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口腔粘膜病是腔口科常见病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口腔粘膜病中的复发性口疮及部分干裂型及糜烂型慢性唇炎,糜烂型扁平苔癣。这些疾病更为多见,而且其病因都至今尚不明确。有不少学者认为可能与免疫有关。我们对这些病的患者进行了初步免疫学检查,以及免疫方面的治疗,分述于下: 方法: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相似文献   

2.
口疮是口腔中常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所谓“口疮”常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可发生于唇、舌、颊、腭部等处,呈现口腔糜烂或溃破红肿疼痛。祖国医学中有“口疮”“口糜”“口破”“口疳”之名。在现代医学中属于口腔粘膜疾患包括各种口炎或口腔溃疡等。皆可属于“口疮”之类,如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口疮、腺周口疱等属之。祖国医学中远在《内经》中《素间》和《难经》中均有有关口疮之记载《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载有“岁今不及,点炎乃行,民病口疮”。《又素问,真其要大论》载“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又《气厥论》篇载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等等。祖国医学认为“诸疮疡肿皆属于火”故有“痈疽皆由火毒生”之说,而口疮因火而发者尤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六四年发现天疱疮血清中含有可与表抗原直接起反应的自家抗体,而抗原位于最早期病理改变处。此后,对人类的水疱大疮性疾病免疫病理学机转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水疱大疮性皮肤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瘢痕性类天疱抢、阴部疱疹、多形红斑、疱疹样皮炎。由于对这些疾病的免疫病理学机能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其合理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因而加速了对这些疾病的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并对免疫病理学方面问题能更深入地思考(自体抗体、免疫复合物、细胞中介物质如何参与局部免疫损伤的)。虽然上述大疱性疾病较少见,但可用来更好地对这些免疫中介性疾病深入地进行基础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Emergence PTCA)能改善前壁心梗患者的预后已定论,但急诊PTCA是否对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有益尚有争论。本文总结了我院1996~1998年入院治疗33例急性下壁心梗高危患者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急诊PTCA对急性下壁心梗高危患者的治疗意义。方法 33例经体表心电图确诊为急性下壁心梗高危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汾为A、B两组。A组15例,均在发病6h内行急诊PT  相似文献   

5.
P物质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早期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物质 (substanceP ,SP)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EGFR)在银屑病发病早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正常组织和各期银屑病皮损处SP和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和静止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处SP明显高于恢复期患者和正常人 (P <0 .0 5 )。进行期和静止期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中EGFR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 (P <0 .0 5 ) ;恢复期皮损的阳性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SP和EGFR可能在银屑病发病的早期阶段相互协同而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以往我院产科婴儿室根据臀红程度分别给以温水洗、涂植物油、氧化锌软膏、龙胆紫及灯光照射,一般需5—6天始能痊愈,甚至有因臀红而影响产妇出院者。我们根据针刺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推测针刺可能对新生儿臀红有效。试用之后效果显著。因时间短促仅观察四例,兹报告于后。二、针刺方法及臀经分度:(一)针刺方法:用毫针在糜烂边缘1—2毫米、针与针间距离针刺深度均为1—2毫米。(二)臀红分度:一度:仅皮肤发红,但无表皮损伤。二度:皮肤发红,并附有轻度糜烂。三度:皮肤表面极度发红、湿润、糜烂范围广汎,且有少量分泌物。三、针刺与旧法优缺点比较如下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正常组(6只)和溃疡组(42只)雄性大鼠脾脏TFF3的表达。结果①溃疡组大鼠脾脏明显肿大、充血;与正常组相比白髓面积明显增大(P<0.05或P<0.01),至6 d组最大,边缘区增厚(P<0.05或P<0.01),至10 d组最厚;红髓面积减少。②TFF3阳性反应物呈棕黄色颗粒状分布于胞质中。