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太原市北中环涧河路立交分南、北两幅,上跨铁路处分别为(54+57)m、(67+67)m连续刚构桥,其中箱形T构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以墩底同步转体方式施工,转体重量超万吨。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钢销轴、上转盘、撑脚、钢板滑道、千斤顶反力座等构成。在下承台施工时预埋转体结构的牵引力座、反力座、滑道支架等的钢筋和钢构件,分3次浇筑下转盘混凝土,吊装并精确定位上球铰;采用定型钢模板、塔吊施工主墩;双幅T构平行铁路线同步预制,通过竖向预应力完成T构墩台锚固、墩梁锚固;对T构进行不平衡力矩测试,经配重、试转后,双幅T构均采用2台QDCL200型穿心式连续提升千斤顶同步转体,转体到位后进行后浇段和球铰封固作业。  相似文献   

2.
为减小对京包铁路运煤线路的运营影响,京包铁路分离式立交桥采用转体施工。与一般大吨位T形刚构转体桥设计类似,该桥存在因设计时考虑现场施工因素不多,导致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增加的现象。结合桥梁施工及监控实践,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提出了适度增大主墩与铁路控界的距离、大尺寸承台形状由圆形修改为带圆倒角的矩形、取消滑道上满铺的四氟滑板而仅在撑脚下方布设、增大现浇段长度划分等设计优化措施,并就施工安全、工期、费用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优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某跨铁路线68 m+138 m+95 m三跨不对称连续刚构轨道交通桥梁的设计。针对350 m半径的特殊情况,通过计算分析,进行合理的构造和配束设计,保证结构受力安全。另外,为解决半径较小的转体T构横向偏心较大的问题,将转动中心置于整体结构横向偏心位置上,再进行称重平衡试验,施加配重,有效地保证转体结构转体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水平转体施工主梁脱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段施工桥梁随着施工过程的进行,桥梁结构受力和线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绥芬河斜拉桥为我国跨径最大,转体重量最大的水平转体斜拉桥,其所采用的单点平铰施工技术和采用的落地支架施工方法均为国内首次采用,施工过程中梁体与支架接触,桥梁结构受力不明确,可供借鉴的施工经验少。主梁脱架后因主梁两侧混凝土浇注量的不均衡而产生的不平衡弯矩使斜拉桥整体向一侧倾斜,为保证斜拉桥的顺利转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不平衡弯矩。本桥采用了在梁体一侧加沙袋的方法,加载结果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最终,绥芬河斜拉桥顺利转体,桥梁轴线偏差为3 mm,桥面高程偏差最大值仅为12 mm。  相似文献   

