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0年12月10日,珠海高栏海巡基地彩旗飘扬,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海事局联合举办的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巡31"船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海巡31"船被命名为全国首个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举将对引导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海事、认识海洋,维护海权、弘扬爱国精神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明月 《珠江水运》2012,(13):14-16
成就一个水运强省,离不开海事高质量的监管和服务。海事监管、服务强,则水运更强。与广东这个海洋大省、贸易大省和航运大省相对应的是,广东海事局堪称中国海事系统辖区范围最广、队伍规模最大、设施装备最为精良的一个分支。从亚运会水上安保到港珠澳大桥建设,从营造"转型升级"的良  相似文献   

3.
2007年,广东作为航运大省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正阔步迈向航运强省。 交通部、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广东航运业的发展。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省部领导共谋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大计,共绘广东航运发展宏图,掀开广东省内河航运发展史新的一页。2007年7月在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交通部李盛霖部长指出必须大力发展内河航运,不断开拓海洋运输,水路交通要逐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10日,"海巡31"船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高栏海巡基地隆重举行。把一艘船评审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中国史无前例,"海巡31"船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宣传部副部长阎静萍宣读了"海巡31"的命名决定。据了解,装备在广东海事局巡查执法支队的"海巡31"船,是中国海事系统第一艘现代化、信息化的海事执法船。列编五年来,航迹遍布东海、南海内水、领海、毗连区和经济专属区,巡航里程6万多海里。交通运输部政法司司长助理梁成初介绍说,"海巡31"船以保障航行安全、防止船舶污染、维护海洋权益为己任,完成了越南渔民海上遇险搜救,东海、南海海区联合巡航,奥帆赛、亚帆赛等重点海域安全值守,粤港澳大型联合演习等重要任务。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刘恒伟表示,作为中国海事的旗舰,"海巡31"船荣获"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目前中国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船舶,希望今后能让更多人通过该船了解海事,认识海洋。  相似文献   

5.
广东动态     
《广东造船》2013,(2):12-13,35
珠江钢管的海工特种管材项目将获省扶持2月27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公示"2012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拟扶持项目"名单,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海洋工程配套装备特种管材关键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应用及产业化"项目位列其中。该项目将为国家能源建设、南海战略开发等项目提供配套支持。广东茂名市五举措服务海洋经济发展3  相似文献   

6.
正据清远市交通部门获悉,随着广东省首艘LNG动力示范运输船在广州南沙下水,清远市成为广东省LNG动力船新建唯一试点,标志着广东内河船舶正式进入"气化"时代,也预示LNG船的首条广东航线有望开通,首个加气站将落户清远市。北江船舶"油改气"工作正在提速,所有船舶发动机将逐渐由柴油改用安静环保的LNG。据悉,作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时期全国水路运输结构调整十大示范项目之首的"大宗货物绿色运输  相似文献   

7.
海洋智能高端装备适合作为广东省海洋产业的第7大支柱产业,大科学装置将对南沙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谈到南沙的支柱产业,大家都知道广东省之前布局了六大海洋产业,主要包含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等,旨在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海洋强省。而南沙作为广州的唯一出海口,已经先后入驻南方海洋实验室、沈自所智能院、广海局、广州港等多家涉海单位,已经具体了开展海洋产业布局的条件,笔者认为海洋智能高端装备有成为广东省的第7大海洋支柱产业的潜力,技术成熟度也具备发展成为海洋产业的条件,而南沙可以作为其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正>"十三五"期,广东海事将以"三化"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人才、科技、质量和文化强局战略,提高海事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海事强局,全面实现广东海事的转型升级。在2016年广东海事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指出,海事工作是发展海洋经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支撑。无论从自身建设还是从服务广东省  相似文献   

