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应社会多层次运输需求打造铁路货运系列产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鑫 《铁道货运》2004,(4):17-19
近年来,特别是第五次提速调图之后,铁路根据社会多层次需求开发货运产品,初步形成了包括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和五定班列的货运系列产品。这些优质货运产品满足社会需求,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挖掘运输潜力,促进中国铁路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道路;塑造铁路形象,全面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9月20目,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与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在铁道部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表示,加快铁路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要进一步加快云南省铁路建设,快速提升铁路网规模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刘志军、秦光荣分别代表铁道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云南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3.
张颖 《中国铁路》2009,(5):20-22
从传递效应、波及效应、开发效应三方面研究铁路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并分析三种效应的关系。铁路投资能够扩大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够创造就业,增加职工收入;能够改善铁路运输服务,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三种效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果因空间、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信息精萃     
我国铁路网区域布局将发生大变化;我国铁路运输效率世界最高;2007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2560亿元;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将不断加大物流工作力度;投资200亿元建设15个重点项目湖北省铁路建设提速;铁路通车促进西藏内贸快速发展;欧亚新通道——巴新铁路2007年将开工建设;世行贷款2亿美元支持贵昆铁路改造;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铁路客运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水平、票价结构、比价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铁路客运运价体系和相关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研究提出在缺乏国家建设投入和运营补贴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铁路加快发展,需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价格体系。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标准高投资大、沿线区域发展好的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应该建立具有灵活性、可持续性、发展性和内部调节性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疆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分析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现状及存在问题、区域路网分工及运输需求为基础,通过宏观战略、区域路网、综合交通体系、资源开发、运输需求、国家安全等视角全面分析项目的功能定位。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沿线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巩固国防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深入剖析新建伊宁至阿克苏铁路的建设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8月9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与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华能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曹培玺,华能集团党组书记、副总经理黄永达等领导在铁道部就共同建设天水一平凉铁路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加快天水至平凉铁路建设的会议纪要》。天平铁路是陇海铁路与宝中铁路的联络线,其建设对于促进沿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天平铁路向南北延伸,可与已经开工建设的太中银铁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连接,对于促进甘肃区域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会谈,三方达成共识:按照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方式,铁道部、甘肃省和华能集团共同筹资建设天水一平凉铁路;  相似文献   

8.
新藏铁路已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开展前期工作之际,为做好新藏铁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叠图对照等方法,研究新藏铁路沿线的生态脆弱性、环境敏感区分布、动植物分布特征等,并与青藏铁路、某在建高原铁路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新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新藏铁路约80%线路位于生态极度脆弱区域和重度脆弱区域;(2)沿线环境敏感区数量多、面积大、保护对象重要、社会关注度高;(3)沿线湿地资源丰富,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动物区系主要为高地型。新藏铁路大部分区段位于青藏高原复合侵蚀生态脆弱区,沿线生态环境原始、独特、敏感、脆弱,与青藏铁路格拉段生态环境特征类似,与某在建高原铁路区别较大,基于新藏铁路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的保护对策可用于指导新藏铁路环境保护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9.
铁路选线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春明 《铁道勘察》2007,33(2):69-72
以胶新铁路、太中银铁路的选线设计工作为例,从满足客货运输的要求,适当预留发展,正确处理选线与地方规划相结合,突出重点工程,综合考虑节能、节地,合理绕避军事区、环境保护区、不良地质等方面,阐述了铁路选线中应综合考虑的主要问题:合理确定限制坡度;尽量加大曲线半径,适当预留提速条件;正确选择接轨方案;正确处理铁路建设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大不良地质区域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军事设施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重点工程的关系;正确处理铁路选线与节约用地的关系;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任民 《中国铁路》2007,(10):55-58
随着经济的发展,省级区域间的铁路贷物交流比重不断提高,输入输出规模不断增大;中心省区的铁路货运地位在下降,而边远省区的铁路贷运地位在提高;铁路贷物交流在品种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省级区域间货物交流的特点影响着铁路干线的运输,因此,组织好重点省级区域问铁路货运交流是优化和协调铁路货运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