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轨道车辆回收利用技术与管控越来越受关注。文章详细介绍了轨道车辆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回收利用的必要性、相关概念及其基本关系,报废车辆回收利用处置程序以及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等。通过某出口项目案例,进行了材料类型及质量的详细数据收集,并严格按照ISO 21106:2019及UNIFE规定的回收利用率计算方法完成了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的计算,最后提出了轨道车辆材料回收利用技术实施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可行性与潜力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外各种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分析不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特点,指出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和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的热点方向,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对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可靠资料,有助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车辆的可回收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用于找出不锈钢车辆的可回收利用的 1个现场试验的方法 ,并对几种型式车辆的分解和回收利用的费用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不锈钢车辆的回收利用费用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试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系统研制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试验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了该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利用此系统可以对城市轨道车辆模拟牵引单元电阻制动能量进行有效回收,并加以合理利用。该试验系统的开发对城市轨道车辆电阻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利用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方式中的消耗型、储能型和逆变回馈型三种系统方案,并比较分析了三种系统方案的经济技术性。重点分析了逆变回馈型车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方案。采用逆变回馈型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在技术成熟度、国产化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均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的发展需要,是工程应用的方向。在确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方案时,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以确定合理的设置方案,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优。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试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一种能量互馈式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试验系统方案,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试验的原理及组成,分析了试验系统主电路的组成以及储能变流装置的电路拓扑,给出了储能变流装置3种不同的工作模态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结合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超级电容的储能,从而控制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同时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试验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并利用检测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城市轨道车辆储能再生制动试验系统具有节能、工作可靠、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了列车当日正线运营时刻表、车辆当日和次日的检修需求、次日正线运行需求、车辆段空闲股道等,将车辆日回收计划优化问题抽象为一类指派问题,以车辆是否分配给股道为变量,以总的指派费用最少为目标,建立了车辆日回收计划优化问题的0-1整数规划模型。由于指派的费用和目标函数无法量化,依据现场经验规则,设计了启发式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效率。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设计了能量储存装置与辅助电源对用电器供电的切换系统.以实验室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供电控制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供电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能量互馈式城市轨道车辆交流传动试验系统方案,介绍了城市轨道车辆交流传动试验系统的原理及组成,分析了试验系统主电路的组成以及储能变流装置的电路拓扑,给出了储能变流装置3种不同的工作模态和工作原理的分析,结合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实现超级电容的储能,从而控制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利用城市轨道车辆交流传动试验平台可开发电力牵引系统、电制动控制系统、模拟列车在预定线路和预定载荷及司机手柄位控制下运行,同时利用检测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系统具有节能、工作可靠,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东京地铁公司对东西线上5000系列报废的铝合金车辆(已运用26 a)拆卸调查及用回收的铝合金再生铝锭,并用于新造车辆上的概况,验证了铝合金车辆的再生利用性,以及有效的再生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在铁道车辆上的应用及其可回收利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京地铁公司的铝合金车辆的发展过程,同时,阐述了对东西线5453号报废车拆卸调查及用回收的铝合金再生成铝锭,且应用于05系列新造车辆上,验证了铝合金车辆的再生利用性,明确了待解决的课题。文章指出:利用单一合金方式,进行新的结构设计,能制成再生利用性好的车辆。  相似文献   

12.
正欧盟RUN2RAIL项目中的再生碳纤维轨道车辆项目最终由英国ELG公司主导的轻型碳纤维轨道车辆转向架框架项目胜出,该公司拥有从制造废料和终端零部件中回收碳纤维的一整套高效开发方法。其再生碳纤维轨道车辆转向架项目研究团队包括英国Huddersfield大学铁路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型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具体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直流电机驱动的地铁车辆为例,结合Matlab中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两个工具箱,给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和仿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制动时产生的废热影响车辆运行品质与乘车环境。设计了具有储能、释能、能量保持3种工作模式的飞轮储能装置,将制动能量加以回收与利用。通过对储能装置的结构特点及车辆限界进行分析,确定以"高转速、小尺寸、大功率"的原则,设计了适合于地铁车辆的飞轮储能装置方案,对飞轮储能装置3种工作模式的程序控制进行了设计。建立了仿真模型,对系统的储能与释能这2种工作模式进行了仿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地铁车辆在空气弹簧处于不同(充气和失气)工况下所产生回转阻力矩的理论模型,提出了计算方法,并进而计算了车辆在不同载荷和偏转角度的状态下的回转阻力矩和回转阻力系数。利用回转试验台测定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回转阻力矩,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分析,总结出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回转阻力系数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车辆撞击跨线桥桥墩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探究不同车辆载重和撞击角度对撞击力的影响,运用LS-DYNA对车辆撞击桥墩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采用标准车辆模型和圆端形桥墩模型,基于3种车速赋予车辆不同载重,计算得到撞击力随车辆载重和撞击角度的变化情况,并探求不同车辆载重下撞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辆载重和撞击角度对撞击力的峰值和持续时间有一定影响,并且车辆对桥墩的撞击力超出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车辆逐渐由从高速、重载向绿色、智能技术转型,而超级电容的高比能、高功率、长寿命的优点,使其在轨道交通车辆领域获得快速发展。从近些年超级电容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应用出发,重点阐述了超级电容在有轨电车的牵引、制动,地铁的制动能量回收、应急牵引,混合动力动车组的牵引加速、制动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进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维也纳阿森纳尔铁路技术试验中心利用气候风洞实验室,对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的试验研究。在不影响舒适性的情况下,通风采取新风量调节和废排风的热回收,可以显著降低能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高架线路上运行时,横风对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需要对横风作用下地铁车辆的动力学性能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方法]在MATLAB软件中分别采用3种经典的横风风载模型(定常稳态风载模型、瞬态中国帽风载模型及非定常随机风载模型)模拟动态风场,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单节编组车辆的精细化刚体动力学模型,将3种风载模型作为外部激励分别施加到车辆上;对比分析了车辆在直线上运行时不同风载模型、不同风速、不同车速对地铁车辆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从安全设计角度出发,选取非定常随机风载模型,对车辆在曲线上运行时的平稳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风速下车辆运行速度的安全域。[结果及结论]在横风作用下,地铁车辆车速、风速均对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及安全性有显著影响。车辆高速运行时,风速对车辆的横向振动影响更为突出。3种横风风载模型中,非定常随机风载模型对车辆的平稳性影响最明显;基于对车辆平稳性及安全性的分析,给出了不同线路形态(直线或曲线)、不同风速下的车辆限速值。  相似文献   

20.
声强理论在高速铁道车辆噪声测试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岩  张晓排 《铁道学报》2003,25(6):45-48
运用声强理论知识,根据对国外高速铁道车辆进行的运行噪声测试和分析,确定了在不同工况、不同运行速度、不同测试位置时的高速铁道车辆车内噪声分布规律,对我国进行高速铁道车辆防噪降噪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