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详细介绍地铁建设中地下建(构)筑物调查的对象、内容和范围.阐述了调查工作思路,即准备工作、现场踏勘、编写每个对象详细调查方案、相关单位调研搜集、现场复核(包括特殊手段)、重难点部位调查、编制成果报告和位置电子详图、二级检查、对最终调查成果的一级验收及上交成果.对调查成果验收需要合理的机制和已有的检验依据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原位扩建隧道围岩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原位扩建需要将原有结构拆除后再进行隧道扩挖,形成大断面隧道.从原隧道的开挖形成小断面隧道到拆除原有结构再扩挖成大断面隧道,围岩经过多次扰动后,经受的应力状态错综复杂.以大帽山隧道原位扩建为例,介绍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建立新建4车道和原位扩建4车道隧道的力学计算模型,得出原位扩建隧道的围岩变形及力学特性,为该隧道的支护结...  相似文献   

3.
吴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6):200-202,210
盾构施工中不可避免下穿建(构)筑物,如何确保盾构施工中建(构)筑物的安全是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以上海轨道交通五号线南延伸段某区间为例,探讨了盾构长距离小半径穿越建(构)筑物沉降安全控制措施,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2车道隧道扩建成4车道隧道扩建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在一些山区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乃至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已不能适应交通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原有公路隧道基础上改建或新建成为双向8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单洞原位扩建隧道有单侧扩建、两侧扩建和周围扩建3种形式。通过大帽山隧道IV、V级围岩3种原位扩建形式的数值分析,得出采用单侧原位扩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介绍一个约3万㎡大型房建项目,在周边楼栋均已建好的情况下,开挖最后一块近900㎡地库基坑时发生多处承压水突涌事故,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最终从安全性、经济性、止水有效性,以及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采用对环境扰动小的MJS工法进行坑底平封底止水处理方案,有效解决了承压水突涌问题。该项目成功实践可为类似复杂环境下承压水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林嗣雄 《路基工程》2017,(5):183-187
以金鸡山特大断面隧道原位扩建工程为背景,分别对传统中隔壁法扩挖方案和核心五步法扩挖方案进行精细化数值模拟,重点关注围岩压力、支护弯矩和洞身收敛随施工过程的动态变化。从施工效率上看,核心五步法扩挖方案由于简化了开挖分区,其施工步由传统中隔壁法的144步减少到124步。从围岩压力和初支弯矩上看,核心五步法扩挖方案中围岩压力的偏压状况得到明显缓解,初支弯矩分布更加均匀,且正负弯矩绝对值较小。从洞身收敛上看,两种扩挖方案相差不大。建议金鸡山隧道原位扩建工程采用核心五步法扩挖方案,能加快施工进度、减小围岩扰动、提高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张文超  伍肖  程涛 《路基工程》2017,(1):146-15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施工临近既有已运营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以某工程中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已运营隧道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盾构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应力和位移以及不同地层损失、不同覆土厚度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使既有隧道产生向着新建隧道的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新建隧道下穿位置;地层损失、覆土厚度、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较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盾构隧道施工建(构)筑物的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向州 《隧道建设》2006,26(Z2):30-32
结合广州几个典型的盾构过建(构)筑物群的工程实例,简要地对盾构穿越建(构)筑物所引起沉降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摸索盾构过建筑物前如何预测基础的受力情况,并采用相应的预加固措施.同时对盾构穿越建筑物时如何选择掘进参数及确定监测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以金鸡山特大断面隧道原位扩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核心五步法的原位扩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手段,分析了特大断面隧道原位扩建的施工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目标断面附近掌子面右上、左上部围岩开挖,以及临时竖撑拆除、仰拱回填,使得拱顶沉降显著增大。同时临时竖撑的支承作用,使得作用在衬砌拱顶与拱底处的围岩压力较集中,而先右后左的扩挖方案使得衬砌右侧围岩压力明显大于左侧。金鸡山隧道原位扩建施工过程中,对目标断面的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进行了长期跟踪监测,其结果与数值模拟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拓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新建公路线位资源的不断枯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公路进行拓宽扩建以满足交通客流量增加的行车需求,而对于山区公路而言,隧道路段的拓宽扩建更是重中之重。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隧道的优秀设计经验和方法,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方案研究和现有规范,对隧道路段的拓宽提出一些比较安全、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对神土隧道的工程地质以及水文地质进行了介绍,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偏压连拱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导洞配合台阶法施工是可行的;中墙在地表偏压和不对称施工条件下是稳定的,不会产生过大的倾斜:在施工中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有利于控制围岩的变形,保证围岩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地铁隧道下穿施工必然会对地上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对上部结构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践,以及基于云平台的预警体系建设,实时获得地铁施工对地上结构的影响规律,从而在施工工艺选择及其施工工艺参数设计等环节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铁施工对结构物的不利影响。观测数据表明: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监测数据可实时准确地反映地铁施工对地上结构的影响,并指导地铁施工,以保证地上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唐健 《隧道建设》2006,26(6):82-83,86
