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全面防治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预制T梁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了预制T梁混凝土质量通病种类及诱因,对当前预制T梁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工艺方面提出预制T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运营期间T梁底面出现横向开裂的问题,对其病害成因与加固处治措施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分析的手段,对结构关键构件的几何特性和力学参数进行折减模拟结构现状,来推定结构病害成因和对加固处治效果进行评判。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度不足是T梁底面出现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采用在T梁马蹄侧面张拉预应力碳纤维板,T梁腹板粘贴碳纤维布的综合加固处治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加固效果。研究结果为同类桥梁的维修加固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C50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上部结构预应力T梁的浇注问题,在对T梁不同部位混凝土所需要施工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反复配比试验,对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特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的C5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研究表明,C50混凝土优异的工作性能是保证桥梁工程上部构造预应力T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优质的活性细掺和料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于优化C50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水化热、防止裂缝产生、提高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加快施工进度——脱模、张拉、移梁等。为广梧高速公路十四标段预应力T梁施工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并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福建省高速公路的桥梁设计中,桥梁结构主要采用预制T梁形式。T梁模板的施工技术对预制T梁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福建省永宁高速公路A13合同段25m预制T梁堵头板的设计与止浆技术,通过改进堵头板的设计与止浆技术从而避免T梁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保证T梁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桥桥梁上构T梁预制为本段工程施工的关键工程,因“T梁预制横坡控制不准,表面平整度差”等质量问题而停工整顿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在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并且在实际施工中边施工进一步保证施工质量,提高T梁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讨预制T梁早期开裂机理,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40 m跨径预制T梁早期开裂为例,对混凝土收缩类型、梁体温度变化和预制T梁有限元模型早期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制T梁长度方向上温度应力是导致梁体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预制T梁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2种无损测试技术——基于电磁波原理的探地雷达和基于超声脉冲波的超声波,对桥梁T梁施工期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检测评估。结果表明,探地雷达适用于检测T梁钢筋位置及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而超声波仪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浇筑质量、梁体裂缝深度等。这2种无损检测方法联合使用,可实现对施工期T梁的快速检测,有效地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的桥梁施工经验.着重讨论新疆干旱、炎热地区梁、板预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梁、板预制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实际施工表明:预防措施能有效地保证T梁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50 mT梁架设施工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座桥50mT梁施工的体会,找到了50mT梁架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T梁横向刚度不足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部结构中应用存在疑虑的问题,结合湖南吉茶高速公路建设情况,针对机制砂特性以及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对C50T型梁机制砂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并对成型T梁进行了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T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门至肇庆高速公路横跨喀斯特地区,桩基施工技术复杂,对桩基混凝土质量要求较高。以西江特大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研究背景,对承包人申报的大直径桩基配合比标准试验进行了平行验证,其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等性能指标与申报的试验指标有差异,分析了承包人试验室技术人员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并就原配比提出优化意见。重新试验后,使各项指标与申报资料相符,该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应用后,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桩基完整性检测结果均为I类桩。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对体验式教育的特点和在安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如何使用体验式培训开展安全教育,提高营运车辆驾驶员素质,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分析了商丹公路武关隧道运营期间病害产生的原因,通过对隧道病害进行检测,并根据经验及理论分析拟定了多个整治方案进行比较,最终从施工难度、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整治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采取套拱方案,该方案可供类似隧道整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巫奉高速公路某工点滑坡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危及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隐患,弄清其成因是处治滑坡的关键。以杭兰线巫奉高速公路0502工点滑坡为例,分析其滑坡性质和变形特征,结合地质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成套的手工气门座铰刀,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其定位导杆与气门导管壁产生磨损,破坏了原有的配合精度,使定位导杆失去了导向定位的作用,便修复气门座的铰磨加工变得十分困难。将铰刀改进成组合式,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由于扁锚静载试验方法所依据的GB/T 14370-2000和JT/T 329.1-1997规定不详,致使各厂家和质 量检验机构对此试验方法各种各样,试验结果可信度不高。本文根据扁锚的自身特点,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有 偏转角度夹片式扁锚静载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无核密度仪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结合汕湛高速公路T22标中面层试验路施工,分析了第三代PQI380检测的工作原理和标定方法,并进行了PQI法与钻芯法的对比,验证了PQI法的测量精度。据此采用PQI对中面层GAC-20C试验路施工过程压实质量控制,通过碾压次数与实测密度之间的曲线关系,得出本次中面层施工碾压次数不宜超过4次。以及基于PQI测得的施工后大样本密度数据,分别利用数理统计和灰度图的方法评价路面施工均匀性质量,确定薄弱区域和成因分析,为后续改善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以及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汽车的力学参数与稳态转向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安文  宋健 《汽车工程》1999,21(5):269-274
本文以汽车力学参数试验台测出的数据为基础,为通过建立轮胎侧偏角,车厢侧倾角,回正力矩与侧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线性曲线拟合,找出了这些数据与汽车记转向特性之间的关系,并按国家标准GB/T3047-91中的有关规定对被测试车辆的稳态转向特性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way of keeping shift quality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consistent in mass production and with mileage accumulation. We investigat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sistency of shift quality.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rque to pressure (T2P) and pressure to current (P2I) characteristics of shifting elements are easily affected. A simulation model of an 8-spe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clutch-to-clutch shift.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ange of T2P and P2I characteristic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hift quality. 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fluences, we develop two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ies, i.e., the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torque phase and inertia phase. They make use of the measured speed information and time information to evaluate shift quality. Then the control parameters are tuned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2P and P2I characteristics. Vehicle tests verify that the developed adaptive control strategies are effective to keep shift quality consistent in mass production and with mileage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软基上出现病害的涵洞的变形监测和调查分析,对涵洞病害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分析表明,软基上涵洞的主要病害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侧向位移造成的。为减少涵洞病害,应合理确定软基处理深度、减少软基承担的荷载,涵洞宜采用整体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