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下游航运对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调查黄河下游航道和航运现状,对黄河下游航道条件改变和航运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采取河道治理与航运开发统一规划、密切协作,优化水沙调控方案,通过束水攻沙,稳定中水河槽,才能实现黄河下游通航。  相似文献   

2.
严军  曹辉 《水道港口》2009,30(4):290-293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航运的历史和现状,结合黄河下游河道调水调沙实践,探讨了黄河下游通航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黄河下游通航的对策。黄河水系的航运历史悠久、曾经十分发达,后来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幅度减少、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航运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受黄河防汛和闸坝影响,黄河航运发展较慢,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发展滞后。因河势险恶、部门沟通不足、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目前黄河河南段只有库区和部分区间通航,通而不畅,未构成水运通道,水路运输的优势也未能体现。分析表明:只有河道治理与航运开发等部门统一规划、密切协作,优化水沙调控方案,进一步稳定河势、束水攻沙、固定中水河槽、改善通航条件,才能实现黄河下游河南段全线通航。  相似文献   

3.
马健 《中国水运》2002,(3):34-34
黄河壶口至禹门口航运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航道条件的恶化以及公路条件的改善,水上运输日趋萎缩.壶口至禹门口段上世纪90年代每年尚有数万吨的煤炭运输和上万人次的客运,目前已所剩无几,航运企业倒闭殆尽.黄河北干流航运真的要销声匿迹了吗?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该段航运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潜力尚存.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3,(11):6-7
从百年前孙中山最早提出的黄河航运“以达甘肃之兰州”,到沿黄九省区黄河航运发展论坛的“黄河水上运输大通道”勾起了我们对黄河航运通江达海的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5.
黄河航运的发展承载着沿岸人民的千年梦想,寄托着华夏儿女的无限希望,更凝聚着沿岸省区群众的智慧和心血,但黄河航运开发利用还相对滞后,应加快黄河航运开发步伐,着力振兴黄河水运事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1,(1):76-76
<正>青海省在黄河上建设的第三个航运工程——黄河公伯峡航运建设工程目前已通过竣工验收。据悉,黄河公伯峡航运建设工程起于康杨水电站,止于公伯峡水电站,航道总里程为55 km,其中天然航道8 km,库区  相似文献   

7.
回顾黄河潼三段航运历史,分析规划中的航运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黄河潼三段航运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水质影响,提出具体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黄河和长江航运现状,对比分析黄河和长江航道的相关特点,阐述了黄河长距离(可以河海联运)航运开发的必要性,并根据黄河河道目前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开发论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为两岸无堤防的峡谷河段,已先后开发万家寨水利枢纽、龙口水利枢纽两梯级枢纽工程,河道相关特性发生明显变化。针对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航运建设工程,本文首先论述了该段航运建设开发的重要性,再分别从航道工程、航标工程、码头工程三个方面对航运综合治理建设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本文对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河道特性的分析及提出的建设方案,对黄河河道开展类似航运建设工程提供了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以来,黄河上游的航运价值就远不及长江、珠江、京杭大运河、松花江与黑龙江等河流,其造船技术、船舶安全检查、航道开发与航政管理等发展水平也相应落后于我国其它内河流域地区,但古近代各朝政府都重视对这一地区航政与船筏管理工作。清末民初时期,皮筏在黄河上游流域蓬勃兴起,并成为长途航运的生力军,相应的船筏制作、安全检查与航政管理也提上黄河上游四省各官  相似文献   

11.
闵朝斌 《水运工程》2015,(4):139-144
介绍京杭大运河历史、现状和发展成就。在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长江水已过黄河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运河穿越天然河流的先进工程经验,结合黄河的水文、地形、地质条件,提出几种可能的运河与黄河平交和隧洞、渡槽、宽轨+船箱等立交航运方案,并给出分析意见。京杭运河穿黄航运工程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在技术上向世界昭示我国内河水运工程的建设水平,而且在创造条件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一、陕西航运发展概况 陕西属内陆省份,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由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渭河、泾河、洛河等组成;秦岭以南为长江水系航运体系,由汉江、嘉陵江、丹江干支流组成.  相似文献   

13.
刘江洁 《中国船检》2010,(4):26-28,114
美丽的黄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发源而下奔入渤海,横贯了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全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这条中国第二、世界第五,有着悠久航运历史的大河,几十年来却远离了舟楫。最近,加速黄河航运的开发步伐、振兴黄河水运事业的呼声在沿黄9省(区)日益高涨,古老河流或将焕发出新的航运生机。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经济互补性强,开发黄河航运建设工程,加强航运区域合作,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是沿黄民众的祈盼,也将是我国以人为本的最大的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民生工程、环境气候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经济互补性强,开发黄河航运建设工程,加强航运区域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是沿黄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祈盼和共同心愿,也将是我国以人为本的最大的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民生工程、环境气候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进出口船舶日益密集,高端航运要素不断集聚,各种促进航运发展的先行政策、试点项目逐步落地,都使得航运领域中带有趋势性、规律性的现象可能会在上海较早出现,这既为创新发展,加速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也提出了包括法律上诸多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庆锋 《珠江水运》2009,(6):30-30
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四万亿元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航运生产的企稳回升创造了条件。5月份,珠江航运继续保持回升态势,一些主要水运指标继续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我国北方潜力很大的运输线,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一座省会城市,冬季不结冰,水量充沛,河床稳定,是一条易于开发的航道.并且,黄河两岸工厂林立,人口密集,不仅是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镇,开发黄河兰州段,有着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现实经济效益.到1996年,黄河兰州段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前期工程研究,作为黄河水系航运的先导示范工程,拉开了黄河航运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京杭运河山东黄河以北段流经聊城.德州两个地级市,由聊城的张秋镇至临清的小东运河和临清至德州段的漳卫运河组成。陔河道水源主要靠自然降雨及黄河引水。50年代,运河基本能维持木帆船通航。60年代以后,随着降雨量的急剧减少和工农业用水逐渐增多,普遍出现水源不足的情况,航道水深难以维持。航运企业也因此转产或撤销。水资源匮乏是此段运河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再加上与黄河以南段运河无法接通、航道建设投入不足和航道分段管理、交通水利两部门缺乏协调等原因,黄河以北段运河停航至今,航道和港口几近荒废。  相似文献   

20.
结合青海省黄河航运工程测量实例,就GPS控制测量,山区GPS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瞬时水位法确定绘图基准面以及误差改正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