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和谐是都市人对城市生活的渴求,而实现这种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城市交通的低碳和谐,即较低的城市交通工具尾气排放、通畅的城市交通运行,舒适、愉快的城市居民出行.文中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城市低碳型交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生产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这些已经严重破坏了世界环境和气候,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健康,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加快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来解决交通运输中的各种污染,实现交通运输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前提,实现节约能源并减少工业中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目标。现在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征收碳税的方法,一个是进行碳交易。低碳生活、低碳增长、均衡经济、  相似文献   

3.
低碳施工是建设低碳高速公路系统的重中之重,其主要涉及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两个方面,其中,低碳经济是关键。高速公路低碳施工途径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两个层面,其中,节能减排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和再利用以及废旧材料再利用两个方面,而增加碳汇则主要包括绿化和养护两个方面。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这些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仅能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取得明显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去节约身边的各种资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放弃某种生活的享受,例如汽车。我们可以通过新能源车型来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对立统一的完美境界。凯美瑞混合动力即将伴你度过有车一族的"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中,低碳经济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日益被人们所接受。本文主要是对高速公路的养护过程中.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与其协调发展做了分析,对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与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性低碳环保时代的快速到来,如何有效地控制汽车噪声,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以及减轻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绿色低碳、智能生活、环保理念的日益普及,以及互联网创新应用、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日益提升。低碳出行成为全球交通的未来蓝图。而现在国外与国内的新能源发展及科技还是有着差距,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不同的领先,而这次我们就来看一下即将引入国内的新能源所带来的新科技。  相似文献   

8.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3,(5):98-99
世界首个低碳交通节在韩国开幕 国际首届低碳交通节在韩国水原市开幕。通过本次活动,水原市将向世人展示一个纯粹的生态交通城市。水原市距首尔市约30km,人口过百万。9月1日,4300位水原市民将他们拥有的1500辆燃油汽车换成了低碳交通工具,并将在未来一个月尝试这种“低碳交通的生活方式”。交通节的举办地位于水原市最拥挤的地区——行宫洞,活动期间,这里将被变成一个无车区,并伴有各国的文化展示和艺术表演。  相似文献   

9.
正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的开展,西宁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于3月9日组织公交集团公司机关、大美旅游公司、西宁公交后勤服务公司团员和青年员工,开展以"学习雷锋、奉献他人、绿色低碳生活、提升公交形象、宣传公交文化"为宗旨,以"低碳交通、绿色出行"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发展是汽车产业最热门的话题,各大车展也纷纷也以"新能源"的名义畅想低碳生活,2009年初"十城千辆"工程启动,新能源客车被相关部门列为主要的试点推广车型。工信部牵头草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节能低碳的浪潮袭来,国内的上汽、一汽、东风、南车时代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国际标准对低碳概念的定义,研究航道养护低碳模式的概念,分析航道养护低碳模式的内涵。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日常养护观测、航标及标志标牌的低碳养护模式,基于碳排放模型测算各种模式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引入低碳模式后,日常养护观测和航标及标志标牌养护的碳排放均明显减少。通过理念创新、技术改进等,将传统的航道养护方式转变为低碳方式,有助于减少航道养护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建设生态低碳型航道。  相似文献   

12.
为给我国绿色交通规划目标和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在低碳视角下,设置面向2030 年和2050 年的基准情景、强化减排及2℃近零排放三种情景,分析不同情景下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交通运输CO2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只有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和手段,才有可能在2030 年前后使碳排放达到峰值;(2)推动交通能源系统的清洁化和低碳化,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应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关注方向;(3)技术进步是推动减排的核心手段之一;(4)要转变消费观,推动绿色低碳交通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交通》2010,(10):17-17
9月22日,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的第四个中国城市无车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当天,我市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实行了道路交通管制和道路车辆限号行驶,倡导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绿色方式出行。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交通》2009,7(6):91-91
重庆市成功举办“重庆-英国可持续交通论坛”,来自英国的专家认为,使用新技术、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将是未来低碳交通发展方向。如何建立低碳交通?英国专家称,除了在汽车、货车、公路运输、大客车、火车、航运和海运等方面支持新技术和新燃料能源外,还应该通过建立智能交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低碳出行选择,以及利用市场机制推出低碳交通车型。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分析绿色低碳高速公路的应用程度,基于高速公路实际的运营情况,构建区间层次模糊低碳绿色评价模型。首先引入区间层次分析法分析了绿色低碳高速公路的权重,其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绿色低碳高速公路评价模型。然后,基于运营实际从高速公路综合运营指标、能源环境指标以及养护管理指标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案例,以某段高速公路为例对其绿色低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多属性的绿色低碳高速公路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居民低碳出行决策过程的内在机理,识别个体异质性对低碳出行决策的影响,本文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BN),引入环境意识、政策因素和出行时间感知构建了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向模型。首先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98份有效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识别模型中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然后通过多群组结构方程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规范、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居民的低碳出行意向均有显著直接影响;政策因素与环境意识、出行时间感知可通过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低碳出行意向;潜变量对低碳出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按总效应值排序为:个人规范(0.405)、政策因素(0.359)、态度(0.325)、环境意识(0.294)。多群组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出行时间可以调节潜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出行时间较短的青年人来说,态度是影响其低碳出行意向的主要因素;对于出行时间较长的中老年人,个人规范对其低碳出行意向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差异化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引导策略,促进城市低碳客运交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交通行业是主要碳排放来源之一,在校大学生是城市通勤的重要群体。借助调查问卷分析了河北省在校大学生低碳出行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低碳出行概念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多数大学生低碳出行频率每周≤3次,出行半径≤5 km,出行时间≤50 min,出行费用≤8元,自行车、电动单车和公交车是大学生主要低碳出行方式。出行半径、出行费用、政策支持力度和科学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影响大学生低碳出行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推动大学生低碳出行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低碳公路的概念和低碳设计理念,结合榆林至绥德高速公路实际工程情况,从公路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及一系列低碳环保措施,有效指导低碳公路设计,对黑龙江省低碳公路设计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交通运输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行业,应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鉴于此,阐述了低碳交通的含义和低碳交通体系的构成,在低碳交通理念的基础上,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公交车辆选择、公交运输组织方式、公交智能化和企业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绿色公交企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需要,结合低碳交通发展内涵,应用DPSIR评价模型,建立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株潭城市群低碳交通发展评价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为城市群低碳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管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