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汉蓉快速铁路是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铁路通道。该通道的建设,对完善铁路网布局,提高沿江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沪汉蓉通道规划成果的回顾和总结,分析了沪汉蓉快速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并从规划的角度,分别对沪汉段、汉蓉段的南北线路方案,从旅行时间、工程经济及综合效益等角度进行比较,提出了沪汉蓉铁路快速通道规划功能定位、可行线路方案;对沪汉蓉快速通道运营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复杂山区铁路宜昌万州线综合选线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止达万铁路万州站,是铁路进出川渝地区的东通道之一,也是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途经川、渝、鄂、皖、苏、沪6省市,联接长江上、中、下游,是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铁路通道。铁路位于鄂西渝东山区,地形非常困难,地质异常复杂。针对路网规划、宜万铁路功能定位、地形地质条件、环水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和施工运营安全等特点,对铁路接轨点、线路走向、复杂地质地段等线路方案的选择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复杂山区铁路线路选择的思路和方法,为类似工程项目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在国家发布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宏观背景下,研究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布局,提出湖北省沿江铁路大通道的规划建设方案,指导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研究结论:(1)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目前存在客运线路标准相对较低,货运通道绕行距离长、运输不畅,长江三峡枢纽缺少铁路运输方式,沿江通道城际铁路尚未成网、城际铁路覆盖不足等问题;(2)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发展的战略总体构想是:"客运快速化、多样化、满足不同出行需求;货运能力强化、便捷化、与其他交通方式合理衔接";(3)湖北沿江铁路大通道规划初期应建设三峡翻坝铁路北线、宜昌至巴东铁路,近期应建设三峡翻坝铁路南线、沪汉蓉高铁合肥至宜昌段,远期应建设宜昌经荆州至武汉铁路、沪汉蓉高铁重庆至宜昌段;(4)本研究方案可用于指导长江经济带湖北沿江段中长期铁路通道科学合理建设,以满足运输需求,促进沿线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建巢湖至马鞍山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沪汉蓉铁路运输通道合肥至上海间又一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核心区域联系的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巢马铁路巢湖至郑蒲港段的线路方案,结合线路走向、城镇分布、矿产的分布和开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研究,并最终推荐采用沿高速公路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5.
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通化至灌水段地处长白山区,线路长180km,沿线相对高差500m左右,地形困难.另外,本地区路网形成年代久远,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相关既有线标准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限制坡度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建设方案研究的难点.结合沿线地形地质状况,对东北东部铁路通道相关既有线的现状及规划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对10‰和14.5‰两个重点方案,进行了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和主要工程量的比较.研究结论推荐采用10‰方案.  相似文献   

6.
拉伊铁路是尼日利亚"三纵五横"铁路路网格局中的重要线路。基于线路规划建设方案及区域功能定位,从沿线既有客运量、通道客流调查、客运站运量、客流密度、列车开行径路等5个方面对拉伊铁路客运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从既有铁路货运量、地区货运量、区段货流密度等3个方面对拉伊铁路货运量进行了预测分析,考虑近期及远期两个层面,预测得到了Lagos~Kajola、Kajola~Ibadan区段货流密度、客流密度及客车对数。此外,对线路运营的管理模式、技术服务内容及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可靠的客货运量预测分析对提升线路运营管理的高效性、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岚山疏港铁路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境内,与兖石铁路、胶新铁路、瓦日铁路通道等路网干线连通,是支撑岚山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疏港通道。为了使线路走向方案符合政府规划,合理串联各经济据点,提高铁路运输组织效率,首先从重大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出发,研究了并行青连线经山钢方案和并行青连线经汾水方案,推荐运输组织顺畅、工程投资小的并行青连线经山钢方案。然后,结合沿线政府规划、环境敏感区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分段对高兴至涛雒段、涛雒至虎山段进行了多方案技术比选,推荐工程投资经济合理、运输组织顺畅、符合地方政府规划的并行青连线西侧方案和并行厦门路及玉泉二路方案,最终而确定了岚山港疏港铁路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8.
