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污染场地快速调查与决策处置专用车辆,集污染场地采样、快速转移、原位注射修复和原位实时检测等技术为一体,一机多用,可满足有机污染场地的应急检测与修复的需求。该车辆的研制,在提升土壤调查、治理与修复技术水平,推动治理修复装备国产化及技术提升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南方雪灾期间高速公路大量使用融雪剂可能产生的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选择了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以及湖南耒宜段进行了现场采样,并分别对融雪剂样品、水样和土样进行了相关离子浓度的检测.通过检测发现,水样和土样中都含有一定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但氯离子浓度远比融雪剂的浓度低,钠离子由于本底值的原因浓度较高,但并非融雪剂所造成.此外,水样和土样中含有的银离子浓度也极低.总体看来,南方雪灾期间融雪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周边环境盐分升高,但其程度远未造成对沿线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汝城至郴州拟建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和监测.采用了单项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并以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上限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分别对所涉及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r、Pb和Cd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单项污染指数法中,80%样点的Pb污染为轻度污染,其余样点均为非污染;在3种污染方法监测中,各个采样点均未产生Cr和Cd污染.为今后进行高速公路沿线可能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提供了前期资料和对比信息.  相似文献   

4.
戴流芳  张奎鸿 《公路》1991,(6):15-20
对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进行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估,在我国尚属首次。在本项研究中,对高速公路的大气、噪声、振动、地下水和土壤等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获得了大量的现状数据和资料,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未来年份的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定量的预测和分析。在研究中还利用了已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地铁建设中地下建(构)筑物调查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阐述了调查工作思路,即准备工作、现场踏勘、编写每个对象详细调查方案、相关单位调研搜集、现场复核(包括特殊手段)、重难点部位调查、编制成果报告和位置电子详图、二级检查、对最终调查成果的一级验收及上交成果.对调查成果验收需要合理的机制和已有的检验依据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污染的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营运对其两侧土壤的污染现状,以典型岩溶地区衡枣高速公路为例,通过采集分析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土壤样品,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公路营运对两侧土壤的影响大小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彭道平  黄涛  李政  谢斌  任婧 《路基工程》2012,(4):110-113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借助场地不同深度水样的水化学成分数据,对天津地铁2号线咸阳路站场地含水层内部各层地下水水力联系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将场地的地下水分为三类,其中#2,#3,#4水样取样深度的地下水联系较紧密,#1和#5水样取水层与#2,#3,#4水样的水力联系则相对较弱。它与现场抽水试验所得到的地下水分类结果一致,这为该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公路路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光银  熊瑛  朱自强 《公路》2007,(3):147-151
在2002年和2004年,分别对地处岩溶地区的衡昆高速公路湖南段、207国道、322国道的多个路段,在距离公路5 m、10 m、15 m、25 m、40 m、60 m、80 m、100 m、120 m、150 m处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土壤中的Cu、Pb、Zn、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地区公路两侧土壤中的Pb、Zn、Cd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在公路运营之后显著增加,其中,土壤中Cd元素的污染严重,轻度污染的元素为Pb、Zn,基本上未受到Cu的污染影响,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为:Cd>Pb>Zn>Cu。重金属污染影响范围自公路起大约80~100 m;岩溶地区公路路侧水田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旱地、果园低,但影响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美国夏威夷州公路网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变化趋势,对该州公路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编程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整个路网的平均IRI较高并随时间缓慢地增长;大多数公路的平整度沿路线分布不均匀,通常在道路起终点附近略差。研究工作推动了IRI这一指标在当地的应用。统计成果被用于区域路网状况评价及预测,养护计划的制订与评估以及车辆运营成本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南昆线两种典型岩土:膨胀性红土和膨胀性软岩及其风化物的地质地貌特征、分布范围和基本特性,调查分析了路基病害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路基加固防护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富水软弱地层中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以杭州紫之隧道北口浅埋暗挖段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横向和纵向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的拟合值均大于文献中对黏土的建议值;2)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孔压下降范围逐渐扩大,地下水渗流是沉降槽宽度增加的主要原因;3)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隧道外侧起拱线处、与水平方向成45°+φ/2的斜线之间区域(φ为隧道上覆土层平均内摩擦角)。  相似文献   

12.
黄进 《中国电动车》2007,(11):230-231
当前国内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镉污染调查研究较多。科学家们已就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污染水平、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控制措施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就这些研究工作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于预测拟合值和实际监测值的相对误差划分不同的预测状态,利用马尔可夫链对灰色GM(1,1)预测值进行修正,计算得到边坡变形的范围和相应的预测值。以古树屋开挖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模型对其变形进行预测,得到边坡的变形预测值为57.006 0 mm,预测的变形范围大小在56.845 8~61.755 4 mm之间。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线性回归模型以及单纯灰色模型预测结果比较,采用灰色-马尔可夫耦合模型对开挖边坡变形进行预测的结果精度较好,且能较准确地预测边坡变形大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薛晨 《移动电源与车辆》2007,(2):44-46,F0003
就GB?T2820.1~6对温度(或温升)的规定与其它标准对温度(或温升)的规定作了对比,并对电站在现场使用和试验中如何对温度(或温升)进行考核及评价作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VOCs的危害,并对VOCs污染控制技术中的回收技术进行较为详细介绍,以便于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方法上进行借鉴,对治理与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台市西沟河现有污染情况调研显示:西沟河主要存在生态缺水、地下水水位较低、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与污染加剧情况等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河道进行跨流域补水、河道疏浚、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与河道人工曝气技术的方式,实现了河道水量补充和生态环境修复。并进一步设置小型湿塘,实现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  相似文献   

17.
查明软土分布范围以及空间形态、弄清其土质成分是进行准确设计和施工处理的前提.针对不同类型软基,采取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并进行了现场钻孔验证,能够准确有效地探测软基的分布范围及其空间形态,为后期的工程设计及施工处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南友路膨胀土(岩)路堑边坡滑坡规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友(南宁—友谊关)路膨胀土路段路堑边坡滑坡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对该地区路堑边坡滑坡滑动面的形态及其形成、滑坡过程和滑体中含水量分布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结合“华美电厂二期工程煤矿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工程项目,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钻探验证等手段,查明评价场地的地层条件和庞庄煤矿采空区主要工作面的分布和特征。采用概率积分法对采空区影响范围内残余沉降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工程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软基探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明软土分布范围以及空间形态、弄清其土质成分是进行准确设计和施工处理的前提。针对不同类型软基,采取合适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并进行了现场钻孔验证,能够准确有效地探测软基的分布范围及其空间形态。为后期的工程设计及施工处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