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以某综合管廊总体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综合管廊标准横断面设计、标准段总体计算、综合管廊节点设计及计算以及节点抗震验算的分析,提出相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结构设计,一般可通过闭合框架法采用二维模型进行简化计算,然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特殊节点,该方法的适用性有待商榷。选取合适的荷载组合工况,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某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的二维简化模型和三维精细化模型,并开展结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大开洞的二维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构主受力方向的受力特征;除了大开洞部位附近区域,二维模型计算结果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的包络线较为接近;在中板挑出部位和顶板的纵向角隅部位,非主受力方向可能出现较大弯矩,需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3.
以沈阳南运河某盾构形式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总结了在中心城区采用盾构法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的设计经验,介绍了管廊圆形盾构式综合管廊内部舱室布置及入廊管线设置情况,探讨了综合管廊平面、纵断面高程设计要点,并重点论述了盾构形式综合管廊工艺节点井内部布置形式。工艺节点井将双线综合管廊进行连接,其内部设置出入口间、吊装间、出线井、通风机房、配电间等多个功能间,做到了将管廊所需的人员逃生、设备吊装、通风等功能有机统一于单个节点井中,以适应盾构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乌市某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管廊热力舱室配筋处理、管廊投料口大开洞的处理、管廊抗震设计及深厚采砂坑地基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5.
综合管廊是国家今后重点建设的市政项目,实际工程中部分管线由于本身特性或其它原因,比如雨污水管由于自身重力流特性,许多综合管廊不将其纳入。通过对苏州新区建有综合管廊的道路中综合管线的分析,总结了一些管线综合设计要点:管线不直接敷设在综合管廊上;管线必须穿越管廊时尽可能穿越综合管廊主沟和下凹处等覆土较深区域,同时不穿越综合管廊下部;管线须穿越综合管廊引出口时,引出口调整一定坡度获得一定地下空间;上下游标高限制时,雨污水管可设置倒虹或交叉井,这些要点供以后工程建设设计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综合管廊的建设情况,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建设综合管廊的必要性和存在问题,并结合综合管廊的规范、法规等,对市政综合管廊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罗开泰  赵其轩  李彦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99-203,I0020-I0021
针对位于丘陵区的某综合管廊深基坑,综合考虑沿线紧邻的既有道路、桥梁、地铁和河道等多种复杂边界条件之后,分段采用“双侧喷锚”“双侧灌注桩+内支撑”和“单侧双排桩”三类支护。该基坑支护方案实施之后,有效限制了基坑变形,保障了周边重要建(构)筑物的安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丘陵区类似基坑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随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其可容纳多种市政管线,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对于整体保障城市安全、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管廊工程专业个性强、涉及范围广、建设工期长、投资金额大,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措施有助于管廊工程投资控制、项目管理顺利推进。本文从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组成角度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以期对综合管廊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9.
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市政管线敷设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道路的重复开挖,预留宝贵的地下空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从系统方案、标准断面、管廊节点、结构设计及附属系统五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无锡市高铁商务区综合管廊的设计理念,并总结了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预制拼装作为一种综合管廊施工工艺,具备质量稳定、工期短、综合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本文以河北省某四舱综合管廊工程为依托,介绍一种在管廊结构上方运输及安装预制节段的拼装工艺,该工艺能满足整节段预制拼装管廊节段在长节段、大吨位的条件下施工,现场反馈效果较好。同时本文对该工艺下管廊结构设计、防水设计、吊装设计等关键点进行研究,为类似管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彭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96-201,M0021,M0022
综合管廊的标准化设计是建造综合管廊工业化、产业化体系的重要基石。从规范规定到实际使用中管线安装、使用、运维等角度,对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标准化进行了探索。梳理标准断面设计原则,从标准断面舱室数量、舱室大小、舱室布置形式方面进行标准化研究;总结平面和纵断面的设计原则,根据工程经验提出平面、纵断面的标准化设计;总结综合管廊各功能性节点设计原则,给出常见节点的布置形式。最后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修建地下综合管廊是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伴随新建道路的开发在不断拓展.当管廊布设线位与大型江河、重要道路、轨道交通相交时,地下穿越形式大幅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对管廊结构自身及穿越目标的安全都形成了一定威胁.现通过实际工程,提供了利用同期建设的桥梁结构实现跨越的管廊设计形式,打破了地下管廊的固有约束,...  相似文献   

