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随着汽车工业和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汽车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汽车所辐射的噪声约占整个环境噪声能量的75%,各种调查和测量结果表明,交通噪声是目前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因此,降低汽车本身的噪声是减少城市环境噪声最根本的途径。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汽车噪声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深圳文锦路雨水截流渠暗挖段工程是采用超浅埋暗挖法施工修建城市地下工程的一例。本文简述了该工程的施工情况,通过监测结果分析了在开挖过程中土体沉降和结构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的受力、内力情况。  相似文献   

3.
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研究及我国载客汽车噪声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邱彬 《汽车工程》2007,29(6):515-519
通过对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源的分析,确定了发动机排气噪声和轮胎滚动噪声是目前汽车加速行驶的主要噪声源。在阐述了我国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的试验方法后,提出驾驶员操作是影响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结合大量试验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GB1495-2002第二阶段噪声限值实施前后我国汽车加速噪声的变化,建议将加强M3类大型载客汽车的降噪研究工作作为今后我国大中型城市汽车噪声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从预制预应力管桩的进场质量验收开始,介绍了预制管桩在液压沉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预制管桩采用液压沉桩施工,无噪声污染,减少施工扰民,值得在城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声强测量技术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起元  许国贤 《汽车工程》1992,14(2):86-93,124
简述了声强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开发的声强测量系统的特性,介绍了该系统在汽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实例,证明该系统能准确地确定主要噪声源之所在,为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城市建设中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地下工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安全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城市隧道工程出现地面沉降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城市隧道工程实例,分别从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设计及施工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成果表明:(1)建立实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区域经验关系,有助于通过公式修正预测由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2)工程地质条件决定工后沉降速率及恢复速率,以粘性土为主地层的工后沉降历时较长,地下水位回升后地面沉降反弹不明显;砂性土为主地层的工后沉降历时较短,地下水位回升后地面沉降有一定反弹。(3)由施工不当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占较大比例,实行高效的施工管理以及工程动态设计是城市隧道地面沉降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源性质及危害分析,从噪声源、传播途径、敏感建筑物3个层次,提出低噪声路面、声屏障和绿化带、隔声窗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结合崇启通道工程(江苏段)实际,分析所采取的绿化带、声屏障措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某公司新研制的罐式洗扫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步运转法+近场测量法"对其进行声源测试,并通过"频谱分析+相干分析"进行噪声源识别,得出洗扫车在述常工况下的主要噪声源频率特性及其噪声能量的占比排序)为洗扫车的噪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声强测量技术在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中明  王朝国 《汽车工程》1998,20(1):57-59,16
本文介绍了声强测量技术在某125摩托车噪声控制中的应用,利用开发的CEC声强测量分析系统对该摩托车进行噪声识别,快速,准确地找到其主要噪声源,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降噪措施,使该车行驶噪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声强法识别大型客车主要噪声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大客车的噪声识别和分析,在大型客车噪声控制中,用声强法声场分析和噪声谱分析法识别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11.
受建设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影响,监测中小跨径斜拉桥的拉索安全一般只能通过在部分拉索上布置的少量传感设施来完成。如何将少量传感设施布置在桥梁拉索的恰当位置并取得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数据,已成为桥梁安全监测设计时需要处理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而恰当的位置只能通过拉索的相关性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汽车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的汽车噪声测量标准逐渐加强,文章通过降低发动机辐射噪声来降低车外加速噪声值,并运用声强测量法对发动机进行噪声源识别,指出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为油底壳、皮带轮和凸轮轴。同时运用吸声材料对发动机进行降噪处理,使得车外加速噪声值由原来的74.1dB(A)降为73.11dB(A),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隧道噪声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行车环境的隧道噪声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现场测量的大量隧道噪声调查结果,对隧道内噪声的来源及隧道内噪声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隧道内车内噪声与隧道外车内噪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隧道内噪声比隧道外高很多,隧道内车内噪声比隧道外车内噪声也高很多。通过理论公式对隧道内衬吸声材料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内衬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噪声。最后提出了对隧道内路面结构选择的一些建议,尤其是两种低噪声路面OGFC和SMA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外滩地下通道为工程实例,概括了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流程和评价方法,分析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风险源。接着,重点介绍了各风险源的控制措施,实现了施工全过程沿线多栋历史保护建筑、公路隧道等重大风险点的安全受控。  相似文献   

15.
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现分别对水泥低噪声路面、沥青低噪声路面和多孔弹性低噪声路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既有研究表明,水泥低噪声路面和沥青低噪声路面可以降低噪声3~5 dB,但是多孔结构会导致混合料强度的降低,以及施工工艺的复杂化和能耗的加剧.多孔弹性低噪声路面降噪性能可以达到10 dB以上,但是较差的抗剥...  相似文献   

16.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沈立 《上海公路》2006,(4):24-27
首先介绍了交通噪声对周围居民和单位的生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然后对道路降噪的常用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用外环线的降噪利用两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交通噪声投诉已居各大城市居民投诉之首,但交通噪声污染治理仍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治本之道。然而目前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对交通噪声预防考虑不足。该文提出了与规划过程互动的规划环评程序和方法,以期得到噪声污染影响最小的城市规划用地布局方案和交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严重影响城市居民正常工作和休息,降低工作效率,危害身心健康。文中分析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危害及产生原因,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城市规划管理及法律法规4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噪声的治理措施。重点分析研究了交通噪声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城市交通噪声控制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汽车噪声的日益关注和汽车噪声限制标准的日渐严格,控制汽车噪声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文章基于均匀圆形传声器阵列技术,采用MUSIC空间谱估计算法,对某型轿车定置状态时不同转速下分别进行噪声源识别,找出其主要噪声源和声场分布特性,为进一步控制汽车噪声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传声器阵列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汽车噪声源识别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