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RC结构是采用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作为受力材料敷设在加固构件表面,其上涂抹渗透性聚合物砂浆作为粘结剂和保护层的一种新型加固方法.通过总结国内外对该加固技术的应用研究,阐述了该加固技术的加固机理和工作性能,总结较为实用的各类设计方法,指出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性能砂浆-钢丝(筋)网加固砖砌体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高性能砂浆-钢丝(筋)网加固砌体结构房屋这种新型加固技术对砖墙加固的受力机理、破坏形态以及承载力提高程度,制作了6个轴心抗压试件,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模拟完全卸荷状态下加固砖砌体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单面加固极限承载力提高14%,双面加固极限承载力提高26%。原砖砌体与加固层能较好的协同工作,在达到极限荷载的90%时,加固面层才与原砖砌体发生剥离,高性能砂浆具有较强的粘结力。高性能砂浆-钢丝网加固砖砌体是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法,为加固工程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曲线桥梁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桥墩,在已有抗震加固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弯、剪、扭耦合作用的桥墩新型抗震加固措施:采用分段凹凸钢纤维混凝土预制壳壁沿桥墩全高进行加固,并在壳壁内部设置无粘结钢筋。阐述了该加固措施的加固机理,并提出了弯、剪、扭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同时基于平截面假定理论推导了加固后桥墩的抗弯承载力和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实际算例表明,在扭矩由凹凸钢纤维混凝土预制壳壁承担并保证抗扭承载力不致降低的前提下,加固后桥墩的屈服弯矩、极限弯矩较加固前提高近一倍,达到了设计目标,且本文建议的公式计算值与XTRACT计算值十分接近,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梁连接的柱脚节点形式。在钢管混凝土柱外,加焊环形钢筋抗剪环埋入基础梁中,一次浇筑混凝土形成刚性节点。通过2个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脚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以验证节点构造的合理性。与不加抗剪环的节点相比,有抗剪环的节点承载力明显提高,随抗剪环数量增加,节点的破坏形式由冲切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破坏时,基础梁内大多数钢筋达到屈服状态。节点施工方便,构造简单,可推荐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提出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并以郑西客运专线为背景,选取典型断面进行设计计算。研究结果:采用灰土桩桩网结构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和工后变形沉降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只要单桩承载力满足容许承载力要求,灰土桩桩网结构的承载力不是设计的控制因素,应该用沉降来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稳定性,目前普遍是借鉴柔性桩的复合抗剪强度法进行计算,然而是否合理却值得商榷.结合某高速铁路CFG桩桩网复合结构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对比分析了复合抗剪强度法和英国规范中关于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金塘大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新型结构,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连岛工程跨海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对比介绍栓钉群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际结构类似的试件模型,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和空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重点研究栓钉的荷载-滑移量关系、抗剪刚度、抗剪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等,并将试验值与不同国家规范给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基于合理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提出如何模拟栓钉连接件滑移效应的详细方法,给出栓钉和混凝土黏结的非线性弹簧单元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栓钉连接件满足新型结构的承载要求,试件以栓钉受弯剪破坏为主,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屈服过程.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承载力方面,群钉试验得到的单钉极限承载力比<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式的计算值平均高32%左右.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预应力加固方法——预应力钢丝-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技术(简称PS-FRC加固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张拉锚固原理及特点,并通过预应力钢丝-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RC梁抗弯性能试验,测试加固前后梁的性能参数以及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与被加固结构的协同工作能力。试验结果表明:PS-FRC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承载力及刚度,且对比表明ECC材料比聚合物砂浆性能优良,更适合作为预应力钢丝加固后的覆盖层。另外,该技术不需要千斤顶张拉,具有张拉简单、施工方便、操作性好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加固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RC梁节点选型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地下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的常用形式,并对每种节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方便工程应用中进行合理选择.结合某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采用的典型钢管混凝土柱-RC梁单梁及双梁节点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单梁及双梁节点在单调荷载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讨论了不同构造对其承载力、共同工作性能、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对地下工程中该类节点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采用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PVA-ECC)钢筋网抗剪加固带悬臂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剪跨比下的对比梁及加固试验梁的斜裂缝开展、应变、挠度和破坏形态的变化对比分析发现,利用这种材料对RC梁进行加固,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显著的提高,剪切刚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能很好地抑制斜裂缝的开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聚乙烯醇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抗剪加固的带悬臂的钢筋混凝土静定梁的承载力设计计算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