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将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讽刺与幽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西方的骑士文学是西方民族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武士们主持正义、抚弱济贫、重言诺、讲信义、忠诚耿直.西方骑士文学在对正义的理解,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对妇女的观念,以及对行侠环境和武功的描写等方面表现出了西方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学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学习英美文学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内容多、方法旧、教材滞后等一些问题,应采取少而精、联系实际、改革考试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在进行文学翻译的时候要恰当处理好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产生文化差异的因素包括词汇之间的歧义、民族文化知识差异和思维模式差异等。在翻译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学作品的体裁、翻译技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语言具直接参与了散文这一文学奇葩的创造与培育,负载着艺术的灵魂,它具有底蕴深厚的美学特质,主要体现为:自然美、力度美、修辞美,色彩美,议论美,音乐抒情美,情态动作美,含蓄和谐美。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的地域文化分野,最为突出的是南北文化差异造成的中国文学南北分野,主要原因有特定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矿藏资源等客观因素,也有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因素。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更应该把文学看作是一种综合了众多门类知识并将之融会贯通的一种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7.
台港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同源大系,产生过很多多有成就的作家和有价值的作品,特别是台湾的乡愁文学、乡土文学,香港的武侠文学、财经文学等,都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应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华威先生》是现代作家张天翼所写的一篇讽刺小说,文中的主人公华威先生是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的形象。他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虚伪贪婪而又贫乏空虚、世故庸俗,是一个政客、党棍加文化人的形象,是一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群中的文化野心家。这一艺术形象,已经被大家公认为一个文学典型,他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畸形儿,任何时代都有他这种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9.
打工文学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原因。现代作家早就开始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打工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予以深切的关注,他们以底层生活和打工群体为内容的文学创作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内涵。打工文学虽然经历了从写底层到底层写的创作视角的变化,但内容上一直延续了现代作家关注底层打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敢于直面现实的写作取向。现代作家将笔触伸展到深层的社会问题,对于当今打工文学的创作、发展和延续,具有一定的承继性。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主义文学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争议最多的文学派别之一,由于其文学思想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较重,不可避免的带有脱离当时社会现实等缺点;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因为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反而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流传.  相似文献   

11.
影视文学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深远,其生活模仿性、趣味性、雅俗共赏性、劝勉启示性、前卫性等特性是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所在。影视文学的多样内容类型诱导大学生价值观悄然发生改变,这种影响大部分是负面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急需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校正,促使其价值观发生积极转变。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相关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注重模糊性翻译技巧的运用。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所蕴含的璀璨文化绝不逊色于汉语,如何把典故中包含的意味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则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就"英美文学的模糊性翻译"确立核心思想,讨论怎样才能适时、适地地把英美文正确、恰当地翻译出来,把作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更清楚,更具心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应以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为线索,在展示中国文学几千年的总体发展脉络时,让静止的、缺少鲜活生命的、依附性很强的文学史活起来,和我们进行理性的对话、感情的交流.应注重体现文学特质.努力从文学的审美特性出发,突出文学本身的审美特质,提升审美追求的意义,对于历代作家在艺术美方面的探索和创造给于较高评价,对于文学作品中蕴藏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文精神进行深入开掘.同时,在形式上有清晰、整饬之美;在内容上有实用、求新之美;在语言上有个性、抒情之美.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收到郑州广播电视大学王运涛先生寄赠的专著《中国古代贬谪文化与经典文学传播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月版,以下简称《传播研究》)。王运涛先生希望我能为他的专著写一篇书评。我读罢王运涛先生寄赠的专著《传播研究》,颇有“眼遇佳著分外明”之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西方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越来越多地受中国人青睐,然而,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中西方文化差异势必成为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积累、掌握、熟练应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起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幻题材在中国文学题材中的缺失,背后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在“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今天,这种现象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应该从民族文化和价值取向入手追根溯源,弘扬有利于民族发展的先进文化,使我国国民更具有科学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在《长恨歌》中,作家王安忆以女性为主体,以日常琐碎的生活为材料,以市民阶层的生活变化为视角,用一种理智冷静的叙述方式写出了繁华都市真实、稳定、连续的发展史。这是不同以往的对城市的另一种书写,为城市文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从读者角度阐述文学作品的翻译方法,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文学翻译经过几个阶段,由新文化运动之前的归化为主,到"五四"时期的推崇异化,直至当代异化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和外国文化不断被引进,读者知识储备不断增多,并对外国文化作品有着很大的文化期待,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时代,影视这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实践中,用铺天盖地的图像推动了视图时代的到来。在社会文化急速转型时期,文学这一古老的文化形式表现出了更强大的包容性,它积极利用媒介物质电视、网络、电影等,不断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是现当代文学中一位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地域风俗小说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其作品的人物形象驳杂繁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知识分子、下层平民、市井奇人三个层次尤为突出。汪曾祺以他们为物质框架,以自己浓郁的文化情绪为自肉,构筑起了一个清新别致的人物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