穆清 《铁道勘察》2013,(6):54-57
通过对穗莞深城际铁路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线路走向的研究,结合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及车站分布原则,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根据城际铁路的性质及客流出行特征与服务要求等,结合区域城际网规划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等,从宏观及分段方案两个层次对穗莞深城际新塘至白云机场段的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研究,对影响线路走向的经济点分布、与其他轨道交通设施的接驳方式、地方建设规划、线路敷设方式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选,提出线路走向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9.
高红杰 《铁道勘察》2007,33(3):35-38
两河口滑坡位于沪汉蓉通道鲍峡与胡家营之间,是一个中深层大型基岩滑坡,对线路方案的比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从勘察过程、调查访问和稳定性检算等三个方面,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为线路方案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工程,就铁路建设及运营中可能对沿线水源保护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各个阶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达到保护水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结合路网构成及项目特点,首先对武汉至南京段通道总体布局及相互替代性进行分析,得出利用相关线路分流替代不可行;其次在分析运输需求、建设目标、方案构成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对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统筹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铁路,与既有沪蓉线形成四线规模;最后对六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细化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通道,与既有沪蓉线、宁西线形成六线规模。研究结论满足运输需求,符合长江经济带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可为沿江高铁通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沪汉蓉通道、京广客运专线引入武汉枢纽后将形成快速客运系统,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工程投资、疏解布置等方面研究郑武客专、合武铁路的合理线位、站位,并结合未来其他在建和拟建线路对枢纽格局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沪汉蓉铁路通道运输现状入手,结合通道预测运量,按上海至武汉、武汉至成都分段系统分析比较,得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盛勇 《中国铁路》2006,(5):16-18,46
武汉铁路枢纽地处京广通道和沪汉蓉沿江经济带的交叉点,是铁路快速路网中心之一,衔接五个方向的铁路大型枢纽。为解决武汉铁路枢纽内过江通道能力不足、客运系统现状不能适应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通道引入、解编能力不足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武汉铁路枢纽有八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各建设项目相互交错,工期相互影响。为使各建设项目协调进行,制定全面的施工组织计划,分析控制枢纽施工的各种因素,抓住重点控制工程,是确保武汉铁路枢纽按时建成通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是沿海铁路通道、京福厦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网功能明显。本文综合各项控制因素,从对高层住宅小区和军事区的影响、环境保护、地下管线及工程技术经济比较等多个角度对福厦客专厦门段线路方案进行分析与比选,经比选,推荐线路更加顺直,对城市基础设施影响较小,且不涉及军事区,与地方意见较吻合的沿既有通道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结合正在修编的西安枢纽总图规划及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分析西安枢纽现状、拟建铁路及总图规划情况。结合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及相关线路引入方案,提出本线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西韩城际铁路利用西延高铁通道和沿既有包西通道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利用西延高铁通道方案。结合本线及拟建的阎良至机场等铁路,研究阎良地区线路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本线在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接轨方案。接轨站方案研究中重点对合场、并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合场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道建筑技术》2009,(1):I0010-I0010
新建西安南京铁路线合肥至南京段(合宁铁路),位于沪汉蓉快速通道的东段,是国家规划的铁路“四横四纵”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宁铁路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江苏省西部,西起合肥市,东至南京市,包含合肥至南京区间工程、引入合肥枢纽工程和引入南京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18.
津承铁路地处华北东北部天津和河北省境内,是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重要骨干线路,是京沪、京哈-京港澳通道等高速铁路通道联络线,是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铁路。线路走向既要体现京津冀铁路网规划要求的城际功能,又要满足国家高速铁路通道联络线短直快捷功能,同时尽可能覆盖经济据点,少占压矿产,绕避环境敏感点,在宝坻至承德段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大。文章通过细致的研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铁路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9.
白阿线白城至乌兰浩特段线路全长85.8 km,是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要运输干线和沟通内蒙古与东北地区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既有铁路的运能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进行扩能改造。从技术、经济、规划、地质、环保等角度,对该段增建二线选线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渝川陕社会经济发展和川渝北上西安既有铁路通道运输现状及路网规划的分析,阐明建设重庆至西安铁路客运通道的必要性,同时结合通道所处区位特点、区域经济点分布、路网现状及发展规划,确定线路宏观走向的合理研究范围,并从各走向方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客流吸引强度以及服务功能、路网布局、工程条件和投资等方面,简要分析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