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如海  蓝善斌  陈晓东  吴巍  林海燕 《汽车工程》2007,29(9):766-770,775
基于MADYMO软件的Gas Flow流体计算方法及5百分位Facet假人建立了驾驶员侧气囊模型及5百分位女性假人两种离位情况(OOP)的计算机模型,并通过气囊静态展开试验及假人两种不同位置的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改变气囊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两个位置模型人体各部位损伤影响及其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对离位乘员伤害影响比较敏感的气囊参数依次为气体发生器峰值压力、气袋体积、排气孔大小、织物渗透率、织物杨氏模量及密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乘员安全性角度出发,在LS-DYNA软件的基础上,介绍了安全气囊展开模拟的两种数学模型:均匀压力模型和计算流体模型。介绍了利用VPG软件折叠安全气囊的方法,对不同数学模型的展开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本文还研究了有无安全气囊对乘员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的气帘展开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气囊展开模拟采用均匀压力算法,为了更有效地模拟充气气体与袋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算法(ALE)的气帘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ALE模型相关组成部件、参数设置和接触定义方法,并利用LS-DYNA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将所建的气帘ALE模型初步应用到某车侧面碰撞仿真中,以考察气帘对乘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奕娴  吴光强 《汽车科技》2011,(1):12-16,34
针对安全气囊展开仿真,从理论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综述了几种常用的数字仿真方法,首先研究了用于IP(In-Position)乘员与气囊接触分析的控制体积方法(Control Volume,CV),分析了其对OOP(Out-Of-Position)情况仿真的不足;然后研究了可对OOP情况建模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  相似文献   

5.
CAE技术在汽车侧面帘式气囊模块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汽车侧面帘式气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ADYMO软件进行了气囊折叠和动态充气的模拟.还叙述了利用CAE方法进行帘式气囊几何形状的静态与动态设计及袋体压力集中情况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凤军 《天津汽车》2011,(10):38-40
为保证威志轿车安全气囊安全供货,避免进口气体发生器由于供货风险造成停产,对气体发生器进行国产化势在必行。文章对国内气体发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台车优化试验、模块DV试验及气体发生器时间一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国内生产的气体发生器的各项指标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道路碰撞试验表明,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国产化可行。  相似文献   

7.
侧气帘展开对内饰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基于粒子法对复杂侧气帘经行了仿真建模,设计了静态起爆滑块冲击试验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重点研究了侧气帘展开过程对周边内饰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侧气帘及内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我国实际交通事故中,超过70%的事故涉及弱势道路使用者,汽车对他们的保护需求日益凸显。本文中基于一款A级轿车,对能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头部、并与弹起式发动机罩相配合的保护气囊(简称行人气囊)进行了设计和验证。首先,设计行人气囊的包型和布置,基于弹起式发动机罩仿真行人气囊头型冲击、联动展开等工况;其次,利用试验和理论推导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修正行人气囊和弹起式发动机罩的关键参数;最后,基于C-NCAP头型冲击试验,探究该行人气囊的保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车开发的行人气囊对头部的保护效果良好,伤害降低60%以上,得分率高达93.1%。  相似文献   

10.
气袋缓冲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产品的缓冲保护,其数值模拟技术是设计和验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某大容积缓冲气袋,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获得了与实际缓冲特性较为一致的气袋模型。通过对模拟结果的研究,讨论了模拟中3种主要控制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工业应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安全气囊对离位乘员的损伤及其改善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前排乘员安全气囊的建模方法;依据FMVSS 208法规,利用MADY-MO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前排离位乘员和安全气囊的接触过程,对气囊造成伤害的机理进行分析;为减轻气囊对离位乘员的伤害,提出了可断裂式拉带安全气囊的改进方案,并对其改善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达到改善伤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JSAE Review》2001,22(1):69-74
In order to prevent injury of the occupant of the passenger seat when a side airbag deploys, we have developed an occupant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It detects the occupant's head entering the side airbag deployment zone. If so, the side airbag operation is inhibited and an indicator light on the side airbag alerts the occupant to the improper sitting position. It detects accurately the occupant's size and the head entering the side airbag deployment zone, using an occupant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nd electrostatic capacity sensors under the seat trim cover which determine the dielectric around the seat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发电机组静音箱设计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在满足声学性能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确保发动机的功率不受影响。为此建立了静音箱内流场分析模型,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模拟机组运行情况下的静音箱内部空气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状况,用于指导和优化静音箱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烟火式气体发生器燃烧室喷嘴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火药燃烧定律和喷嘴的流量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和设计气体发生器燃烧室喷嘴的孔径和孔数。分别对气体发生器中不同燃烧室喷嘴尺寸进行引燃试验,可以看出,当计算出的燃烧室喷嘴的孔径和孔数为试验所采用时,该气体发生器燃烧室的压力与预先设定的数据基本吻合。此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压力和时间能满足安全气囊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智安 《天津汽车》2009,(12):52-55
发动机排气歧管的传统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设计的需求,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可以深入地了解排气歧管内部的压力和流场分布。文章利用发动机排气歧管气体流动的数学描述及排气歧管三维数值模拟及Fluent软件平台,采用k-ε湍流模型,对排气歧管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CFD来研究排气歧管和模拟其内部流动状况,计算效率高,容易实现,CFD对优化发动机排气歧管的结构设计和改善排气效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2009款雪佛兰科鲁兹安全气囊中各个安全气囊的展开方法,详细叙述各个安全气囊车外展开程序、车内展开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安全气囊展开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in a passenger seat is one of the critical components for any advanced airbag system. Many automotive electronic suppliers and engineers predict that the camera will be the next generation sensor for active and passive safety systems because it has sever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other sensors.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a stereovision-based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CS) and intelligent algorithm with embedded system by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airbag deployment can be controlle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pair of stereo cameras and dual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the first DSP is for the stereo matching processing, and the second is for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hes 97%, and the processing time is 960 ms. Such performance indicates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ystem as an embedded OCS is high.  相似文献   

18.
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安全气囊折叠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安全气囊展开特性的优化指标。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不同折叠方式的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静态点爆试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一种新型气囊在典型折叠方式下的展开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了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新折叠方法。经试验验证,新设计的折叠方法具有良好的展开特性。  相似文献   

19.
汽车排气催化转化装置气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汽车排气污染物控制装置———催化转换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 4种不同引流区结构的速度场、压力场的计算 ,证明引流区的结构对催化转化装置的气流分布影响很大 ,应尽量避免采用直壁无引流过渡的结构 ,采用平滑过渡的引流区 ,不仅可减少涡流损失 ,而且压力损失大大小于其它结构。对实际汽车用催化转化器在不同排气流量下的速度场和压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和对比。采用Ansys/Flotran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证明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或减少汽车碰撞对驾驶员的伤害,吸能转向柱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反作用力和碰撞时方向盘下缘所受撞击力的分析,结合碰撞中不同情况下乘员头部和胸部对转向柱的撞击情况,确定了不同工况对吸能转向柱临界压缩力设定的影响,并最终指出如何结合安全带的选用及安全气囊的匹配情况来设定吸能转向柱的临界压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