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动车基本信息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依据之一,也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结论评价的依据之一,正确录入机动车基本信息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关键和前提。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在录入机动车信息时,力求信息准确、真实、全面,否则检验过程、检验报告就可能失真。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检验时,首先按照GB 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进行唯一性认定核对车辆信息,然后进行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合格后依据GB 7258-201 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使用检测设备逐项进行机动车安全检验,最后出具检验报告。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检验标准这里不再一一介绍。那么国外如何进行机动车检验?检验的项目和标准与我国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又有什么不同?2013年,笔者利用到美国的机会,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进行了一次机动车的安全检验。  相似文献   

3.
正一、前照灯概论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相关车辆检验制度的法规、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安全技术检验效能,使车辆安全性能有保障。在具体的安全技术检验项目中,很多人认为车辆的安全性主要是集中在制动系、转向系和发动机等方面,而对车辆的前照灯性能检验不够重视,导致很多新驾驶员在前照灯远近光的使用方面存在问题,有的驾驶员还将前照灯进行胡乱改装。事实上,汽车前照灯在能见度低的行车环境里起很大作用,所以前照灯照射距离要足够远,远光要照到100m范围内的障碍物,近光要能达到50m左右的距离;其次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前照灯的照射方向和位置也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否则会影响相应操作并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此外对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来说,首先要坚持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检验规范,按照最新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以下简称"安检报告")在前照灯检测数据栏(表1)中要求填写"灯中心高"(即前照灯中心高度),下面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谈谈对此"灯中心高"数据填写的看法。1"灯中心高"数据的来源安检报告中"灯中心高"数据的来源有两种渠道。第一种渠道是将"灯中心高"数据作为车辆登录信息由登录人员直接录入,在建立车型数据库时,完善该数据,下次登录时,可以直接调用。采用此渠道录入的"灯中心高"数据的采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随车技术资料中查找;另一种是由检测人员进行简易测量。由于随车技术资料提供"灯中心高"数据的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检验报告是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是检验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均来源于具体的检验过程,除人工检验项目外,所有数据均应为计算机自动采集完成,无需人工干预。人工录入的车辆基本信息、检验类别对检验方法、检验项目、检验要点及检验报告结论起决定作用,因此,信息录入不能错漏。本文以真实案例为基础,对检验报告进行全方位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14)中前照灯检验项目解读GB 21861—2014自2015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有关前照灯检验项目的主要规定如下。1.1检验项目中取消建议维护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 21861—2008)将检验项目按属性分为否决项和建议维护项,只要《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中的否决项均合格,即使有几项建议维护项不合格,整车检验结论为合格。GB 21861—  相似文献   

7.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常规检验资格许可技术条件》中规定:机动车安检机构应当建立《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报告制度》。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是指机动车安检机构对车辆检验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并带有普遍性的检验质量问题的一个定性界定。  相似文献   

8.
王维青 《汽车维修》2003,(8):52-52,59
GB7258—1997《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屏幕法,即被检车辆在空载、轮胎气压正常、乘坐一名驾驶员的条件下,将车辆停置于屏幕前,并与屏幕垂直,使前照灯基准中心距屏幕10m,在屏幕上确定与前照灯基准中心离地面距离H等高的水平基准线及以车辆纵向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源头之一,如何在对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预防车辆事故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成都市公安局机动车安全检测中心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监督、制约理念融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过程中,严格把牢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上道路行驶机动车的安全性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中仍然存在检验行为不规范、出具虚假检验结果、部分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国内外机动车前照灯实用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确保行车安全,汽车在出厂前其前照灯安装位置必须调整正确,汽车前照灯的检验必须经常化和制度化。为此,国家颁布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范》(GB7454-1987)和《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4599-1994),对机动车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的发光强度和照射方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前照灯作为保护摩托车安全行驶的部件之一,它应该能够保证车辆既有夜间行驶的正常照明,又能避免会车时对对方驾驶员产生眩目,从而保证行车安全.我国现已制定了GB 5948<摩托车白炽丝光源前照灯配光性能>和GB 7454<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定>两个有关摩托车前照灯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标准,同时在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对前照灯照明装置也作了规定.但是,摩托车的夜间安全行驶不仅与前照灯部件的配光性能及前照灯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调整方式有关,还与摩托车的照明系统,即磁电机的功率有着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核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是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的重要内容,是发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违规行为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了在机动车查验环节发现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的典型问题,提出核对检验报告的工作建议,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2014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在2015年3月1日的正式实施,汽车前照灯检验要求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汽车前照灯近光光束垂直偏移由以前的建议维护项变成了否决项,而这一变化使汽车前照灯检测合格率大大降低,导致车主、检测方及维修方对此变化充满了抱怨。其实,早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1987)及《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GB4599—1984)中就有汽车前照灯近光光束垂直偏移的身影了,但直到GB21861—2014的正式实施才引起了人们的  相似文献   

15.
汽车前照灯性能检测是汽车检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前照灯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和《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2001)中都明确规定了对车辆前照灯技术状况进行检测的技术要求。从车辆检测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前照灯检测中,其影响因素很多,检测合格率低,而如何避免这些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车辆检测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对远光、近光光束照射方向的调整和检验要求,使机动车夜间既有正常的行驶照明,又可避免对面来车时驾驶员眩目,保证行车安全。本标准适用于EQ1090E(EQ140—1),EQ1090F(EQF140—1)前照灯的使用和光束调整检验。二、引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正>检验结果审核和检验报告处置(检验结果解读)检验结果的要求各检测设备的检验数据应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传输、存储及判断,车辆外观检查、底盘动态检验、车辆底盘查等工位的合格项目及路试结果应录入,且所有检验结果应打印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报告》上。整车检验评判结论分为合格、合格(建议维护)、不合格三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机动车安全性能检验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许多车主对年检程序不了解,而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接触的对象也趋于多样化。这就要求安检机构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大有关法律法规及检验流程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表(仪器设备检验部分)包含基本信息、检验结果两部分。基本信息是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评价的依据;检验结果是检验工作的结晶。本文对检验表加以剖析,详细介绍检验表的填写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00万辆,并且还在高速增长之中。机动车检验工作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交通管理工作的第一关。针对目前利用汽车犯罪的活动日益猖獗,一些犯罪分子为获取利益,采用弄虚作假、移花接木的方法,为盗抢机动车骗取"合法"身份,利用机动车进行抢劫抢夺违法犯罪活动,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只有在机动车检验工作中不断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