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适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智慧工地”平台,通过对项目进行全方位三维可视化管控,实现建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使施工现场各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有效提升,可有效实现基于项目的智慧型决策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公路》2021,(4)
随着施工企业在管理上的不断深化,智慧工地应用程度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智慧工地的碎片化应用,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则无法发挥协同和共享价值。久而久之,智慧工地的建设可能会流于形式,项目部以及施工企业对于智慧工地的投入无法换取项目精益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对于智慧工地及智慧厂区长期有效发展不利。针对实际工程中参建单位多、信息量大、涉及的分支专业(系统)多等现状,传统低效的点对点协同共享往往产生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效率低下导致延误工期。因此京雄高速SG6标有必要在参建各方建立统一的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在统一的数据库系统、统一的流程框架下进行作业,才能高效协同。  相似文献   

3.
朱宝康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90-192,M0021
自建设智慧工地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多家单位及地区纷纷响应并进行了智慧工地的建设。借助BIM技术,依托实际项目组建了三维模型及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成功搭设平台层并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初步建设了智慧工地,加快了信息整合及处理效率,方便管理人员间的相互协作及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建设,道路改造项目逐渐增多。以上海市某主干路改建工程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为例,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道路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思路,分析了此类项目的特征和痛难点。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和BIM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构建了设计、施工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境、智慧工地等数据,提升了管理精细度,为企业级平台提升提供样板。同时,形成了项目竣工数字孪生资产,为运维阶段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智慧运维平台已成为保障综合交通枢纽健康运营、改善运维效率与效果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基于虹桥枢纽数字化、智慧化运维目标,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提出基于数字孪生枢纽的设施设备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实现运营管理、停车场管理、智慧养护、能耗管理与资产管理五大功能,提升设备监控与诊断能力与设施设备智慧管控能力、提高运维响应速度与业务协同水平。为后续枢纽运维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6.
任晓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12):185-188,192
绍兴城市智慧快速路管理是一项全周期、多领域、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满足智慧快速路管理新需求,在项目规划阶段即构建了贯穿城市快速路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系统。智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管理平台(BIM)、结构智能监测系统(IMS)、智慧交通系统(ITS)、车路协同系统(ICV)和智慧照明系统(ILS)。总体来看,为城市快速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交通服务带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桥梁智慧服务、建养并重的发展态势,以物联网、标识解析、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化应用为基础,总结参建的多项重点桥梁智能建造与智慧运维工程及重点科研项目的构建要素、内涵与特征,逐步构建桥梁建造的智慧服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工业互联网桥梁基础信息追溯为基础框架,以信息模型为载体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可实现桥梁施工过程数智化升级,并实现数字孪生驱动的桥梁智能建造;可搭建智慧工地,以提升生产效率;可实现桥梁运营期智慧运维监测;可形成桥梁智能建造智慧服务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从而打造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先进样板。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的全过程中,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时对其的全程的审计,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实施性和效果性的评价,给出审计意见,改进和完备工程管理。下文中对市政工程所有过程管理进行探析的基本上,对市政工程管理中的每一个关节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和划分类别,找到风险点之后进一步的组建市政工程管理中控制审计的评价系统,对审计项目方案的设定、审计实行过程和审计结果的使用进行探究,尝试对市政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展开来分析,对市政工程管理中控制审计做出参考的方法,加速市政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实行,提升市政工程管理标准和市政工程效益,将审计的价值提升出来。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上应用的精髓是“协同”。以BIM技术切实指导施工为原则,通过多个项目的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市政改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以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为方向,为市政工程管理方式提供服务,做到切实有效地指导施工,智慧管控,成为工程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助推了企业在工程管理上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目前汽车研发试制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通过对样车试制过程管理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化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并对试制过程、结果和人员进行科学评价体系建立,提升了样车试制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重要工作方向,从平台架构、数据标准、数据管理、平台构建等角度提出了市政交通设施工程CIM数字底板的构建方法与实现手段,为市政交通领域的BIM技术标准编制、成果应用,以及CIM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12.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闵浦三桥是跨越黄浦江的特大型桥梁,所涉及的工程内容繁杂且技术要求高。本文介绍基于BIM+GIS技术,开发了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型桥梁项目的企业级施工管理平台,梳理了一套三维化的桥梁施工信息化管理流程,涉及到三维全景化的工程展现、编码统一的施工日志与三维模型和进度计划联动展现、高精度的现场施工人员全方位定位管理、电子化的安全与质量检查记录表等,总结了桥梁工程平台应用的经验与难点,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城市路桥涵洞积水带来的交通堵塞、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等问题,基于Arduino开发板,设计研发了集水位监测、分级预警、信息发布、多部门协同处置和行程导航为一体的涵洞积水监测预警及行程导航系统。水位监测模块通过浸入式和超声波传感水位计实时采集水位信息,依据不同积水情况发出相应预警,通过多载体信息平台通知市政、城建、环卫等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处置措施。水位信息同步上传到行程导航APP平台,司乘人员借助APP及时调整行程。系统具备功能多样、成本低廉、便于维修和可及时升级等特点,有较强市场应用前景和大量受众群体,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种市政管线窨井井盖丢失、移位、管道溢流、井内有害气体聚集而伴随的安全隐患问题, 探索一种具备信息化管理、智慧化监控、精准化调度的功能的智慧窨井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及时快速处理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智慧窨井监测系统主要包含井盖监测、水位监测、环境温湿度、流量监测、可燃/有害气体监测、水质检测、视频监测等,根据窨井的性质与需求选择监测类别,超限发出预警,及时发送报警信息至平台或相关运维人员的手机APP。实现“一张图”实时对窨井的全过程管控与危害处理,做到全面管控,智慧监管。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国内智慧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求,认为构建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是建设智慧道路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道路交通城市级云平台的总体方案架构、软件功能模块和运营管理模式。通过运用数字孪生、CIM(城市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建设城市级数据中心,实施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开发部署城市级云控平台,对城市路网及沿线设施进行全要素数字孪生,实现设施管养、交通管控、应急决策业务应用的数字化赋能,最终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道路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