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很多汽车驾驶员都有亲身体会,开车时间一长便会出现头脑发胀,眼睛发酸,颈部和腰痛不适等疲劳现象。那么要减轻或消除疲劳,笔者介绍下列方法驾驶员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
夏季天气炎热,驾驶室内温度高,空气流通性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驾驶员很容易疲劳。精神疲倦,往往会使驾驶员的视线变得模糊,思维变得迟钝。尤其是在午后,行车时驾驶员容易犯困打瞌睡,甚至出现瞬间失去记忆的现象。这时,勉强驾驶车辆就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在夏季炎热的天气里行车,我们应尽量保持驾驶室内的空气畅通,确保温度和湿度适宜,以防出现疲劳驾驶。一旦出现疲劳,就应及时停车休息,不能继续勉强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3.
驾驶疲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驾驶员行车中出现的驾驶疲劳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预防驾驶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消除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鹏 《汽车电器》1998,(4):16-17
从生命科学范畴论述了驾驶员疲劳事故隐患的起因,提出消除疲劳事故隐患必须消除驾驶员开车时的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根据该思想研究成功佩带于驾驶员小腿部与手腕部的驾驶员疲劳事故预防器,能在十几min至一二h消除驾驶员已有的异常疲劳,清醒大脑。在开车时佩带,可预防驾驶员身体异常疲劳和大脑麻痹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夜间行车能见度差,驾驶员的视野和视距都会受至不同的制约,对行驶路线的观察、判断仅局限在灯光照射范围。会车时,由于对面车辆远光灯的照射,出现炫目现象,驾驶员出现短暂的视线盲区。同时,夜间行车改变了人的生活规律,生物钟出现紊乱,再加上夜间周围环境比较单调,要比白天驾车付出更多的精力,驾驶员易产生疲劳。夜间行车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相似文献   

6.
<正>"三大纪律"(1)严禁疲劳驾驶。驾驶员疲劳驾车的主要表现是感觉迟钝,情绪躁动忧虑,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由于高速公路行车环境好,道路宽阔,视线良好,线形较直,横向干扰小,刺激单调,驾驶员更容易出现疲劳感甚至打瞌睡。此时如果正好遇到路面上有违  相似文献   

7.
依托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面向职业驾驶员的穿戴式心电数据采集及个体健康状态异常分析技术研究》。"两客一危"驾驶员一直是特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肇事者,而疲劳驾驶又是诱发事故发生的三大最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疲劳驾驶的隐蔽性,且尚未有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来判断疲劳驾驶,并预防疲劳驾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面向公路运营行业职业驾驶员,基于可穿戴式的心电监测设备,对驾驶员驾驶过程中的心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进行疲劳程度分析与管理。研究结果有助于"两客一危"相关管理部门及运营企业对驾驶员的管理,以减少运营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9.
周波 《汽车运用》2007,(10):33-34
要克服疲劳驾驶白天驾驶员一般要经过七至八个小时才出现的疲劳特征,而在夜间只要三、四个小时就会有疲劳征兆。这种  相似文献   

10.
保持良好的驾驶姿势,能够使驾驶员的各部肌肉通常处于放松状态,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不会出现麻木现象,在长时间的工作中,能减轻驾驶员的作业疲劳,便于驾驶员自如地使用各种操纵装置,充分地观察道路情况和仪表,正确地判断车身前后、左右的情况及后轮的位置和车身的运动规律.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准确可靠的操作,保证行车安全.因此,笔者结合在高速公路上的行车经验,与驾驶员朋友谈一谈在高速公路行车,切不可忽视驾驶姿  相似文献   

11.
身心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下降、失调,对安全行车产生不利影响。统计显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有较大比重。疲劳后的主要表现有:⑴反应时间显著增长。据研究,工作1天后,驾驶员对红色信号、声音及其他刺激因素的反应时间增长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⑵操作能力下降。疲劳之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于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于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⑶判断失误…  相似文献   