③TFF3在正常组大鼠脾脏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溃疡组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溃疡组白髓中阳性细胞TFF3平均吸光度值各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以10 d组增高最为明显;边缘区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 d和6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红髓阳性细胞TFF3吸光度值1、2、6 d和14 d组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或P<0.01),以6 d组增高最为明显。④溃疡组边缘区TFF3表达与损伤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F3在胃溃疡大鼠脾脏各部位呈高水平表达,可能通过提高脾脏免疫反应性促进胃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正> 臀炎(臀红、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损害,发生率很高。重者可形成糜烂、合并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所以防治臀炎至关重要。笔者用我院药厂自制的烧伤油治疗臀炎91例,疗效满意。 1.对象:91例均为住院新生儿,其中臀炎Ⅰ度(皮肤发红,有颗粒样红疹,表皮无损伤)48例,Ⅱ度(皮肤发红,有点状糜烂)39例,Ⅲ度(皮肤发红明显,糜烂融合,有的形成浅溃疡,重者合并感染、形成脓疱)4例。91例中合并霉菌感染者3例。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男46岁。以发作性上腹痛3年加重1周入院。曾做钡餐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1周前因劳累上述症状加重,伴纳差反酸,疼痛节律性消失。查体见上腹剑突下偏左处有轻度压痛,余未见异常。胃镜检查见胃角胃窦有散在绿豆大小糜烂境界不清,尤以胃窦小弯侧更明显。近幽门后壁有一条粗大皱襞。球部前壁有一0.7cm~2溃疡,盖有少许乳白色苔,周围粘膜充血水肿。胃镜诊断: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早癌待排。病理报告:胃窦小弯侧糜烂面的3块粘膜组织为慢性中度萎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19年1月-2020年11月因腹痛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评估胶囊内镜在腹痛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组人群在胶囊内镜检查结果上的差异。结果 共有191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纳入研究,均正常完成胶囊内镜检查。在腹痛组患者中,腹痛相关的阳性病变检出率为52.87%(101/191),正常组人群阳性率为20%(5/25)(P<0.01)。进一步分析,腹痛组患者中腹痛相关的重要阳性发现(溃疡、糜烂、憩室、寄生虫、肿瘤)检出率为16.23%(31/191);次要阳性结果(息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淋巴管扩张)中,息肉、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等病变在腹痛组及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小肠淋巴管扩张在腹痛患者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3.56%vs. 4%,P<0.05,OR=7.089)。结论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病因的确诊有一定的价值,但部分阳性结果与腹痛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应用鼠抗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单克隆抗体及125IhEGF放射免疫分析药盒,以放克分析法及ABC免疫组化法对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皮肤及尿液中EGF及EGF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正常人皮肤EGFR主要分布于基底细胞层及基底层上部。②银屑病进行期皮损EGFR持续表达于表皮各层,其表皮中EG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及银屑病邻近未受累表皮及恢复期表皮后银屑病患者尿液中EGF在银屑病各期及正常人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EGF及EGFR可能在银屑病表皮的过度增殖及异常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霉菌性食管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疾病 ,尤以原发性霉菌性食管炎更少见。该病多以口腔霉菌或衰弱患者的食管发病为特征。食管镜 ,涂片活检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我院自 1 981年~ 2 0 0 0年 ,在 1 50 0 0例次中发现 1 1例霉菌性食管炎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例中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8 67岁。病史最长 8年余 ,最短 2 4d。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 7例 ,呃逆 3例 ,食欲不振 1例。胃镜下表现 :粘膜充血、水肿 ,散在浅表糜烂 ,粘膜斑块如米粒大小 4例 ;食管普遍充血 ,可见纵行串珠状隆起 ,中央糜烂 ,充血 ,附霜样黄白苔 ,粘膜发红 ,触之易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对我院6例Durie分期为ⅡA~ⅢB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APBSCT,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47.5岁(39~56岁)。