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列出了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动汽车动力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整车安装与调试,适用于电动汽车三种回路的切换。  相似文献   

2.
电动车用DC/DC电源模块有限元热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DC/DC电源模块逐渐向着高功率密度这个技术方向发展,它的热可靠性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DC/DC电源模块的局部高温引起的热可靠性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热分析,得到整个DC/DC电源模块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热分析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热分析结果提出热设计方案,并利用有限元热分析方法验证经过热设计优化后,DC/DC电源模块最高温度由70.6℃下降到39.7℃,温差变化范围从43.3℃变为9.5℃,整个DC/DC电源模块最高温度得到明显降低,温度分布更均匀,使DC/DC电源模块热可靠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也逐渐增大。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它的寿命和使用效率决定了汽车使用性能。其中对电池寿命影响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的工作温度,为了使电池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电池的热管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系统技术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5.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设计大多从电池封装层面考虑热管理与电池系统的结合,容易忽略对电芯本身传热行为和电芯级热管理设计的细节研究。为此,研究方形锂离子电芯传热行为和影响电芯传热的关键参数,建立方形锂离子电芯传热数学模型,通过不同传热位置、传热面的对比计算进行测试验证,确定方形锂离子电芯最佳的热管理设计传热位置。研究结果可为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以油箱及排气管吊耳温度问题为例,建立了包含车身、排气管、油箱及其隔热罩等数据的3D数值计算模型,利用热流耦合长瞬态计算方法对一典型坡道工况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能有效实现整车长瞬态热保护模拟计算,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汽车自动空调控制稳定性的乘员热舒适性试验方法,考察环境温度、日照和车速等关键参数变化的情况下,汽车自动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持续控制乘员舒适性。首先将人体划分为不同的热感区域,然后通过人体局部热感觉对乘员整体热舒适的影响测试,确定了头部和足部是人体热感觉最为敏感的部位。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分别拟合头部和足部温度与气流速度的配合曲线,以维持乘员持续舒适。最后设计一套汽车自动空调热舒适性测试方法,并按照此方法对两款车型进行测试,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首先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方形锂离子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比热容、流道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自然冷却条件下的综合换热系数进行了估计;然后根据热边界层理论确定了强制冷却条件下电池冷却流道表面局部综合换热系数的计算式;最后根据电池组的结构特点和冷却方式,建立了电池组的一维瞬态传热模型.该模型能根据电池组当前的环境温度、运行负荷、冷却强度和初始荷电状态实时预测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运行温度.在Arbin试验台架上测量了144V/8A·h方形锂离子电池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单体电池的温度分布,并与模型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仿真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满足混合动力系统性能仿真和电池组管理策略优化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冬季和夏季的续航里程和热安全问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内容包括冬季座舱制热、夏季座舱制冷、电池冷却加热、电机散热和功率电子部件散热。文章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常见方案以及电池、电机热管理的方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热传导理论,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三维稳态温度场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锂离子电池热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某型号锂离子电池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了不同放电倍率和不同对流系数下的电池三维温度场分布,为电池组温度场分析及其冷却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车辙为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高发病害,具有难治理、易复发的特点。介绍分析了车辙的成因,列举了常见的处治办法,通过介绍南京市市政道路、江苏省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河南省漯平高速公路采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治理车辙的案例,说明了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治理车辙上具有提高路面抗剪切强度、提高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和高温稳定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热冲压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板热成形马氏体钢中试线,以自主开发的热冲压后强度级别分别为1.5 GPa、1.7 GPa、1.9 GPa、2.2 GPa的热成形马氏体钢板为原料,设计制造热冲压模具,进行了小批量热冲压零件制备.通过调节各工艺参数优化热冲压工艺,成功试制出满足汽车用户要求的热冲压车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高频感应加热器、加热循环控制装置和冷却系统 ,利用柴油机燃烧室受热件加速热疲劳试验台进行缸盖热模拟试验 ,验证热模拟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60Ah的NCM811软包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加热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基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副反应机理以及热传导理论,建立单体电池绝热热失控模型,模型误差小于2%.设计相关试验测试单体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的产气特性,以单体电池绝热热失控模型为基础,建立外部加热条件下的热失控模型,模...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电刷镀N-W(D)合金镀层对3Cr2W8V钢热疲劳及氧化抗力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刷镀Ni-W(E)合金能够显著的提高3Cr2W8V钢的热疲劳及氧化抗力性能,而且氧化抗力的增强大大提高3Cr2W8V钢热疲劳性能。此外,也对其提高热疲劳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滚动轮胎的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淑霞 《汽车工程》1991,13(1):43-47
本文对滚动轮胎的热平衡状态,建立了合理的数学及物理模型,用有限元法对9.00-20尼龙胎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轮胎内部的温度分布,并对几种不同工况下缓冲层的温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热管理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与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与建模是研究的难点。首先用理论推导方法建立燃料电池的热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建立整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一维仿真模型,对影响电堆出水温度的风速和风温两个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分析3种典型工况下电堆的出水温度,并开展整车环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模型可以准确分析电堆在不同工况下的出水温度,为整车开发过程中燃料电池热管理性能的分析与优化提供参考,对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水平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取福田轻卡车型空调降温工况为研究对象,利用Theseus-FE和Star-CCM+软件进行乘员舱冷流场与温度场的联合仿真分析。建立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利用传热学基本原理,进行太阳辐射、乘员舱内辐射的耦合计算,得出乘员舱内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假人表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达到对乘员舱热舒适性进行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