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道交通》2009,(3):28-28
总投资60亿元的太原铁路装备工业园建设项目,现已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准。其他前期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加快铁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国家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有关举措的重中之重。由于实施大规模铁路建设以及列车提速。对货车、车轴等铁路装备的需求将大幅提升,而太原市拥有完备的制造产业链和技术、材料等方面的雄厚基础来做大做强铁路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的组建和实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的重要性、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论述了“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ITSC)”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资源优势、投资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和核心任务,从而较全面地反映出“RITSC”的组建和实施情 况.  相似文献   

3.
货运重载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运重载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铁路重载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列车编组加长,重量加大,实现全程直达运输,通过采用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和低自重货车、列车控制同步操纵等技术,使铁路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更加凸现,大幅提高铁路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市场的竞争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铁路重载货物运输在许多国家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4.
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以来,180多年间,全球铁路里程已达百万公里。早期兴建的铁路多采用英国的轨距为1435毫米,即起源于英国煤矿中马拉货车的轨道间距。以后由于冷战的爆发,使国家间的政治对立、互相封锁,或受限于投资短缺等历史原因,造成铁路轨距技术标准上的各自为政,无法统一。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10,(3):28-28
1月15日,在内蒙古二连浩特边境编组站,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中国北车齐轨道装备公司出口蒙古的首批70辆1520毫米轨距底开门EM70型矿石车发往蒙古。这标志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货车产品首次进入蒙古国,也标志着该公司朝着国际化战略发展方向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突发事件频频,作为国家战略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应急交通运输,其作用日益突显。围绕国内外应急交通运输装备研究与开发现状,从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国内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为应急交通运输装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为国家培养铁路专门技术人才和开展轨道交通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多年来为国家铁路建设和科技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铁路已全面进入高速化时代,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科技创新体系,从而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铁路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一所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交通特色的百年老校,面临铁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规划的要求,机车车辆将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主要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及以上的高速列车,电力牵引的运输设备中,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电力机车和客车:内燃牵引的运输设备中,发展时速200公里速度等级的内燃机车和客车。中国南车浦镇公司作为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骨干企业,积极参与高速列车的研发,研发的项目有CRH6型电动车组、200公里客车以及200公里双模动车组。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车矿停时间是影响煤炭生产企业铁路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决定货车矿停费用。在研究矿区铁路专用线组织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铁路货车矿停时间的各因素分析,提出影响铁路货车矿停时间的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并得出结论,认为煤品销售方向数是主要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企业快讯     
《轨道交通》2013,(3):24-25
德国部长授予魏德米勒“气候保护创新企业奖”;李希宁获第十一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中国北车地铁车辆牵引及控制系统核心技术首次出口;中国南车铁路货车销到23个国家地区;佳都新太10亿购智能轨道交通资产;和利时签订为渝利铁路提供产品协议;中国电建签订18.20亿新建宝兰客运专线工程;铁姆肯公司荣登“全球最具商业道德企业榜”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2):66-6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南车股份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铁路高档客车的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国内地铁、轻轨车辆定点生产厂家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制造基地。由于突出的业绩,2006年以来,被国家发改委先后授予“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单位”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2.
从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装备的类型、检测对象等角度,梳理了各国检测装备的发展概况,分析了综合检测车、专业检测车、搭载式检测装置的发展历史、技术特点与应用情况,比较了国内外同类型检测装备在设计理念、功能集成、运用维护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中国检测装备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了中国检测装备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铁路工务、电务、供电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实际运营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检测项目不充足,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检测数据利用不充分,检测成本较高等;针对上述问题,检测装备的发展应朝着检测功能综合化、检测装备小型化与模块化、检测过程智能化与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可靠性高、检测项目齐全、检测数据精准的现代化检测装备体系,以期实现对铁路基础设施的状态维修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4,(12):18-18
12月15日,中国南车对外发布,该公司获得新的海外订单,将为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提供机车及货车产品,总金额约17亿元人民币。阿根廷贝尔格拉诺铁路改造项目,是阿根廷庞大铁路网实施旧线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总包合同。该项目共需要机车100台,各类型货车3500辆。中国南车将提供宽轨机车与米轨机车合计80台矿石漏斗车、粮食漏斗车、平车等超过2000辆。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2月26~27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杂志主办,全国ITS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  相似文献   

15.
在铁路设计工作中,货车平均长度、总重、静载重、每沿米重量等主要参数,对计算铁路行车量有较大影响,并影响到铁路的设备规模及运输能力.随着我国车辆技术进步,70t级车辆将代替60t级车辆,现行设计参数已不适应铁路的发展,本文对设计年度铁路货车主要技术数据进行了计算,提出了2020年、2030年铁路货车主要技术数据的修订意见,并结合设计实例对参数变化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双层客车进入中国客车市场迄今将近20年.2004年以前,国家对公路双层客车长度明确限定在12m以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客车企业对双层公路客车的研发和投入.2004年11月1日,国家开始实行(GB1589-2004)新国家标准,将公路客运车辆最大长度延伸到13.7m.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众多企业投身到双层公路客车的研发,丰富了双层客车的种类,推动了双层客车向更全面、更良性的方向发展.近些年,随着铁路提速、城际高速铁路相继开通,铁路以其安全、准时,票价低的优势不断侵蚀公路客运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铁路局局长汪亚平就铁路安保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目前铁路特别是高铁安保面临复杂形势,应及时修改现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组建铁路公安系统专业反恐机构,建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行动的管控和善后处理协调联动机制。汪亚平说,当前铁路安全面临的形势严峻,而铁路方面应对暴恐袭击时制暴能力却较为薄弱。铁路公安在武器装备、交通装备、通讯装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纽约时报》1 0月 2 8日报道 ]题 :中国让外国人重回铁路业 (记者 :石克雷 )。中国政府本周说 ,它将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修建铁路 ,并可以向铁路货运公司进行投资。中国的铁路交通是国家牢牢控制的部门之一 ,因此这是一个重大变革。这只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采取的众多行动中的一个 ,为的是更好地面对国际竞争。预计 ,成为世贸组织一员将给中国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邓小平提出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一样。中国已经对外国投资者敞开了航空业的大门 ,它还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货车运输业。不过铁路业一直尤…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13,(12):86-86
12月13日,由中国中铁装备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世界最大矩形盾构在郑州下线,标志着我国在矩形盾构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2011,(4):40-41
从上世纪20年代起,铁姆肯公司就一直是铁路行业的领先者。在世界各地,Timken产品广泛应用于货车、机车、客车、地铁、有轨电车和高铁等领域,帮助确保轨道交通的顺畅运营。甚至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上,也会见到铁姆肯公司产品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