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舶碰撞包括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从法律属性上来讲,属于侵权行为.船舶间接碰撞纠纷的解决应当建立在一定的责任基础之上.文章从船舶间接碰撞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入手,分析了侵权行为责任基础在间接碰撞中适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了关于船舶间接碰撞的责任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船舶碰撞事故调查及事故调查可获得的环境资料和船舶运动过程资料,对建立适用于绘制船碰撞发生前运动轨迹数学模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维护和保障两岸海上交通安全,通过分析两岸审判机关处理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纠纷法律适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两岸直航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船舶碰撞事故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运输是具有特殊危险性的高风险行业,在航海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船舶的大型化、高速化,在拥挤水域船舶碰撞事故时有发生。如何正确处理船舶碰撞事故,是航运从业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船舶应变、船长的救助、告知义务船舶一旦发生碰撞,船长应立即启动船舶应变程序,组织全体船员进行船舶应变,同时应指派值班驾驶员作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应规范地进行海图作业,如实填写航海日志、车钟记录及VHF使用记录等,有条件的可以进行VHF通信录音及碰撞格局现场拍摄,这些第一手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证据价值,即使情况危急不得不宣布弃船时,也应尽量…  相似文献   

5.
傅廷中 《世界海运》2001,24(5):50-51
对船舶磁撞的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海商法》对船舶碰撞的有关法律责任和性质及捷径争议的办法做了讲解。  相似文献   

6.
目前海事事故调查主要通过询问事故当事船舶上的船员及搜集船舶航海图书资料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不仅调查难度大,而且会造成当事双方产生纠纷。因此,客观地还原船舶碰撞过程对海事事故调查及纠纷处理而言尤其重要。以一起船舶碰撞事故为例,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动态还原船舶瞬时碰撞姿态,将碰撞区域结构损伤的数值仿真结果与海事实际勘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际勘验结果的吻合度较高,能为碰撞事故调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兵明 《中国水运》2006,6(7):249-250
论述了船舶碰撞和间接碰撞的概念,间接碰撞在海商法实践中的适用及其责任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船舶碰撞危险识别算法对目标船运动参数考虑不全以及在各方位采取相同安全会遇距离(Safe Distance Approach,SDA)的缺陷,构建一种适用于动态复杂船舶领域模型的碰撞危险识别方法.选取KIJIMA船舶领域模型来界定船舶安全会遇范围,结合其几何形状,根据不同来船方位将其划分为4个区域;提出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9.
浅谈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琴 《中国水运》2006,4(11):198-199
船舶碰撞(Collision between Vessels)是指海上运输中发生的非正常事件,直接威胁海上运输的安全.自19世纪蒸汽机钢质船问世之后,船舶碰撞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篇将重点讨论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对船舶碰撞问题研究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和综述.从船舶碰撞机理、材料的临界断裂应变准则和应变率效应、船舶的耐撞性结构、“软首”结构以及船舶碰撞的主动防护与被动防护等5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内河船舶耐撞性研究提出了一些观点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姚新超 《世界海运》2005,28(5):39-42
船舶碰撞是船舶面临的风险之一,船舶碰撞将产生损害赔偿责任,这种责任通常是船舶保险的一种责任险.因此,船东、船长和船员等将成为该险的投保人,但保险人对其标的、范围和保险金额有所限制,其赔偿也将采取不同于一般责任险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台湾海峡船舶碰撞事故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 《航海技术》2005,(4):26-28
此文根据台湾海峡近10年船舶碰撞事故的统计资料,分析海峡内发生船舶碰撞事故的规律、影响因素及成因等,提出减少台湾海峡碰撞事故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船舶碰撞案例的统计,对船舶碰撞的格局(两船的相对位置)、发生碰撞的海域、时间及天气状况、发现来船的距离、紧迫局面出现前采取的行动、碰撞危局形成时的行动、碰撞后果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船舶碰撞的一般规律的看法。针对问题,着重研究在能见度不良情况下船舶运用雷达避碰上常犯的错误,按照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要求,提出船舶运用雷达避碰的八条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关腾飞 《世界海运》2009,32(1):66-67
防止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环节。航行中的船舶经常会出现与他船会遇的情况,尤其是在沿海、狭水道、渔区、邻近港口或航线交叉点等水域,船舶间的相遇更为频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船舶一旦发生碰撞事故,轻者造成财产损失,重者将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碰撞事故带给环境的破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而且波及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修复的。而在航路、嘹望、速度、信号等方面加以严格把控,可以有效防止船舶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船舶碰撞损伤的影响、增强船舶航行安全性、保护水面环境,船舶碰撞损伤影响因素受到关注。该文从撞击船首、被撞船舷结构以及两船的相对运动状态等3个方面对船舶碰撞损伤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从优化船首设计、增强船舷结构强度和驾驶船舶应急操作3个角度阐述减少船舶碰撞损伤的对策建议,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下一步船舶碰撞损伤研究展望:协调缓冲船首刚度与变形度、提高船舶耐撞性与增加船体结构质量,及应急操作与舵手能力不足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在内河水域航行时面临的复杂环境,经常导致船舶碰撞桥梁、碍航物等,提出以建立内河船舶防碰撞预警系统,保证船舶更好地通过桥梁、碍航物、会遇船等的构想,探讨了内河船舶防碰撞预警工作原理、流程、特性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船舶与冰排碰撞结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陈聪  张淼溶  尹群 《船舶工程》2014,36(6):24-26
冰排的层厚、流速以及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船舶与冰排碰撞的结构响应。本文分别建立船舶和冰排的有限元模型,采用LS-DYNA进行碰撞接触计算,模拟船艏与冰排发生碰撞。主要考虑相同条件下分别改变冰排厚度、运动状态以及物理性质等单个碰撞参数,对比研究不同碰撞工况下船舶的损伤变形、碰撞力等结构响应差异。得出上述因素对船—冰碰撞的影响规律,为提高船舶抗冰载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得懿 《天津航海》2003,24(3):37-40
民事诉讼证据收集制度的形成和运行是由该国的讼讼观念、诉讼结构、司法制度等诸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也是如此。由于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衍生于船舶碰撞这种海上侵权行为,因此决定了船舶碰撞诉讼证据的收集在诸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吴晞  段超  宋崇利 《中国水运》2007,7(5):25-27
建立规范化和信息化表示的船舶碰撞案例库,以适应船舶避碰理论研究、避碰决策研究、避碰仿真研究、培养船舶驾驶人员以及海事审判等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多功能应用的船舶碰撞案例的规范化、信息化表示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了船舶碰撞案例库,并案例库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在光船租赁期间并经依法登记的,由光船承租人承担"。在船舶碰撞纠纷司法实践中对船舶经营人、未登记的光船承租人、登记的光船承租人和船舶所有人的责任的认定却呈现出与该条规定不完全一致的裁判思路。结合审判实务,分析司法裁判对船舶碰撞责任主体不同认定标准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立足船舶碰撞本质上系侵权行为这一基础,在侵权责任体系下剖析船舶碰撞这一特殊侵权行为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总结船舶碰撞责任主体承担责任的一般性判断标准,进而提出完善船舶碰撞责任主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