9.
《造船技术》2012,(1):4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新海工,原名"广东广机海事重工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下属的广东省机械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GMG)控股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和特种用途船舶研制为主业的国有控股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注册成立于2007年6月26日,现注册资本人民币3.37亿元。广新海工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园,占地约38.2万平方米,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场地和设施,配备高端研发设计软件和科研仪器设备等,重点研制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深海工作船、海上钻探平台及其辅助船、海洋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为中海油服进行设计的12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0"、8 000 HP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41"、6 000 HP深水供应船"海洋石油616"先后在上海船厂、广东中远船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交  相似文献   

11.
田中法 《航海技术》2019,(3):101-103
正0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再一次吹响了号角。建设海洋强国,必须了解、掌握、探秘海洋,完成这些任务需要更多的科学考察船。2012年,我国开始组建国家海洋调查船队,科考船建设迎来高潮。截至2017年底,科考船数量已近百艘(包括海洋石油企业勘探船),数量急剧增长。科考船管理也成为各科研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问题,既有自己建立体系管理的,也有委托第三方管理的,船员配置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运集团未来5年将在广东投资200亿元人民币,用于航运、码头和修船基地等相关项目建设,支援广东海洋经济大省的建设。广东省政府与中国海运集团26日在广州签署了包含上述计划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3.
正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广东海洋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产业,是广东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高新技术做引领,而且需要有高质量产业集群为支撑。近年来,广东造船业以推动转型和创新为手段,紧跟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陈毕伍 《珠江水运》2012,(Z1):140-147
广东省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广东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已达1.04亿人,居全国第一;广东是经济大省,2011年全省实现GDP5.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9;广东是水运大省,海岸线长达3368公里,居全国之首,通航河流998条,通航里程1.36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广东外贸运输90%以上靠水运完成。广东省肩负着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15.
倡议书     
《珠江水运》2010,(6):F0003-F0003
<正> 广东省海员系统各港航企业单位:我国是航运大国,有1400多个港口和21万艘运输船舶,90%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通过海运完成。2007年交通部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发展目标。广东是中国海洋大省、航运大省、海事大省,在国家实施航海强国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海洋倾倒活动及倾倒区(包括临时性海洋倾倒区)使用状况分析,表明广东省是我国海洋倾废大省,而海洋倾倒区面临选址难、管理难、布局不妥、容量小的困境。针对海洋倾倒区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和技术上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7月23日,由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制牲畜运输船"盖洛威快航"、"加纳多快航"成功命名,这是广东中远船务落实中远与广东省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的又一硕果.两艘船的成功建造,不仅填补了国内牲畜船建造技术空白,同时标志着广东中远船务正式迈进特种船舶建造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肇庆海事局以"三化"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广东海事局八项工作任务,着力抓好"两个安全"和"三大战役",扎实做好"六个推进",维护了辖区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全力以赴打好广东海事局"三大战役"2017年广东海事局全面打响"三大战役"("平安西江"建设、安全大巡察、防治船碰桥)。肇庆海事局严格按照广东海事局部署,全面推动"三大战役"的贯彻落实。一年来,肇庆海事局积极开展"平安西江"建设。8月8日"平安西江"启动仪式在肇庆顺利进行,西江沿江6地市政府、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广东海事局三大战役"水上交通安全大巡察"、"防范船碰桥"、"建设平安西江"已经全面打响,广东辖区各分支局积极响应,聚焦"两大主业",弘扬"三种精神",遵守"六讲"要求,各项工作平稳推进,成绩可圈可点。"水三上大交战役通"安之全大巡察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完美收官,本次演练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探索建立海上搜救合作模式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开创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合作新局面,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好的海上搜救服务和保障。10月31日,中国-东盟国家首次大规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在广东湛江海域举行。据了解,此次演练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东盟国家搜救机构参与,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广东海事局承办。来自中国、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缅甸、老挝和文莱等7个国家相关机构的代表和海上搜救力量参演,参演船艇达20艘,飞机3架,参演人员约1000人。我国的海事、海洋、海警、救助、打捞及香港等16个单位参演,是目前为止我国与东盟国家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搜救实船演练。模拟两船相撞328人需转移据悉,本次演练模拟一艘中国籍客轮"Magic"轮与柬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