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1977年~1988年间,收治的75例胆道残留结石,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29例,各种内引流手术30例,纤维胆道镜取石16例。本文就残留结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进行分析讨论,强调了术中造影和纤维胆道镜联合应用是预防胆道残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的开腹手术治疗与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关于胆总管结石的开腹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个实验共407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ERCP内镜取石组相比较,开腹手术组在一次手术后结石残留率[OR0.39,95%CI(0.25,0.75),P=0.003]、患者再次手术率[OR0.33,95%CI(0.19,0.60),P=0.0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方面[PetoOR1.10,95%CI(0.69,1.76),P=0.67]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研究资料显示,开腹手术取石较内镜取石在结石清除效果方面有一定优势,而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是很常见的,仅美国每年就有5000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对胆道残余结石的传统疗法是再次手术取石。由于既往的胆道手术使胆道的局部解剖变得很复杂,加之反复的胆道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都比较差。因此再次手术的死亡率要比初次手术高4倍.近十年来随着经皮肝穿、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胆道残余结石是可以用非手术方法处理的。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取石等.但直径大于8mm的结  相似文献   

4.
尿硅石在人类非常罕见,随着分析仪器的进步及尿石分析方法的改进,目前国外已有39例报道,但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红外光谱分析185倒尿石成分基础上,配合能遭及扫描电镜,发现单纯尿硅石1例及含硅质结石17例,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结石系西北地区患者手术取出60例和体外冲击波碎石80例及自行排出45例,其中上尿路177例,下尿路18例。实验方法:先将结石进行红外光谱分析,选择单纯硅尿石及含硅质结石采用配有美国能谱分析的B型电镜进行扫描观察。结果185例结石中,单纯硅结石1例(0.54%),含硅质结石17例(9.19%),且混…  相似文献   

5.
<正> 输尿管异位开口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疾病,不少病例因术前没有及早确诊而延误手术。本组自1957年6月至1982年6月间共收治23例。1例自动出院,2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尿道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80例,总有效率82%。治疗后1月效果趋于稳定,夜尿次数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并发症除血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外,诱发心绞痛2例,局部皮肤灼伤3例,异常悬空感3例。我们体会射频前后服用适量抗菌素和小量激素对预防或减轻治疗后腺体炎症水肿反应有益。合并中叶增生患者,射频后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效果更理想。近期有尿潴留史或最大尿流率小于5ml/s,排尿时间大于60s患者射频后可保留尿管5~7d。射频适应症广,是全新、无创、良效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阴道瘘是输尿管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多由妇科手术所致。我们自1970~1996年共治疗输尿管阴道瘘9例,均为妇科手术所致。其中早期修复5例,晚期修复2例,自愈1例,误诊探查1例。随访1年,尿路均恢复正常。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9例患者年龄一32~48岁。发生于右侧6例,左侧2例,1例误诊探查。其中剖腹产5例,子宫肌瘤3例。出现尿漏为术后2~22d。其中3例术后出现发热与腰痛。②手术方法:早期修复5例,晚期修复2例,自愈1例,误诊探查1例。7例患者均行输尿管膀胱抗逆流吻合术。早期修复5例中2例腹膜…  相似文献   

8.
复杂尿瘘因瘘孔大 ,组织缺损多 ,反复修补致疤痕组织增大 ,给手术带来较大困难 ,往往手术成功率低。 1997年 7月~ 1999年 6月在援苏丹医疗队工作期间 ,我们对 4例复杂尿瘘行阴道黏膜瓣代替膀胱或尿道壁的尿瘘修补术 ,效果较为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年 10月~ 1999年 1月在苏丹的中苏友谊医院收治复杂尿瘘 4例 ,包括尿道阴道瘘 1例 ,巨大膀胱阴道瘘 3例 ,其中 1例为膀胱、尿道阴道瘘。年龄 18~ 2 1岁 ,平均 19 5岁 ,均为难产处理不当所致。漏尿 7~48个月 ,3例继发性闭经。瘘孔直径 2 5~ 3cm者 3例 ,均可见…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院1991~1995年间,122例胆道术后患者经纤维胆管镜(以下简称胆镜)检查的结果。其中①肝胆管结石117例,胆镜检查明确了结石的位置、分布、大小和数目。胆镜经腹壁窦道取石,肝胆管残石清除率86.8%,胆总管残石清除率94.8%。②对12例胆管狭窄(右肝管狭窄合并结石4例,左肝管狭窄合并结石6例,单纯环形狭窄2例)进行了胆镜的扩张治疗。③经胆镜明确诊断并取出完全钻入胆道的蛔虫患者3例。作者认为胆镜是诊断和治疗胆道术后疾患的重要手段,对于降低再手术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茚地那韦药物性泌尿系结石患者降钙素原(PCT)、肾功能及炎性指标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7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限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非茚地那韦所致泌尿系结石患者)和观察组(39例,茚地那韦相关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 d,比较两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尿酸(UA)、尿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疼痛视觉横拟评分(VAS)及IgG、IgM、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7天时的血清PCT、CRP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尿Kim-1、Scr及BUA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麻醉诱导后20 min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 d硒半胱氨酸(GSH-Px)、SOD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本组治疗前(P&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手术技巧及手术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研究,急诊行ERAT,分析ERAT手术技巧与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ERAT手术,无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ERAT平均手术时间为(49.7±18.2)min,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3±1.6)d。阑尾腔插管作为ERAT最关键的步骤,使用带圈导丝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平均(5.7±4.9)min(P<0.05)。14例患者伴有阑尾粪石(7例块状粪石,4例碎渣样粪石,3例碎渣样粪石伴阑尾腔狭窄),均以取石球囊或网篮成功取出,取石成功率100%。取石网篮取出巨大阑尾粪石并发阑尾穿孔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放置阑尾支架9例,1周后于门诊行结肠镜取出,均未出现由支架引起的不适或相关并发症。ERAT手术时间随术者手术例数的增多而逐渐缩短。结论 ERA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内镜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插管、取石工具,适时放置阑尾支架,增加操作例数等措施将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 ,并结合尿流动力学分析各类症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方法 对 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 流率、前列腺压和肌电图进行综合性回顾分析 ,并就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的尿流动力学变化作了比较。结果  40 6 %的患者存在不稳定性膀胱 ,34 4%的患者有逼尿肌反射亢进 ,46 9%的患者有膀胱出口处梗阻 ,另有 6 8 7%的患者存在逼尿肌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 ;而慢性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的尿流动力学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可能与前列腺或盆腔内局部因素诱发的不稳定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出口处梗阻和逼尿肌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认识并解除这些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保留尿道、耻骨上,耻骨后3种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情况,术后常见并发症和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前列腺切除术病人住院资料,按3种术式统计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尿转清时间,术后置尿管时间和住院天数。对80例病人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9个月,分析尿流率,I-PSS和QOL评分。结果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各项指标均比其他两种手术低,特别在输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常见并发症三方面有统计学差  相似文献   

