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实施取得成功后,下一步的节能减排转向了商用车。2007年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GB20997—2007,简称《标准》),并称《标准》定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实施后将使我国汽车节能标准法规体系日趋完善。据介绍,该《标准》实施的对象主要是总质量在3.5t以下,通常为9—12座的轻型商用车,在我国主要包括为轻卡、轻客等。目前它们的年均销量在100万辆左右,因此降低轻型商用车的能耗对整个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12,(7):72-72
7月1日起对新申报《公告》的重型商用车产品实施的《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虽在第一阶段要求宽松,但却对新产品的燃耗起到了底线监管的作用。随着2014年7月1日第一阶段的要求覆盖所有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千克的商用车和其后燃耗限值第二阶段的实施,逐次增加的压力将推动重型商用车企业关准节能和关键技术进步。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9350万辆,消耗了全国年油耗总量的46%。其中,重型商用车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17日,我国首部系统指导商用车润滑产品使用的<商用车润滑导则>正式发布.该<导则>是一部指导商用车企业设计人员、维修人员和商用车用户科学、合理选用润滑产品的技术文件,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对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用车及发动机目录 本刊视点 短头“时代的竞争格局 实现专用汽车重型化的条件 营销水平的竞争 最大的和最小的 哪有什么高歌猛进7—解读4月份汽车销售数据 汇率机制形成的改革对商用车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次车柴体精英企业的年度论坛会 油价攀升与汇率调整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品牌推广型“将成为重货二手车市场的主流营销模式 燃油税提上十一五规划政府提倡发展节能柴油车 中国商用车的先天优势 封面解读 老兵新传—访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今年一月大中型客车产销全面增长 规模更大发展更快的中国市场 双管齐下的中国战略 —访雷诺…  相似文献   

5.
2016年,《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第三阶段)征求意见稿发布,确定了重型商用车2020年燃料消耗量限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加严15%的目标,重型商用车面临严峻的节能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商用车油耗法规升级进程进行梳理,明确不同车型的油耗升级压力,系统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的商用车节能技术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路智军 《驾驶园》2012,(1):46-46
2011年12月15日,《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的"低碳2012·中国商用车先锋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举办。此次盛典表彰了行业内那些面对严峻的节能环保形势,在节能减排工作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点燃了行业内各企业2012年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的极大热情。践行行业共识现今,走节能环保、低碳出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总编致辞     
从本期开始,《商用车与发动机》以全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不仅版式有所改变,而且内容极大丰富。改版后的《商用车与发动机》,保留了原先读者所钟爱的评论、分析,以及引领时代潮流的产品和技术介绍,而且更增加了商用车试车报告、物流、客运企业访问等动态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由于新《政策》针对的重点是乘用车,对商用车的关注相对较少,故商用车行业的人士(其中不乏专业人士)普遍对其知之甚少。实际上,新《政策》就是一部新的“汽车法”,企业决策者如果不了解新《政策》,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大型商用车企业研发战略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文章结合新《政策》,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客车与载货车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发展现状,并就创建国际驰名的商用车自主品牌的研发战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加剧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中重型商用车是排放和耗能大户,其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中重型商用车节能减排的新政策,并对中重型商用车节能减排的途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是车用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商用车的生产资料属性以及单车高耗能的特点造成商用车燃油消耗量已超过了乘用车,商用车节能水平提升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美国商用车"超级卡车"政策进行梳理,研究财政激励政策在商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作用机理,从而为我国商用车节能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