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造血重建中位时间23 d(11~62 d)。移植相关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口腔黏膜溃疡或糜烂3例,转氨酶升高3例,其中1例伴有黄疸,恶心呕吐3例,口腔黏膜血疱1例,腹泻1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6~28个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第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有2例复发,分别在移植后第11个月和第20个月,前者于复发后第4个月死亡,后者经化疗后再次获得缓解。结论 APB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合并症少;前期诱导化疗阶段应用过马法兰可能是某些患者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 患者男性,60岁,以“反复右上腹痛4年,加重36h”急诊入院。查体:莫菲征阳性,B超提示胆囊颈嵌钝性结石,心电图检查正常。患者否认有冠心病史。入院后病情渐重,体温升高,巩膜开始黄染。随于第3天在全麻下行胆囊造瘘术,吸出脓性胆汁150ml,取出球状结石1枚,在探查胆囊颈时,病人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死者身长174cm,体重69kg,巩膜、皮肤轻度黄染。胆囊12.5cm×5.5cm×1.8cm,浆膜暗红色,粗糙,底部插有引流管,胆囊壁厚0.7cm,粘膜面有黄绿色脓样物,尚见数个小豆大,棕黑色结石附着,镜下见大量中性  相似文献   

15.
大中型汽车在行驶中,常有润滑油从后轮毂(与半轴突缘接合部)甩出,其危害较大:一是污染环境,影响车容车貌;二是影响制动效果,甚至不能制动;三是造成经济浪费,因甩油造成缺油还会加剧机件磨损或造成烧蚀.如不及时排除,将会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正> 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钾麻痹与成人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情相似,若未能及时加以区别,会因误诊而治疗不当,造成患者不应有的后果。病历1 患者李××,男,47岁、教师,住院号:162031、于1983年7月27日以四肢进行性活  相似文献   

17.
<正> 坏死性涎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是主要发生于小涎腺的、自限性的炎症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该病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都与癌相似(鳞癌或粘液表皮样癌).现报告2例如下: 病例1:女性患者,58岁,以“腭部肿物2月,手术后形成溃疡1月”的主诉就诊.该患者于两个月前偶然自己发现腭部有一花生米大的、圆形无痛性肿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并被手术切除.术后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体表刺激对犬心脏表面神经元活动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定量敲击麻醉开胸犬的左胸壁、上腹壁,同步记录犬右心房神经节丛神经元内单位放电的频数及心脏变时、变力性反应。结果:敲击左胸壁、上腹壁均可使右心房神经节丛内神经元在10s内单位放电频数增加,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和室心律失常。静脉注射普萘洛尔(1mg/kg),可使刺激体表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反应减少。静脉注射阿托品(1mg/kg)使刺激体表引起的心率减慢反应未完全消除;心脏急性去神经支配后,敲击体表对引起神经元的放电频数和变时反应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说明:敲击犬心前区和上腹壁可直接引起心脏表面神经节丛内的副交感神经元兴奋,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引起负性频率作用;在此基础上刺激兴奋了心脏表面交感神经元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由于传入通路被切断影响上述反应,提示:接受刺激的体表感受器或神经纤维与心脏表面神经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情及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CS患者171例及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身高、体重、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计算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评估IRI(HOMA-IR)、冠脉阻塞积分(CAOS)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CS患者TC、LDLc、FPG、Fins、HOMA-IR、hsCRP、CAOS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IRI及hsCRP水平对不同病情AC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IRI及hsCRP水平在ACS病情的诊疗及预后的判断中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 憩室多发生于消化道,偶见于泌尿道,但发生于气管的憩室罕见,我院CT扫描发现1例,并经气管镜进一步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7岁.因颈部不适在当地医院疑为“颈椎病”而行颈部X线拍片,发现颈根部有一低密度(?)性影。而来我院进一步检查.追问史,患者从13岁起患“支气管扩张”,常有咳嗽,间断咯少量血痰,无外伤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