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部门在我国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在继续增加,加快推进交通部门低碳转型极为迫切。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的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的研究,提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需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推广和能效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将排放控制在1亿t以内。  相似文献   

2.
正能源驱动人类文明发展,是工业血液也是经济社会运转的血液。但是随着能源使用的增多,人类活动产生的CO_2排放也急剧增多。为了应对CO_2排放问题,中国开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将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当中,"1"是总的路线,"N"是八大行业和领域,其中汽车归属在交通领域。  相似文献   

3.
袁博 《汽车文摘》2022,(5):57-62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中和是人类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手段。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的先锋,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技术开始向更加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以尽早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全民硬仗,而交通运输既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因此,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着力优化交通运输布局,推进节能减排刻不容缓。作为机务工作人员,笔者和团队人员长期工作在一线,对新能源公交车,尤其是电动公交车的更新迭代、技术发展等方面不断学习。  相似文献   

5.
2020年9月,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作为“排头兵”的汽车产业更是责无旁贷。其中,包括大众、宝马、戴姆勒、博世等在内的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相继提出了各自的碳中和战略布局及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木子 《商用汽车》2022,(9):72-73
<正>当前,商用车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都占据了交通领域排放总量的重要份额,推动商用车零排放对于促进交通领域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8月26日,第4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期间,由商用车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零排放货运行动秘书处联合承办,能源基金会支持、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协办的中重型商用车零排放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交通已成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现有道路交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道路机动车辆出行导致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鲜有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系统性碳排放研究。通过识别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和交通组织三个主要环节中的各类碳排放源,构建“从下到上”的高速公路改扩建碳排放测算方法,并从路面材料、施工工艺、交通组织和能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化改扩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其中城市交通碳排放总量较高,城市交通场景具备2030年碳达峰调控可能性,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须分析城市交通的减排策略与路径。文中通过对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减排思路的分析,得出城市交通碳排放总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量的控制、量的优化、质的转变着手构建城市交通减排策略框架,提出城市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3条实现路径,包括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出行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并提出每条减排实现路径的具体实施措施;最后从绿色低碳角度对城市交通类规划给出规划指标指引。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和休息,降低工作效率,危害身心健康。文中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危害及产生原因,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城市规划管理及法律法规4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噪声的治理措施。重点分析研究了交通噪声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控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低碳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碳中和长远布局。碳认证是碳中和发展的关键,将影响影响双碳目标达成结论等多个层级的碳中和建设环节,因此,汽车行业要需要快速建立和完善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碳认证制度。本文基于认证管理要求和创新认证的理念,从政府、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兼顾系统性、全面性和定制化特性,构建了“汽车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认证体系”,将为政府、行业、企业、技术等多方面的碳排放信息传递提供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开展城市道路碳排放测算与分析是服务“双碳”目标、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依托“重庆市广阳大道生态修复及品质提升”项目,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城市道路建设阶段的碳排放测算模型,依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新建城市道路碳排放关键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从建设材料、施工机械燃料及电力等角度识别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碳减排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技术支撑,有助于实现道路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优化城市功能配置、提高环境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更是实现“双碳”目标、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完成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特征,提出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节能减碳的相关举措,并在具体工程案例中加以应用,从而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城市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城市路网改造提升成为城市道路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旧路改造项目通常只基于一条道路修复需求,缺乏对片区交通的整体统筹考虑;随着全过程工程总承包的推进,城市旧路已经不是单独一条路或几条路的改造及更新,而是以片区统筹思维进行路网改造,故会对改造道路及其项目周边区域的交通体系造成强有力的冲击。文章通过引入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动态模拟仿真城市一个片区道路网改造前后的交通效益,根据平均延误、交叉口配时方案、平均排队长度和服务水平等评价指标,以此评定该路网是否需要改造、改造方式以及实际的改造效果,进而提出城市区域统筹提档升级及周边路网的改善措施,并加以验证。最终实现城市更新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路网不断扩展,使得城市周边道路功能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功能的城郊干道。为进一步提升城郊干道的交通安全水平,完善和细化城郊干道的交通安全评价工作,首先从规范角度分析总结城郊干道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然后以张家港市某城市快速路与地面一级公路相结合的城郊干道为例,结合设计方案评价和分析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为城郊干道交通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一些经验总结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道路网规模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时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遵循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城市路网建设规划,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现状城市路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路网建设规划的目标、策略以及要求,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更有韧性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常发性拥堵引发的城市噪音、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等现状,使路网具备抵抗短时激增车流的能力,将宏观基本图与性能时序图相结合对局部路网韧性进行量化。针对韧性属性,提出了鲁棒性指数、损失面积比、恢复快速性、流量峰值差和临界密度差5个评价指标,反映路网在性能下降、稳定和恢复阶段的韧性特性。引入Kendall法检验各赋权法的一致性,并基于CRITIC的多属性决策获得最优权重,提出了组合赋权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城市局部路网韧性综合评价方法,结合李克特量表法对综合韧性得分进行分级。以长沙市局部路网为例,设计韧性改善方案,针对常发性拥堵路段上的交叉口进行信号配时优化;通过VISSIM仿真并计算得到各方案的韧性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方案8,10和16能有效吸收短时激增车流并与路网状态相适应,所有方案中方案14的韧性得分最高。局部路网综合韧性得分具有随着优化路段数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线性递增。信号配时优化改变了路网韧性属性,并降低了部分路段对城市局部路网韧性的负面影响。不同评价方法下的韧性得分排名存在部分差异,流量峰值差与脆弱性指数的评价排名更接近,损失面积比与韧性损失值的评价排名更接近。所提出的指标不局限于单一韧性属性,能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干扰下路网的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瓶颈,是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节点。该文分析了影响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并提出通过交通组织、渠化设计等方法解决交叉口拥堵的途径,对城市新建和改建道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交通是我国节能减碳重要领域,如何量化集成道路和车辆的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成为交通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利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量化评价了城市道路交通原材料获取、施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报废拆除阶段的全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量ADP(f)和全球变暖潜值GWP (以CO2当量计),讨论对比了基于传统燃油汽车(IC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并对关键因素年均日通行量、FCV的技术进步和不同车型占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发现,基于IC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为3.26E+09 MJ和2.16E+08 kg。相比于ICEV,基于BEV的城市道路交通的全生命周期ADP(f)和GWP分别降低32.5%和36.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在城市道路中,交叉口作为车流及人流汇合、转向、分离的关键节点,对于城市交通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流程及其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结合某交叉口优化工程,进行交通现状的调查和交通量的预测,提出了相应的交叉口优化方案。另外,通过道路交叉口评价方法对上述优化方案进行了比选,为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是动态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从城市道路交通流系统的高度复杂性特点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方法.首先,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方法选取交通状态的关键性特征指标;然后,建立交通状态判别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离线训练;最后,应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在线判别.实验表明,用于城市快速路的交通流状态判别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