13.
王嘉伟  王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202-206,M0022
以实现综合管廊轻量化、标准化建设为发展目标,为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和设计理念,分别从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三方面对比分析了中日现行综合管廊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结果表明:我国管廊标准断面的净宽和净高均大于日本;结构上的作用种类及荷载计算方法上,两国较为接近,部分取值日本更为保守,但是结构设计计算原则和弯角部位的处理上,我国的设计裕度更大;虽然日本管廊规范中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的参考性不高,但其设计理念有助于减少设计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某工程实例,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桥的结构形式.针对其受力特点并考虑施工要求,在综合管廊的基础上进行了断面调整,衍生出此次综合管廊桥设计断面.从有限元实体单元分析出发,着重研究了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桥的屈曲稳定及受力性能,并进行了结构的纵横向计算.结合该工程给出了一些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  相似文献   

15.
综合管廊的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健  王恒栋  祁峰 《隧道建设》2019,39(9):1480-1485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理论,提高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基于大量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实践,提出将“区间”概念应用于综合管廊工程的总体设计。通过对综合管廊功能需求和入廊管线技术要求的分析,给出综合管廊各类“功能区间”的定义、特征; 通过进一步分析综合管廊各类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提出通过功能区间构建具备复合功能属性、可复制的“单元区间”,再通过单元区间的复制串联实现综合管廊总体设计的系统布置方法。最后,提出以“单元区间”为核心理念的综合管廊“区间设计”的定义和一般方法,以期为综合管廊工程系统布置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强  吴金刚 《隧道建设》2011,31(6):668-677
以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莲塘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分岔式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2+2车道"和"2+3车道"分岔的断面形式,连拱段结构设置的必要性,钢支撑的选型以及系统锚杆的布设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结论:1)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2+2车道"的设计形式;2)小净距段隧道受力状态及施工工法前后转换方面均较连拱段有优势,建议取消连拱段;3)大跨分岔式隧道分岔部一般设置在隧道工程地质较好地段,以方便大跨分岔结构的实施,如莲塘隧道将分岔部设置在Ⅲ级围岩段,而对于开挖跨度接近30m的大跨段,初期支护一般应设置钢格栅,此时应优先选用"钢筋格栅+喷锚"的初期支护形式;4)莲塘隧道分岔部位于Ⅲ级围岩段,系统锚杆设计长度以5 m为宜,应于拱部、侧墙均匀布设。  相似文献   

17.
综合管廊的支护型式有灌注桩、SMW工法桩、U型钢板桩等,其中U型钢板桩支护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可多次重复使用。工程实践表明,在用钢量一定的情况,宽幅、大截面PU 600×210型钢板桩在管廊工程基坑中进行应用,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力学性质,且单根钢板桩重量适中。在华东地区某综合管廊基坑工程中实际应用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综合管廊预制模板存在的混凝土胀模、支撑体系失稳、合模脱模效率低等问题,依托雄安新区长节段大吨位装配式综合管廊示范项目,研制出一套综合管廊整体预制液压模板。在综合管廊整体预制特点及施工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液压模板的侧模、端模、内模结构及其驱动机构进行详细设计。侧模采用液压驱动机构,可避免拆模过程的廊体划伤;端模采用直线驱动机构,可使模板本体受力均衡;内模采用自行走装置和导向机构,可提高模板拆装效率;防鼓胀装置和姿态保持装置,可保障预制管廊的成型质量。开展预制液压模板的现场试验和工效分析可知,该液压模板可有效提高长节段大吨位综合管廊整体预制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盾构隧道、城市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的大量修建,新建隧道下穿/上跨既有隧道及其相互影响已成为隧道工程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对于既有隧道,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隧道或盾构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埋深浅、宽度小、壁厚薄的特点。因此,当其被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时,既有隧道结构的内力、地表沉降等也必然不同。基于汾湖站(苏州南站)综合管廊工程,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管廊地基加固对远期地铁盾构隧道修建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以地基加固长度和上下隧道净距作为变量,考虑了盾构机的掘进压、千斤顶推力和管片间的界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项目,若远期盾构隧道下穿综合管廊,管廊地基加固对管片的内力无明显影响;当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后,较短长度的地基加固会增大既有管廊的轴力(拉力);对于初始阶段地表沉降,地基加固均增大了X向(垂直管廊方向)、Y向(平行管廊方向)的沉降值,但显著减小了盾构隧道下穿后地表的隆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