14.
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细菌性肝脓肿是肝脏继发性感染的一种严重疾患,一般诊断较易,但处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危。据报导,经手术治疗,死亡率较非手术治疗有所降低,但仍高达33%,近年来由于重视全身支持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在16~27%之间。Balasegaram氏报导国外近年的死亡率高达32.8%,我院从1957—1980年经手术治疗的100例细菌性肝脓肿,总的死亡率为11%,经腹腔引流的80例,死亡9例,其死亡率为11.25%。较其它报告的死亡率低,本文重点讨论经腹腔一期切开引流治疗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膀胱出口梗阻 (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BOO)是引起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 (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 ,LUTS)最常见的原因 ,而前列腺增生继发的逼尿肌功能变化与LUTS也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确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案时亦应充分考虑逼尿肌功能的因素。本研究对 1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测定 ,明确提示逼尿肌功能与LUTS的关系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NMP2 2预测膀胱癌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膀胱癌术后患者 5 0例 ,留晨尿检测NMP2 2水平 81人次。所有病例均行膀胱镜检查 ,并对可疑病变处取膀胱组织送病检。尿NMP2 2浓度采用双抗体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结果 膀胱癌复发 19例 ,未复发 31例 ,两者尿NMP2 2中位数的 95 %可信区间分别为 13.9~ 5 0 .3U·mL- 1 和 4 .6~ 7.6U·mL- 1 ,无重叠。初次膀胱镜检和 或病理检查无肿瘤复发 36例 ,尿NMP2 2测值异常 (NMP2 2≥ 14 .0U·mL- 1 )和正常 (NMP2 2 <14 .0U·mL- 1 )者分别为 11例和 2 5例。经随诊前者膀胱癌复发 5例 (45 .5 % ) ,后者为 0 (0 2 5 ) ,两者复发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对危险性 (RR)为 12 5 0。结论 尿NMP2 2可作为膀胱癌术后预测肿瘤复发的指标 ,与膀胱镜相比 ,其具有可早期预测、简单、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正> 颈椎病系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自60年代以来,我国在颈椎病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在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分型等认识较为一致,在治疗方面仍以手法推拿、牵引、理疗、封闭、手术等综合疗法。有些类型病例疗效不够满意,因此:我院自1985年起试用高压氧治疗,取碍了满意疗效,至今已有59例,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因食用含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尿肾功,探讨三聚氰胺对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4月~2008年12月在甘肃省20家医院进行"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调查"中筛查阳性的180例婴幼儿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UMA)、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的定量测定,观察三聚氰胺对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情况,以及损害程度与结石部位、婴幼儿性别、年龄、食用奶粉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儿中有31例患儿出现UMA异常[(10.79±19.19)μg/mL],19例患儿出现β2-MG异常[(65.19±137.83)μg/mL],而α1-MG未见异常[(0.41±0.34)μg/mL]。统计结果显示,UMA异常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β2-MG、α1-MG无统计学差异(P>0.05);UMA、β2-MG异常与奶粉使用率存在正相关。结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对小儿肾小球、肾小管功能有损害,且年龄越小、服用三聚氰胺污染奶粉时间越长其损害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轰轰烈烈大跃进高潮中,我们解放了思想,敢想敢作的共产主义精神,在党的大力支持下,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并作为国庆节的献礼,已成功的开展了廻肠膀胱成形术,仅在一周之内即为两个膀胱疾患严重的患者进行了此一手术,目前患者情况良好。这种手术在全国内还很少见。例一、李淑云,女性,23发,患右肾结核引起严重的膀胱疤痕挛缩,容量仅40毫升,入院后先后作了右肾截除及左肾肾盂引流术,最近又作了廻肠膀胱成形术,病人现在不但身体恢复了健康,而且排尿的障碍也解除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1979~1989年手术治疗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归纳了手术中发生22例(占31%)残留结石的原因,并对术中如何预防残留结石进行了讨论,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中避免发生残留结石提供了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