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柱外传     
他使我印证了"雷锋就在你身边"这句耳熟能详、却并未深入我心的、带有宣传色彩的话语的真实性.不写写他,于我总有一种作为"业余文字工作者"的良心上的歉疚.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摩托车信息>刨刊200期之际,作为她的一名通讯员,我感到有很多心里话要说. 从我1996年12月离开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打工"七年来,作为<隆鑫人>报的主编和企业的一名对外宣传的"笔杆子",与很多摩托车托车行业的报刊打过交道.  相似文献   

3.
作为贵刊读者,又是贵刊首批10位"荣誉读者"的我,一直将<驾驶园>作为首选期刊而拜读;一直盼<驾>刊永远繁荣兴旺;将积极投稿,反馈信息等等视作己任.为此再向"娘家"提以下10点看法,建议,谨供编辑部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汽车. 听我老母亲说,我画的第一张画就是汽车.那时候,作为车迷的标准(我的标准)很低,只有在大街上看看汽车,或者拿支笔在纸上画画汽车;再大一点了自己琢磨应该有所"突破",可怎么个"突破"法呢?来个背向大街,过来一辆汽车时,听发动机的声音来猜是什么车!那时车的品种少,整天在街上跑的都是些"老上海"、"达特桑(Datsun)"、"伏尔加"之类,加上年头久了,听发动机的声音还真能辨别出来.  相似文献   

5.
李金光 《驾驶园》2008,(3):96-97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中离不开的事.作为交通系统的一名老员工,十几年来,我透过交通窗口,亲眼目睹了"行"在我们绥宁的巨大变化,令人感到十分振奋.……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22,(1):43-45
驾驶证电子化全面推行 已有6300余万名群众享受在线"亮证"服务 "前几天,我和朋友去看车展,突然有了试驾新车的想法 , 但出门没有带驾驶证,工作人员说电子驾驶证可以作为试驾凭证.我当场就申领了电子驾驶证,顺利试驾了新车."  相似文献   

7.
我和<摩托车信息>的"交情"大约始自十年前.当时,我在兵器工业部经济信息局工作,摩托车作为兵器系统最重要的民品之一,自然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摩托车信息>时由兵器工业部西南兵工局主办,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发行的是西南兵工局信息处(信息中心)的几个同志.由于摩托车行业信息交流,业务发展的需要,使我和<摩托车信息>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我加入驾驶员队伍以来,在风风雨雨中渡过了二十五年,我深深地感受到:"安全"是个宝.把安全工作当儿戏的驾驶员,就是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拴在车轮上.无情的车祸使多少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又给多少幸福的家庭带来痛苦!作为一名驾驶员,我们应时刻把安全系在心上,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9.
一家市场研究公司的顾问最近咨询了我关于建筑机械市场的意见,我表示乐意帮忙,于是和她在电话上聊了半个小时. 我把这些交谈视为为《建筑设备》杂志(Construction Equipment)的主要读者——设备经理及买家们发声的机会和义务.我的目的是,基于我自己在对工作交互的观察中所形成的观点,为该咨询公司及其客户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根据对方抛出的问题以及谈话内容(作为一名记者,我自认为懂得访谈如何进行),我推测她口中的"神秘"客户是一名中国建筑机械制造商,正在寻求对于北美市场的见解.以下为一些典型问题以及我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着实不假,道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伟大之处,对此,我深有体会.于是在日常工作中,我注意打破技术保守的堡垒,搭建技术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修车技术共享,快速地提高了技师们修车能力和4S店的售后服务水平.我作为店里的技术领头人,也在此平台上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我先生动员我学车时,当时我心里还有些犹豫,心里想汽车是一个冷冰冰的由钢铁制成的大家伙,本应该由男人去驾驭,我一个弱小女子怎么能控制得了它.后来我先生鼓励我说:"作为一个现代人,无论男女都要掌握诸如外语、电脑和驾驶汽车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相似文献   

12.
程凯  王锋 《汽车之友》2020,(7):10-13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电影,让国内众多消费者开始关注借势营销的哪吒汽车。而作为汽车媒体人,哪吒汽车最早进入我的视野并不是因为这部电影,而是他作为造车新势力在汽车科技创新方面的推陈出新,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3.
(三) 我看到他时,他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他原来在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加之长久不见,我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他.当时我正狂说一辆CBR是如何地破,如何地烂,然后附带一句:"这车不是刘伟卖的吗?"旁边有个人立刻盯着我问道:"你认识刘伟?"我很随意地应了一句:"当然."他便问道:"那我是谁?""我怎么知道."我嘀咕着.他告诉我:"我就是刘伟,我怎么不认识你?"我的嘴型保持成"O"状大概有好几分钟.  相似文献   

14.
红夫人 《驾驶园》2005,(4):35-36
我学开的车是产自海南的"马自达"车.教练就是我的老公.因为他自从买了心爱的"马自达"车后,我总觉得他不象以前再把我这个"一品夫人"放在眼里,也显得比以前没车时又傲气多了,所以我通常就对着车和他直吼"马自大".  相似文献   

15.
我自1983年从南京交通技校16期毕业至今,安全行车已近20年,曾在市汽车运输公司开解放、东风半挂车;后在江苏金陵汽车运输公司开黄河集装箱货柜车.1994年辞职,买了辆挂靠的出租车,从货运驾驶员转为客运驾驶员.综观20年的驾驶生涯,尤其是8年的出租车生涯,我感触很多.作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该始终牢记一句话:"千重要,万重要,安全行车最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没有车,但我爱车,而且执著地爱了很多年. 我小的时候正值60年代,那个年代,车是属于"高高在上"的东西,是极端奢侈品的代名词.那时候如果谁能有幸坐一回"北京212"、老"上海"真是不得了了.  相似文献   

17.
史原 《驾驶园》2002,(8):43
去年秋季,我有幸到美国探亲旅游,看到了在这个"汽车王国"里发生的一切.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投身祖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的一员,这才真正体会到汽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在人民生活中担当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作为壳牌旗下的重型柴油机润滑油品牌,壳牌劲霸秉承"你一路辛劳,我一路保护"的原则,努力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为单纯的保护发动机到提供满足现代发动机的完整解决方案.70年间,壳牌劲霸系列润滑油得到了长足发展,并进化出5重利器,为发动机提供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是公路,我有一肚子的话要向人们诉说. 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我.从古至今,无论哪朝哪代,都非常重视对我投资建设,都想方设法让我"强骨壮筋"、四通八达.  相似文献   

20.
常有人这样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从不这样自问.因为我知道,我是为了摩托车而活着.只有在驾驭摩托车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活着.人说"三十而立",我虽未到三十岁,却也"立"了:我要为中国摩托车摇旗呐喊,为中国摩托车的发展尽一份力!因为,我是一个中国的车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