轿车中的销量冠军。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升温。各大国际品牌引进车型层出不穷,宝来的竞争力已不如往昔。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属于涡轮增压的时代,不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风头正劲,和几年前涡轮增压车型高高在上的情况相反的是,现在谁拥有涡轮增压,谁才能有机会被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所接受。很多人都说,对于英菲尼迪来讲,Q50绝对是打翻身仗最重要的利器,而DAS线控主动转向又是050身上革命性的技术,甚至被宣称是挑战操控王的杀手锏。无论是Q50还是DAS,都成为英菲尼迪一段时间内难以磨灭的热门词汇。但我更相信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给它带来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王渺林 《车时代》2009,(8):164-169
真是令人奇怪,在国外被牵为“神车”的大众高尔夫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乏善可陈,但是被称为小高尔夫的Polo却能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也许是因为中低端车的消费者更为年轻,更容易接受两厢车的造型吧。当然,新Polo在进入中国市场时,肯定会推出三厢车型.但是销售主力将还是两厢车。  相似文献   

16.
投资者在衡量美国经济能否迅速复苏之前,或许应考虑一下驮起美国经济大厦的美国消费者的基本面状况。 尽管消费者近来纷纷节省开支,但他们的债务负担却几乎未见减轻。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周四公布第一季度“资金流动”数据时,人们对美国消费者的负债状况将有一个最新了解。  相似文献   

17.
动力是摩托车永恒的主题,更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整车厂家来说,发动机性能的好坏就是考验企业制造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产品能否被市场所接受的根本。谁能率先开启这片蓝海,谁就将引领行业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8.
文龙 《汽车导购》2006,(6):39-41
2006年的“五·一”黄金周对于经销商来说.不仅仅意味着销售旺季.它也是众多刚上市的新车型接受市场考验的重要时期。上半年40多款新车型扎堆上市.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车型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五·一”前后将见一分晓.这一时期也成为了新车型销售好坏的分层期。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丰田车系中花冠系列头顶全球累计销售3400万辆的桂冠,同时保持着日本同级别车36年销量冠军的记录,但自新一代卡罗拉2007年5月国内上市以来,我们燃保持着清醒和冷静。我们固执、理智地观察着、拭目以待,不想被它那耀眼、神奇的光环蒙蔽了双眼,我们想看个究竟,看它能否经得起中国市场的风风雨雨,能否为国人所接受,能否续写它以往的辉煌。半年过去了,我们再也按捺不住好奇之心,决定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04,(5):60-61
如果你在美国买过车,那么你一定会听说过《Consumer Report》(消费者报告),此刊每月发行1200万份,平均每22个美国人顺应潮流有一份。而且,该杂志不接受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广告,也不接收消费者的个人投诉,只定期公布美国测试中心对上百辆新车所进行的性能测试结果,此测试仅此一家,左右着整个北美地区购车行为。在美国,凡是被该杂志推荐的品牌肯定会销路大增,反之则销售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