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1(TRX1)和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在白血病各组中的表达,及TRX1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各组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对白血病患者TRX1和JAB1的表达进行检测,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分析AML患者其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以上血清样本的TRX1水平。结果在白血病患者中TRX1和JAB1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AML初发和复发病例中TRX1和JAB1表达相关程度高,而且高表达的TRX1和JAB1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有关(P<0.05);ELISA检测外周血TRX1在AML的复发组高于初发组和对照组,初发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X1和JAB1之间呈正向关联,与AML的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人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Fms-like tyrosine kinase3-intenal tandem duplication,FLT3-ITD)基因突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CR-DHPLC)方法检测60例初治AML患者和10例对照组骨髓FLT3-ITD基因突变.结果 60例AML患者FLT3-ITD突变阳性率21.67%(13/60),10例对照组均未检测到该突变;FAB各亚型FLT3-ITD突变率不同,有M3型突变率较高的趋势;FLT3-ITD阳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于FLT3-ITD阴性组(P<0.01);FLT3-ITD阳性组完全缓解(CR)率低于FLT3-ITD阴性组(P<0.05).结论 FLT3-ITD基因突变多见于M3患者,FLT3-ITD阳性者具有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高、CR率低的特点.FLT3-ITD基因突变可作为预测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及MCL-1mRNA在宫颈癌、癌前病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宫颈鳞癌、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6和MCL-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组织中MCL-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IL-6和MCL-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组织(P<0.01),且IL-6和MCL-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566,P<0.01);MCL-1蛋白与MCL-1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0.772,P<0.01)。结论IL-6和MCL-1的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共同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有助于对早期癌前病变的筛查,并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细胞因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TAT3抑制剂Stattic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THP1细胞生存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THP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用CCK8法检测Stattic联合ATO对THP1细胞生存的影响,用流式细...  相似文献   

5.
MicroRNA-2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中miR-21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初治AML患者、22例完全缓解期AML(AML-CR)患者、13例难治复发患者、20例非血液肿瘤患者及健康人骨髓中miR-2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AML患者miR-2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iR-21在AML中的表达是上调的,初治组、完全缓解组及难治复发组miR-2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组miR-21的表达量较初治组有所下降(P<0.05);难治复发组miR-21的表达量高于初治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AML miR-21表达水平与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年龄、性别、染色体异常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iR-2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肿瘤负荷相关,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白血病诊断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20年中,腹腔镜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国外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CT)或Meta分析及国内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结肠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及相同的预后。然而,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仍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获得了较大进展,如机器人技术、3D腹腔镜技术、结直肠癌并肝转移腹腔镜治疗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着重论述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现状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是也面临着肿瘤放疗抵抗等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难题。如何提高放射治疗效果,即增强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仍待解决。放射治疗是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细胞DNA直接及间接的损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对于DNA损伤修复机制的探讨,以及DNA损伤应答作为放射治疗靶点的研究是肿瘤生物学及放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DNA损伤修复机制及其与肿瘤放射敏感性关系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我们认为,DNA损伤修复基因作为放射增敏相关基因靶点,将会有很好的前景,最终促进肿瘤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点.对于AP发病的机制,目前主要有胰酶自身消化学说、微循环障碍学说、炎症因子与细胞介质学说、细胞内钙超载学说、肠道细菌易位与"二次打击"学说、氧化应激与NO作用学说等.白藜芦醇因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而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近年来,本课题就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做了系统的文献分析,认为白藜芦醇可以从多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起到缓解AP造成的胰腺损害及由此引发的多器官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发病的首位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亿,并以每年1 000万人的速度递增,如何提高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问题。以往对于高血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外周。近来研究表明,中枢调控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在维持心血管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可直接支配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参与外周交感神经活动的调节,并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室旁核中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I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NT)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神经激素参与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但室旁核中这些神经激素如何激活、相互间的作用以及对高血压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探明下丘脑室旁核神经激素兴奋对高血压的影响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将为高血压的中枢机制研究补充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Oct4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ct4基因是POU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胚胎干细胞、生殖干细胞以及未分化胚胎癌中,对于维持胚胎干细胞的多潜能性和自我更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4基因的分子结构、功能,调节通路以及与肿瘤的关系给予详细的阐述,以期为了解这一基因、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h染色体和bcr-abl mRN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分期、治疗及微小残留病变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同时检测437份慢粒标本的Ph染色体和bcr-abl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的bcr-abl mRNA定量结果逐渐增高(P<0.0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bcr-abl mRNA定量结果随时间逐渐降低,一般在移植6月后转阴,服用格列卫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程相似,但融合基因转阴所用时间较长.结论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bcr-abl mRNA较Ph染色体的检测更为敏感,对于疾病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微小残留病变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分子信号通路和许多细胞因子,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PI3K/AKT、MAPK通路,HER、VEGF/VEGFR、MET等生长因子及受体家族,COX-2、NF-κB、STAT、白介素家族等炎症相关因子,他们参与了胃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促进、周期调控以及胃癌侵袭迁移、血管生成等过程。这些因子在胃癌中特异性表达,可以作为肿瘤标记物用于胃癌的靶向治疗,相应药物多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上述理论基础上,胃癌靶向诊断也有了新的进展,闪烁扫描法、内镜等手段逐渐趋于成熟,但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多处于临床前期阶段,仍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