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岩溶地基对桥梁的危害性非常大 ,设计与施工时必须高度重视。通过某铁路大桥溶洞桩基设计及施工 ,结合岩溶地质发育形态 ,总结岩溶发育地区桥梁基础地质勘探、洞顶板安全厚度计算、桩基设计及施工等应注意的问题 ,确保桥梁建设及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长大干线铁路,设计时速高、运营里程长。客运专线线路的高平顺性要求,对桥梁墩台的沉降要求比普通铁路要高。桥梁钻孔桩基础在岩溶发育的地层中施工,不可预见因素多,施工难度大。在简要介绍地基注浆法、钢护筒跟进法和直接回填冲钻法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论述关键工程施工技术和措施:倾斜岩面或遇孤石、穿越溶洞顶板、溶洞侧壁侵入孔径、漏浆和塌孔、穿越溶洞顶部岩层时防止偏孔的措施、穿越溶洞的施工方法等,对全线岩溶地区桥梁钻孔桩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溶洞为岩溶洞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岩溶对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结构物部分及全部悬空,大大降低隧道使用的可靠度;溶洞填充物外涌,给施工造成困难和安全隐患;季节性的岩溶洞穴涌水,给隧道施工和体系带来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溶洞处理方案对隧道顺利穿越岩溶发育地段极为重要。根据贵阳枢纽白龙线Ⅰ标胡家坡隧道DI2K24+932溶洞处理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总结贵州喀斯特地貌区溶蚀发育地区溶洞的处理方法,以期对溶洞处理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多为300 km以上,对桥梁桩基沉降量要求极高。全面分析岩溶区溶洞对桩基沉降的影响,准确预测岩溶区桩基的沉降量是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基础设计的难题。以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徐州特大桥岩溶区桩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建立桩基和溶洞地基有限元模型,系统分析了溶洞参数对桩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了不同注浆加固方案对岩溶区桩基沉降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溶洞顶板厚度、桩尖至岩溶层间岩土层厚度、溶洞尺寸大小及竖向线溶率均对桩基沉降有影响。其中,桩尖至岩溶层间岩土层厚度和溶洞顶板厚度对注浆加固效果影响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5.
隧道穿越大型充填型溶洞的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守周 《铁道勘察》2009,35(5):64-68
总结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PDK255+978大型充填型溶洞的综合勘察经验,介绍隧道穿越大越大型充填型溶洞时各种勘察方法的综合应用,查清充填溶洞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便确定充填溶洞的处理方案。通过EH-4确定岩溶异常的发育范围及空间形态,深孔钻探验证岩溶异常的形式及溶洞内充水、充泥情况,并确定溶洞内充水、充泥数量以及水压力大小,通过地下水化学分析确定突水来源及地下水补给来源,通过水文观测确定了地下水的补给量,为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PDK255+978大型充填溶洞的处理提出了分级泄水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陈蔚 《铁道建筑》2012,(2):38-39
结合南宁至广州铁路第八标段鼎湖特大桥桩基施工溶洞处理实际情况,介绍了岩溶地区地基处理的3种方法,即抛填片石和黏土填充法、溶洞注浆填充法和钢护筒跟进法,并详细说明了3种溶洞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步骤。通过3种方法的交替使用,对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保证了桩基础施工质量和进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黔张常铁路高山隧道施工至DK53+678揭示一巨型溶洞,溶洞形态、分布规律极其复杂,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极高。为查明溶洞的发育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通过采用地质调查、钻探、物探、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手段,查明溶洞形态、堆积体特征、成因等溶洞发育特征及岩溶地表和地下水补给及排泄特征,对洞顶、洞壁稳定性等进行评价,为施工处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宁安高铁地处长江以南丘陵地区,湖塘密布,地质条件复杂,铁路沿线可溶岩分布范围较广,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均有岩溶发育,溶蚀现象明显,岩溶发育程度多为中等发育和强烈发育,溶洞多呈串珠状,高铁建设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有效查明自然地理和地质情况,根据溶洞发育程度,选择适宜的路基、桥梁方案,并做好结构沉降控制。基于此,本文开展岩溶地区勘察勘探方法及对应的结构物设计方案研究,从而保证设计的可靠性。研究结论:(1)岩溶地区勘察应精细调查分析,超前谋划组织,科学管理实施,宜采用钻探取芯试验、地震CT法和管波物探等新技术进行综合勘探,查明岩溶地段岩溶发育和分布情况;(2)岩溶强烈发育地段,考虑工程处理难度及费用,建议有条件情况以桥代路通过;(3)岩溶地段路基宜根据"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进行注浆动态设计;(4)岩溶区桥梁桩基础宜根据逐桩钻探资料,布置桩基基础展布图,桩基础需要穿透溶洞,支撑于底部稳定的基岩上,采用不等长桩设计;(5)本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地区地质勘察勘探及结构物地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岩溶发育特征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岩溶专项勘察资料,总结了该线岩溶区3种地质结构类型、岩溶塌陷机理和高、中、低3种风险区划分。从岩溶的横向、竖向分布以及溶洞填充情况等方面总结分析岩溶的发育特征和规律,发现岩溶主要在岩面下15m范围内发育,且以小于3m的溶洞为主,由上到下溶洞的填充率逐渐降低。考虑6号线施工及运营安全,以阻止上覆砂层的漏失为目的,对于主要车站及区间隧道下的溶洞,主要采取封闭溶洞连通通道和对溶洞注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地区岩溶地基灾害类型及形成机理,以对其既有铁路岩溶地基灾害进行有效治理,对新建铁路岩溶地基进行合理加固,从而确保岩溶地基铁路安全.研究结论:(1) 洛湛铁路岩溶路基主要以地面塌陷危害为主,其塌陷机理主要以地下水波动引起的渗透潜蚀和真空吸蚀作用为主,同时也受人工抽取地下水影响.(2) 岩溶路基整治原则为:路堤一般采用注浆加固,路堑采用探灌结合的原则在开挖路基面进行物探及钻孔验证;对埋设较深的溶洞,宜先采用粉煤灰或砂浆充填后再注浆;对裸露或浅埋型,宜采用挖除换填或加混凝土盖板加固.(3) 地基注浆过程中边探边注,探注结合,需注意注浆压力与注浆环境变化,严格注浆质量检查,以保证岩溶地基加固效果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