TBM是隧道开挖的工厂化施工机械,其用电设备多,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复杂,对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要求较高。介绍其中的几项保护装置,如TJB高压电缆快速接头、高压电缆绝缘及接地线连续保护装置、低压母线绝缘监视装置在TBM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大位移公路桥梁伸缩缝的动力定位耦合数值模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承刚度的增加,伸缩缝最大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响应随之减小。当支承刚度从50050 N/mm增加到80050N/mm时,伸缩缝中梁最大水平位移响应减小60.71%,最大竖向位移响应减小38.36%。当中梁支承刚度>50050N/mm,速度为81.5km/h时,增大支承刚度对伸缩缝中梁冲击影响较小。随着速度增大,伸缩缝中梁水平向振动位移和竖向振动位移变化规律趋于一致。与双辆车同时同向通过伸缩缝相比,单辆车通过伸缩缝时,最大竖向位移相差较小,最大水平向位移则明显要小。在单辆车通过伸缩缝时,最大竖向位移相差较小,最大水平向位移明显要大于双辆车同时反向通过的位移。  相似文献   

15.
国内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因交通量急剧增长不得不进行改扩建,但改扩建对既有道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影响较大,通过分析连霍线西安至宝鸡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组织的基础条件,探讨交通施工组织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类似改扩建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探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张丰焰  周伟  王元庆  张佳 《公路》2006,(1):109-113
我国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因交通量急剧增长而不得不进行改扩建,但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往往有很大影响。如何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理论体系。通过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的基础条件的分析,探讨了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期能为今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18.0×104 m3/d,其中扩建工程设计规模8.0×104 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根据进水水质和排放要求,设计采用“初沉池-多级AO生化池-高速气浮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介绍了扩建工程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设计特点,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出水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标,COD、SS、NH3-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90%、96.24%、97.31%、78.00%、92.87%。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家对防治交通干线环境噪声污染、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现阶段各类伸缩装置的降噪功能和效果均有所欠缺,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性能优良的降噪减振伸缩装置以减少公路、城市桥梁工程噪声对环境污染。对伸缩装置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及疲劳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9.
吴继峰  黄冉  王鹤霖 《隧道建设》2019,39(Z1):310-320
为实现公路隧道三维可视化设计,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基于BIM技术的新型设计方式,建立隧道项目三维设计应用流程。首先,解决了部分三维设计技术难点,探索出公路隧道高精度三维设计的2种思路和流程,并对2种方案特点进行比较。其次,结合软件对隧道三维模型细节处理要点进行说明,并以实际项目为依托,验证该流程的可行性。最后,进行技术方案应用,包括工程量统计、实时围岩查询、设计方案比选、模拟分析、成果输出等。基于BIM技术的公路隧道三维设计能够较好的发挥BIM构件信息化的优势并表达设计意图,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郝俊锁 《隧道建设》2018,38(Z2):278-284
为解决当前隧道瓦斯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和实现监控系统“多网合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迫切需求,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瓦斯隧道安全监控系统架构,从功能上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层结构,并就其中涉及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人员定位、无线甲烷监测系统、MIMO无线传输技术、智能视频系统、手机短信报警系统、爆破监控系统等实现瓦斯隧道内环境、人员、设备状态等全面监控所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对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智能瓦斯报警矿灯等新设备在瓦斯隧道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实现了瓦斯隧道全面感知,传感数据无线传输,瓦斯移动与定点监测,人员精确定位,爆破人、机、环闭锁,远程与多级多员监控,充分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起到了科学有效的监测监控和预警作用,提升了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