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大型绞吸船开挖珊瑚礁时,在排泥管线较短的条件下,水下泵单泵施工的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并与正常施工条件下的双泵施工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单泵施工不但可以节省油耗,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是可以推行的一种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某疏浚工程采用大型绞吸船施工,最远吹距达17 km。针对单艘非自航大型绞吸挖泥船无法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的问题,研究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技术。通过去除自有闲置绞吸船桥架、钢桩定位等系统,并增设锚缆定位等辅助设备的方式,针对串联施工对大型绞吸船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串联施工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确定两船的最佳施工间距范围,提升大型绞吸船串联系统的生产率和稳定性,保障工程按期完成。结果表明:大型绞吸船串联施工设备改造方案及施工工艺满足工程长吹距施工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船舶停滞,提升生产率约2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曹妃甸钢铁产业区造地工程吹距可达12 km或更长.针对长吹距滨海型绞吸船采用原φ800 mm管线施工必将出现的生产率降低、排压超过设备承压及封水泵排压的现实情况,提出变管径施工解决方案.指出变管径的原理是绞吸船输送系统匹配,能不能进行换管径施工、换多大的管径需考虑吹距、土质、主机转速、负荷、泥泵特性、临界流速、施工过程等多种物理条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换装φ900 mm管线后的生产率进行预测,并与仍采用φ800 mm施工的生产率、施工油耗等情况进行对比.现场施工情况证明:换装管线后排压有明显下降,生产率取得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通港小庙洪上延航道工程一阶段施工项目的超长排距工况条件,通过对船舶和管线的泥浆扬程、输送阻力损失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新海鲛"与"航绞接1号"采用"2泵+2泵"串联施工工艺能保证此次超长排距施工需求,并推导"航绞接1号"的最佳施工位置,解决绞吸船多级泥泵串联后局部排出压力过高的问题,并将工艺测算结果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林生 《珠江水运》2022,(20):99-101
大型耙吸船在疏浚粉细砂时常遇到装舱效果差导致生产率低下的难题,通过“浚海1”在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Ⅰ标段疏浚粉细砂过程中降低泥泵转速的试验,采用现场观察、调查取证、数据获取和分析对比后发现,在相同施工参数条件下,待装舱土方量达到一定值后适当降低泥泵转速,可提高后期粉细砂装舱效率,改善粉细砂最佳装舱溢流效果,提高疏浚粉细砂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6.
李晟  杨杰 《水运工程》2020,(3):155-160
大型绞吸船吹填中粗砂施工,难以确定最优的输送施工参数和泥泵机组转速.针对目前常用的计算公式对非均质中粗砂浆体水力输送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实际施工参数对计算公式进行拟合修正,实现泥浆输送施工参数的精确计算.同时通过泥泵机组运行功率计算分析,确定了最经济输送施工参数条件下泥泵机组的低功耗运行转速.转速特征是在既定的泥浆流速、浓度和泥泵机组总扬程条件下,水下泵采用低转速、甲板泵采用高转速,有利于降低输送施工能耗.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绞吸船在吹距较短情况下施工的作业条件,采用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对比验证绞吸船的施工效率和油耗情况,并且研究了同一船型,在"单泵"和"双泵"施工条件下的施工效率和油耗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在吹距较短时,单泵施工效益较大,成本低;随着吹距增加,则需要改回双泵,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速泥泵装置先进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绞吸式挖泥船施工作业长期存在的不能很好地适应短排距施工这一技术难题,有效地提高了挖泥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狭长围堤及陆域形成吹填砂厚度为1.0 m,采用大型绞吸船+大口径管线施工方法进行吹填砂施工时,存在围堤吹砂断面无法有效控制、接管频繁、功效低、吹填面平整度和标高控制难等问题,改用大型绞吸船+大口径主管线+转换装置(五通)+多个分支的小口径管线进行浅薄砂层及围堤吹砂,同时研究增加五通装置后,对减少接管时间、提高吹砂效...  相似文献   

10.
