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全面地介绍法规,明确水运企业应该编制安全应急预案的规模与种类,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编制安全应急预案的步骤,及应急演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是指针对突发的、具有灾害性的紧急事故所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就是为及时消除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展开应急行动而编制的应急预防救援方案.  相似文献   

3.
当前,干线公路养护面临任务、资金两方面压力,确保养护作业安全成为行业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内涵出发,结合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现状,提出在作业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方面进行重点强化和突破,推进和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养护作业现场安全。  相似文献   

4.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行业,也是重特大事故易发领域,客运企业多以小微企业为主,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应急救援能力均较为薄弱,加之自身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迫切需要构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应急管理体系。本文首先分析了双重预防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应急管理体系总体要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流程,进而结合2020年度济南市部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急预案评估工作经验,归纳了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应急管理的持续改进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并对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在道路旅客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目前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价、应急资源与应急能力、相互协议、应急措施优先次序、危机处理、现场恢复及事故调查等七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使事故损失最小化,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吸取贵州贵阳"2.27"公交燃烧事故教训,消除公交行业安全生产隐患,广州市交通部门采取6项措施,强化公交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求各企业负责人深入一线带动员工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强化安全生产。二是吸取教训,开展事故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活动。在全体公交驾驶员队伍中开展深入广泛的事故经验教育培训,强化驾驶员雨季安全行车警示教育,并重点加强应对可能发生的公交车火  相似文献   

7.
水上安全应急搜救工作是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上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后一道牢固防线。水上安全应急搜救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山西水上安全应急搜救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对应急搜救工作的要求,着力在"一案三制"(预案、机制、体制和法制)以及对水上安全应急预案体系、水上应急搜救管理体系、水上搜救应急物资库布局及主要应急物资配置,水上应急搜救技术,应急搜救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使山西省的水上安全应急搜救工作更加法制、科学、规范、先进和可操作,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险情和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6):200-201
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有方针、目标任务、依据、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的各种制度、应急预案,还有其他如技术交底、检查记录、培训记录等等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9.
应急预案查询管理系统是黑龙江省交通应急保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推广使用可以提升黑龙江省交通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从而确保交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应急预案查询管理系统是黑龙江省交通应急保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推广使用可以提升黑龙江省交通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从而确保交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中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从系统韧性角度出发,结合此次疫情的突发性和新特点,分析了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复杂动态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挑战。充分借鉴联合国、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关于韧性交通运输系统构建和交通应急保障的经验,梳理出交通运输行业系统韧性分析要点。从疫情防控与应急保障两方面,提出了建设韧性交通运输体系、做好客货运输保障和丰富应急管理手段等措施建议,以期有利于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并为下一阶段综合交通网建设及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急交通疏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有序实施交通组织,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分析了飓风、洪水等能预警、观望和应对的自然灾害的特性,研究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机理、交通组织方法与交通仿真技术应用,结合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急疏散预案制定的实际,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交通运输环境条件的应急疏散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并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疏散方式应以公共汽车为主,并需从完善疏散规划方法体系,整合路径选择、交通控制以及疏散时间计算等交通关键技术着手,提高交通疏散效率和组织管理水平,通过交通仿真及ITS技术构建应急交通疏散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3.
交通应急管理系统是交通安全、可靠运营的保障,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子系统和工作流程,并在回顾国内外应急管理系统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交通应急管理现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交通应急管理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交通应急管理方面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综合交通规划的重点与发展对策,找准我国综合交通规划存在的问题,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及国土交通要素有机融合等新要求,首先,分析当前综合交通规划在行业管理、产业融合、新技术、发展理念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当前规划工作的问题与不足,从明确规划定位、规范规划程序、丰富规划内涵、优化规划方法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实施路径,以期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有效指导综合交通规划,运用丰富的研究手段提升综合交通规划的准确性和前瞻性,突出综合交通规划的落地保障机制,处理好生态环保与综合交通规划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安全风险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化工区现场调研和企业评价报告等相关资料,对目前及将来规划建设后的化工区的运输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重点选择两个企业进行二甲醚运输的风险分析,计算危险品道路运输个人风险,绘制道路运输个人风险分布图。另外,针对该化工区进行危险品运输安全风险容量分析,对于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的风险降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的特殊性,分析特大公园地区客流的出行特征。指出特大公园客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峰谷差距显著、游客出行对小汽车有较高依赖性、公园客流对周边交通造成一定的叠加影响等。分析北京香山公园、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交通运营及相关设施发展实例。以顾村公园为例,从客流规模预测,公共汽车、临时停车位、PR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划、极端高峰日应急预案几个方面阐述顾村公园枢纽交通设施的规划情况。最后,提出特大公园地区交通设施规划策略,即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共享、分级保障、集约化方式主导等。  相似文献   

17.
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价对于交通运输信息化规划、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按照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一般方法,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提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行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交通运输行业坚持依法防控,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依法依规开展应急运输保障、公路设施维护、交通卫生检疫、运力应急征用等工作。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也对现行交通运输法规制度体系带来了挑战。为全面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法规体系,推进科学完备的交通运输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加强法治交通建设,促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重点考察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领域中有关疫情防控等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查找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下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从贯彻现代应急管理理念、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立法、创新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和公路建设的发展,电石在公路运输中引起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建立事故紧急救援预案,提高电石运输事故的救援水平,改善事故的救援状况,对于提高电石运输安全性,减少经济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产业转移升级趋势明显、土地资源加剧紧张的状况下,如何将经济部门的物流产业及园区规划、运输部门的行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三者协调统一,是各大城市亟须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此,《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3—2030)》开展了以重新组织城市货运空间为重点的货运规划实践。首先对深圳市货运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货运系统在用地、运输方式、场站布局、货运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梳理深圳市货运交通规划面临的行政管理、规划编制和落实、规划方法适应性、物流用地空间等方面的挑战。最后,以物流功能集聚为出发点,拓展货运枢纽的功能和属性,提出枢纽分级、立体化布局、公共空间共享专营等规划方法与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