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组成、应用现状和前景,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中新能源的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相结合,不仅节能减排,也是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成本的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现状,对城市轨道交通光伏并网方案及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并网后面临的技术难题.对今后该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构想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轨道交通用电负荷需求和特点,并结合光伏发电现状、节约能源需求、光伏发电应用条件,提出了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在节能及新技术应用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光伏发电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应用价值,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中的应用方案,为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屋顶光伏发电的大面积推广和发展做了经验积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光伏发电并网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及光伏发电并网的动态运行仿真方法。所提仿真方法针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直流侧建立数学仿真模型,考虑系统平行多导体传输特性,求解多列车动态运行情况下的牵引变电所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交流侧的仿真模型,并使用三相动态负荷等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直流侧牵引变电所的功率波动。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光伏发电并网模块,并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以常州地铁1号线的线路参数为例,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潮流参数、网压有效值及网压波动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功率、不同并网电流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不同负荷率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能够有效降低供电系统直流侧对交流电网的功率需求,但也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产生影响;随着供电系统负荷率、光伏并网电流及并网功率的增大,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广阔空间.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开展了光伏发电接入城轨交通供电系统的可行性与并网方式研究.理论计算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发电接入城轨交通供电系统是可行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具有交流并网和直流并网2种模式.交流并网模式具有控制策略简单成熟的优点;直流侧并网模式通过控制策略优化补偿牵引网电压减少接触网损耗,具有提高城轨交通牵引供电质量和节能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超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104--108
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深圳地铁6号线高架车站应用的可行性,阐述深圳地铁6号线高架车站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的选择、光伏组件与车站顶棚的结合方案、光伏并网设计、光伏监控系统、防雷接地,并进行经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光伏发电平均成本均低于目前深圳地铁的用电电价,同时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8.
郑新阳 《铁道勘察》2014,(1):107-109
简要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构成、分类、适用范围。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小型离网式光伏发电技术在民用建筑中应用的方式、方法,阐述了光伏发电技术结合LED灯应用于公共照明系统的优势及光伏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车辆设备投入数量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庞大,并且要求高质量、稳定、持续的供给。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把车辆段内列车维修库顶资源和光伏发电技术相结合,利用在维修库顶安装光伏组件系统进行发电。通过光伏发电实际情况分析,车辆段检修库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优势明显,可以满足车辆段正常生产作业所需要的电能供给,并且可以提供符合使用标准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支撑轨道交通系统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在光伏发电及储能方面展开研究。设计城轨交通系 统用分布式光伏-储能供电系统方案,研究多系统、高可靠度的供电模式和源储荷多能源耦合下的能量管理策略。 面向光伏储能接入单个牵引变电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能量管理与优化方法。该方法使用深度 Q 网络 对列车负荷、光伏单元和储能单元功率输出等状态信息进行训练学习,通过训练好的代理对直流牵引网进行能量 管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难以适应城轨列车启停频繁、工况多变,以及多能源系统引入后带来的供电稳定性、容 量配置和能量管理等问题,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绿色能源利用率,降低变电所输出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