李康康  朱继军  吴磊 《船舶》2019,30(1):35-39
为适应大型绞吸挖泥船泥泵系统长排距、高扬程的需求,多泥泵串联运行的应用使泥泵封水系统的压力越来越高,泥泵运行在不同工况时对封水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文章以7800kW绞刀功率自航绞吸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泥泵封水系统的配置及设计方案,以保障泥泵的安全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苏文广 《水运工程》2017,(S2):44-46
针对袋装砂围堤施工存在砂源紧张、砂源较远、土质情况不适合袋装砂围堤就地取砂施工问题,依托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进行绞吸船结合袋装砂围堤施工研究,采用大型绞吸船吹填提供砂源进行袋装砂围堤施工,探索袋装砂围堤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效率、质量、成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中长周期波浪海况条件下,针对我国早期研制的大型绞吸挖泥船施工适应性差、长排距工程排距受限等难题。本文以“天杉”船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有限元分析计算、实船验证等方法,开展了大型绞吸挖泥船定位系统性能提升、输送系统性能提升、船舶动力系统升级研究,形成了一系列大型绞吸挖泥船性能提升的技术,并成功应用。为我国早期研制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性能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的防台问题,建立了绞吸挖泥船的水动力模型,采用准静力分析法和时域动力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工况下绞吸挖泥船的锚链波频张力和锚链最大张力。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科学地评估绞吸挖泥船的系泊承载能力。结果显示,准静力分析法和时域动力分析法都可以较好地用于绞吸挖泥船系泊能力的计算,绞吸挖泥船所配备锚链和锚可满足15级台风下的防台定位需求,保证该锚泊定位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选取大型级吸式挖泥船的三种典型工况(桥架平吊、最小挖泥深度、最大挖泥深度),分别计算了门榘在起吊系统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校核不同工况下龙门架的结构强度.加载时将载荷简化加载于滑轮组的耳板之上,有效地减少了建模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张晓枫  丁勇  王倩  周健 《船舶》2011,22(4):15-19
结合七○八研究所自主研发设计的数艘装机功率超过10 000 kW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分别从船型及布置特点、动力驱动形式、疏浚系统配置以及定位形式共四个部分对大型绞吸挖泥船开发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港口建设、航道维护、岛礁填筑等工程不断朝着更远吹距、更硬底质、更大挖深等复杂工况方向迈进,对疏浚装备选用、技术方案设计及施工组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东营港进港航道现场条件复杂、海况恶劣,且疏浚纳泥区分散、疏浚土输送距离远、成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超长距离多点吹填施工方案进行疏浚装备比选、管线冗余设计、输送能力计算和施工组合优化,设计了一套技术可行、安全环保、管理便捷、经济实用的绞吸船超长距离多点吹填专项组合施工方案,可为类似疏浚吹填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军  王晓萌  陈浩 《水运工程》2022,(S2):73-76
以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延伸段工程施工(HD-SG-2标段)为例,针对绞吸船在长吹距工况下(标准岸管长度7 km)施工4、5级黏土混姜结石的问题,从挖掘工艺、输送工艺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施工参数优化方面,在黏土混姜结石工况运用自动挖泥技术,通过多组参数对比分析,实现自动挖泥技术最优施工参数组合;并基于自动挖泥数据,修正施工流速与泥浆密度计算模型以及Durand水力梯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技术的成功实施可提高超大型绞吸船长吹距输送黏土混姜结石产能的测算精度,并确定该类土质最优施工参数组合,保证该类土质在管道中输送的平稳性,避免堵管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9.
薛水海 《水运工程》2013,(9):182-185
对天津航道局自主设计建造的滨海型绞吸挖泥船的5种施工工法、开工展布流程等分别进行阐述,对每种施工 工法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例得出正确选择适当工法提高生产效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肯尼亚拉姆港疏浚及吹填项目中吹填区须进行临时围埝施工。由于当地石料价格较高,陆地砂源少,因此只能通过大型绞吸挖泥船采用水下取砂的方式进行备砂。而施工区土质为黏土混砂,且含有大量贝壳,砂层较薄,取砂效率极低。为此,研制一种管线用滤砂装置,该装置可将砂与其他废土分离,并分别吹填至不同区域。该大型绞吸挖泥船黏土与砂混挖分离施工技术,解决了砂与黏土球及贝壳分离的难题,保证了砂袋充填砂的质量,提高了充填砂袋施工效率,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