5.
桥梁转体施工以其不影响相交道路或铁路的运营、操作简单安全、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在中国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受线形、桥宽、跨度等方面影响,双幅近距离同步转体刚构桥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双幅近距离同步转体刚构桥的实例分析,解决了其转动系统、防倾覆措施等关键部位的设计技术和施工工艺;研究了近距离转体的双幅联动技术和小半径曲线转体的纠偏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高架区间"T"型悬臂盖梁的施工实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比选了钢结构门式支架的施工方案。同时详述采用组合装配式钢结构门式支架的材料加工,安装使用及施工要点,且通过建立整体模型对支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为同类型桥梁盖梁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5,(3)
以内蒙古京包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转体施工控制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实体式圆形桥墩、实体式方形桥墩和多柱式桥墩等3种主墩形式的精细化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钢转盘、桩等关键受力部位的计算,对比分析了转体桥承台在不同墩台组合形式下,承台关键部位的受力模式,得出了各种墩台组合形式的优缺点,为大吨位转体施工桥梁墩台形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与飞雁式钢管混凝土柔性系杆拱组合体系,原设计边拱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期间,遭遇百年一遇洪水且上游一木材厂大量木材堆积致支架损毁,所幸永久结构无损伤。本文结合项目工期紧迫的实际情况,提出无支架施工方案,并选择张拉临时系杆做为实施方案。临时系杆方案即在两边拱端头施加水平力以改善裸拱受力,从而满足施工永久系杆转向块及控制永久系杆线型的部分立柱、横梁,待永久系杆安装并张拉后即可按原设计要求工序施工。该方案满足设计安全要求,且避免了水中重新搭设支架,节约了工期,经济效益显著,亦值得在类似桥梁设计、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晏敬东  陈强 《桥梁建设》2012,42(1):102-107
阳泉至盂县高速公路桃河特大桥跨石太铁路为(75+75)m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为减少桥梁施工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影响,T构采用高墩转体法施工.T构转体长度为109 m,转体高度为51.15 m,转体重量为150 MN.为确保施工精度及安全,对转盘与滑道的安装精度及T构线形与应力进行控制,通过在承台内预埋调节螺栓及高精度的控制测量,使滑道及转盘的安装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通过主梁预拱度设置、预压测量挂篮变形、T构自重控制、纵向预应力施工控制、桥面临时荷载控制、温度控制等措施,使梁体的应力状态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桥梁转体施工是地形险峻、交通复杂地区桥梁架设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网络的密集化发展,现代转体施工对象逐渐采用具有曲线线形特征的组合式T形桥梁,其抗倾覆能力决定了转体施工的成败。该文依托跨越京广高铁的郑万铁路上行联络线工程,对中国首座较小曲线半径的曲线T形斜拉桥平转施工状态进行了分析,推导了不同工况下摩阻力矩、不平衡力矩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配重提出了有效的自平衡配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支架是现浇梁施工过程中的支承结构,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结构质量及安全性;当支架高度超过15 m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将很不经济,且支架的稳定性将难以保证,这时较优的方案是选用钢管柱贝雷梁支架。结合京石客专北西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框构墩工程实例对20 m高框构墩支架方案进行了设计,确定了荷载分布,建立了受力分析模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以后同类桥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欧拉弹性理论为基础,运用空间有限元法对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在施工最大悬臂状态下的T构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不同工况下的结构稳定特征值,以此对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T构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13.
以苏丹喀土穆州布瑞大桥主桥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体外预应力加固T形刚构桥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提出避免结构发生共振的措施,对于指导工程实践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3跨连续刚构梁桥边跨合龙位置桥墩较高、现浇段较长而搭设托架不安全的施工条件,该大桥东岸边跨拟采用导梁法进行施工合龙。为验证该方案是否合理,根据力学方法和有限元原理,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了实际施工过程并进行数值分析,并对两岸边中跨的内力与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采用导梁方案合龙施工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边跨合龙方式的不同对桥梁结构受力影响较大,特别是边跨部分;2)使用导梁法施工的一岸,施工过程和成桥后桥面平顺性均不如使用托架法施工的一岸,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对托架合龙稍大,但影响程度可接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节约了施工经费和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5.
体外索加固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T型刚构桥的大部分病害均与预应力损失过大有关,因此目前对T型刚构旧桥加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预应力索及粘贴钢板等来补偿混凝土的预应力。为评价采用这种方法加固桥梁的效果,采用空间有限元法分析了一座体外索加固后的T型刚构桥的静动力性能,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体外预应力成品索进行加固,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强度、刚度、抗剪能力和承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但是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的部分振动频率与体外索的主振频率较为接近,应采取减振措施,预防体外索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四角田特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T构桥施工中纵向预应力施工的工艺和质量要求及在预应力施工中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预应力质量的原因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麻涌大桥拆除重建工程为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方案比选,采用化整为零分块切割吊装法拆除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总体方案。重点介绍架桥机分片拆除T梁、挂梁,T构箱梁的拆除关键技术,详细阐述分块切割、吊装孔布置、吊运等方案。该桥拆除施工关键技术安全、经济、可行,对一些施工条件受限以及安全要求较高的市政道路旧桥拆除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海立交FH2匝道桥为上跨沪昆铁路和南二环高架桥,上部结构采用37m+45m+37m连续钢箱梁。该工程吊装遇到钢箱梁起重重量大、吊装场地狭窄、受铁路和城市道路保通压力等难题。该文介绍了解决上述难题的办法:经现场测量与吊车工况计算分析,采用CC2500履带吊车分段吊装连续钢箱梁的施工工艺,设置临时支架高空拼接,从而使该连续钢箱梁整体焊接合格后落梁。  相似文献   

19.
焦雷  邹翀  李红军  刘洪震  郭志武 《隧道建设》2016,36(10):1263-1268
为了研究一种既能保证隧道岩爆段施工进度,又能降低围岩能量释放剧烈程度的应力释放方法,结合乌兹别克斯坦安琶铁路甘姆奇克隧道岩爆大部分出现在拱顶-拱腰段的特征,制定了微上台阶开挖法的应力释放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该方案能够实现拱顶和拱腰处围岩应力的释放和转移,使围岩应力集中区提前得以消散,有效地降低了围岩发生岩爆的程度。同时,通过该方案的初步现场施工实践,证明: 相对于其他应力释放措施(如应力释放孔、超前导洞等),微上台阶法在形成首次微台阶后基本不改变原有施工方案和工序,无额外工期,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可为类似工程岩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