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发了基于摩托罗拉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B的汽车发动机油门控制系统,介绍了单片机核心控制电路、力矩电机驱动电路及控制算法设计,该系统已应用到电涡流测功机控制器中,实现了对发动机油门位置的控制。试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摩托罗拉单片机在汽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8位MC68HC11F1、16位MC9S12DP256和32位MPC500等3种摩托罗拉单片机的特征及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控发动机ECU故障诊断仪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的电控发动机ECU故障诊断仪的开发,阐述了其硬件设计及 软件开发。该故障诊断仪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的参数测量、在线故障诊断和执行器测试等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性能可靠等。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汽油直喷发动机电控喷油系统,选取飞思卡尔MC9S12DP512MPVE单片机作为发动机ECU的主控芯片,设计了喷油驱动电路模块,制订了不同工况下喷油控制策略.发动机试验证明,该电控喷油系统能提供不同工况所需喷射压力,符合设计的喷油控制策略,能够可靠保证发动机的喷油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完成了驱动电机与电控共轨柴油机结合而成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该总成用于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既是电驱动装置,又是起动、发电一体化系统(ISG),基于MC 68H9S12DP256B单片机,研制了该总成的控制系统,通过CAN总线实现了联合控制,以电池充放电平衡和发动机燃油经济性为基础,应用了一种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实现了混合动力系统的扭矩分配与不同工作模式以及模式间的切换,该总成能够在所要求的工作模式下运转。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通过声音提醒和控制车门自动开关来达到车门对乘客防夹的目的,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模块、语音芯片ISD1700及蜂鸣器、指示灯作为语音提醒和报警装置、红外线传感器为检测装置、以继电器、电磁阀作为控制车门开关装置来设计公交车车门防夹系统。该系统可以使公交车车门处,在有人或物的情况下既能实现语音报警提醒驾驶员和乘客,又能及时自动地打开车门,防止夹到乘客或者物体,确保乘客出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子调速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电子调速器是实现直列柱塞泵柴油机电子控制的有效方案.介绍了利用线性比例电磁铁作为执行器,以Mortorola的MC9S12DP256 MCU为主控芯片,在CodeWarrier集成开发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柴油机的数字调速,并应用于LR6105Q柴油机.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稳态调速率小于2.5%,符合各类常规设备动力的调速要求;发动机的两级调速转矩特性符合车辆的动力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于ABS控制器的设计,在控制逻辑确定后,其设计难点在于控制器的软硬件实现。文章基于模糊滑模控制逻辑,介绍了基于Freescale公司HCS12系列16位单片机——MC9S12DP256的汽车ABS模糊滑模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中,采用最小系统板和目标功能电路板分离设计的方法,基于最小系统开发板,设计了包括电源模块、输入调理及输出驱动电路的目标功能板;软件设计中,依据控制需求,采用模块化编程思想,给出程序流程图,描述了ABS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指出该滑模控制器为后续的台架试验验证及轿车的主动安全控制装置的集成化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Motorola MC9S12DP256微控制器设计了ABS系统控制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和压力调节器电磁阀和电机驱动电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大大提高了轮速信号的采集精度以及驱动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吴广 《天津汽车》2007,(3):22-25
介绍了以MC9S12DP256B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发动机诊断系统的软硬件系统设计。利用MCU的增强型串口通讯模块,并且结合其强大的定时器模块,采用输入捕捉等功能,来完成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通讯,从而快速地得到发动机系统的故障情况以及运行参数。该系统已经在实际的车辆检测与维修中进行了应用,为车辆维修人员带来了快捷、准确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研究背景和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开发出的一些典型的车道偏离警告系统,最后指出了车道警告偏离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目前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性能只能通过驾驶员主观感受去评价、难以通过客观数据去验证其性能一致性等难题,利用VBOX设备的定位及车道线勘测功能,获取车辆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触发时车辆与车道线的距离值,通过数据分析软件Origin对获取的多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过试验与分析验证,成功验证该车的车道偏离预警功能一致性较好.结果 ...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文章根据车辆偏离速度将TLC算法和FOD算法相结合,针对车道偏离预警系统提出了多模式车道偏离预警算法,并搭建Simulink模型,结合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更好的进行车道偏离预警。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采用智能车辆道路系统对策的车道偏离避撞警告项目和近十几年来开发出的一些典型的基于视觉的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并就这种系统所采用的警告标准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车道警告偏离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机器视觉的弯道图像能提供车辆行驶道路环境的丰富信息,从建立弯道模型、提取车道线像素点以及拟合车道模型等步骤分析了传统基于道路模型的弯道检测方法,针对传统方法很难适用于多种不同形状弯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提取的弯道检测新方法;介绍了弯道检测在车道偏离预警、弯道限速以及弯道防碰撞预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弯道检测应该建立三维车道线模型、注重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提高其适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道路线形变化对侧碰、刮擦等侧向安全事故的影响,以三维空间线形的曲率和挠率作为公路线形几何特征描述参数,以车道偏移量作为侧向行车安全的表征指标,剖析了线形在空间层面发生的几何突变对车道偏离的影响。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实车试验,采用侧向行车视频记录连续的车道偏移,进行图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标定,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读取连续的车道偏移曲线,从中获取最大车道偏移作为分析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新手驾驶人和熟练驾驶人在线形空间几何特征不同的曲线路段所表现的最大车道偏移结果展开统计分析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当空间曲率突变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空间曲率突变与最大车道偏移显著正相关;挠率突变对车道偏移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线形扭转的方向,当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反向时,会明显加剧最大车道偏移;而线形扭转方向与路拱横坡同向时,会降低最大车道偏移但降低效果不明显;熟练驾驶人的最大车道偏移小于新手驾驶人,这种现象在空间曲率突变较大和挠率突变不利的路段尤为明显。研究结论可为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线形设计优化和路侧安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JSAE Review》2002,23(2):231-237
This paper describes research on drivers’ responses to a forward vehicle collision warning by driving simulator experiments in which 36 subjects were disposed randomly to the following three kinds of dangerous scenes while the subjects were intentionally distracted: closing to a preceding vehicle, sudden cut-in of a vehicle from an adjacent lane, and lane departure of own vehicle. The responses of the subjects to the warning against cut-in vehicles were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ubjects could take proper evasive action, but the average brake response time was longer than those for simpler scenario tests. It is also verifi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f warning sound on the subjects’ response times.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智能安全车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并针对有应用前景的智能安全车辆技术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纵向避撞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实现原理,指出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实现难点所在。为我国开展实施智能安全车辆技术提出了建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架构,详细阐述夜视系统、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随动转向前照灯、车道偏离报警、防碰撞技术、盲点辅助技术和泊车辅助技术的组成原理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探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Because the overall driving environment consists of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the traffic Environment, Vehicle, and Driver (EVD),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 must consider not only events from each component of the EVD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Although previous researchers focused on the fusion of the states from the EVD (EVD states), they estimated and fused the simple EVD states for a single function system such as the lane change intent analysi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limitations, firs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EVD states as driver’s gazing region, time to lane crossing, and time to collision. These states are estimated by enhanced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s from in- and out-of-vehicle vision systems. Second, it proposes a long-term prediction method of the EVD states using a time delayed neural network to fuse these states and a fuzzy inference system to assess the driving situation. When tested with real driving data, our system reduced false environment assessments and provided accurate lane departure, vehicle collision, and visual inattention warning sign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