12.
雾霾天气对驾驶员及交通安全的影响①视线差,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野受限对道路情况感知能力差,信息获取得少。对行人、车速、车间距的判断与控制不易把握。雾浓时更会造成看不清道路的宽窄曲直,辨不出东西南北方向的现象。②易产生疲劳驾驶。由于视线不清,加之雾使挡风玻璃上有水雾,驾驶员为看清路面不知不觉改变驾驶姿势,使身体前倾,头部凑近车前玻璃,这种不正常的驾驶姿势容易产生劳累.而且在打方向盘与使用制动时易造成操作不当或贻误处置时机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解放牌汽车座椅改进的提出原解放牌汽车座椅是三十年代的老产品,结构落后、寿命低、性能差。尤其是它的振幅大,而且衰减得慢,加上又不是整体式结构,故“搓背”现象较严重。若驾驶时间长,会使驾驶员感到非常疲劳,腰痛腿酸,有时甚至无力走出驾驶室。更为严重的是在坏路面上行驶时,稍不注意,驾驶员的头部就要和驾驶室顶篷相撞。为此,驾驶员不得不降低车速,这就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在行车中,由于受空间的限制,而且精神高度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和身体部分机能损伤现象.在此,给驾驶员朋友介绍几招有益健康的"小动作":  相似文献   

15.
研究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的疲劳累积规律是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需要.针对黑龙江省海伦市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设计疲劳累积随车实验,采集驾驶员状态视频及驾驶员感知判断能力、自我主观疲劳评价等指标,利用视频分析处理软件将驾驶员状态视频转化为PERCLOS-P80值,以此作为疲劳程度的衡量指标.分别从原始疲劳和驾驶疲劳2个方面,对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累积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原始疲劳与前1d的实际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驾驶时间差呈正相关;驾驶疲劳与原始疲劳及连续驾驶时间呈正相关、与累计休息时间呈负相关的结论.建立了疲劳累积与驾驶员工作、休息时间的关系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对模型进行标定,其拟合优度达到0.929.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原始疲劳值的驾驶员提出了连续驾驶时间的风险临界值(F=0.3时),给出了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工作休息建议,为其安全驾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疲劳驾车事故很常见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谈谈驾驶疲劳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而使人体机能失调而产生的身体疲乏和劳累。出现驾驶疲劳现象时继续驾驶车辆有可能导致及其严重的交通伤害后果,特别是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Hullbert的研究发现,与驾驶疲劳有关的道理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 -15%,被称之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祸首’”。驾驶人疲劳时,听觉和视觉敏锐度降低,破坏了眼睛的正常运转状态;操纵动作准确性下降,时常出现反常;驾驶错误和判断错误增多。下面笔者试从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勇 《驾驶园》2011,(7):64-65
盛夏来临,行车中"夏打盹"现象开始出现,该如何避免午后犯困?高速路上行车,视线好、车速快,有哪些注意事项和驾驶技巧?本期,记者采访了3位长年跑长途的老驾驶员,分享一下他们的驾驶经验。河北石家庄车主赵影坡,13年驾龄:不疲劳驾驶,病车不上路赵师傅驾驶一辆东风天龙重卡,当记者问及高速路上行车的注意事项时,他以"千万不要疲劳驾驶"开篇,把自己的经验向记者娓娓道来。赵师傅说:"夏天的午后最容易犯困,如果觉得困倦了,千万不要硬撑着继续开,跑长途的车都是2个驾驶员,此时可以换上副驾驶来开,如果两个人都困  相似文献   

19.
搭建了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测试平台,通过对不同疲劳状态下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测试,研究分析了单纯困倦和驾驶疲劳对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困倦或疲劳程度的加深,驾驶员有效反应时间有延长的趋势,但延长的幅度并不特别显著,约0.1s;而反应时间的离散程度变化极为显著,超长反应时间出现的概率大大提高,使驾车的安全风险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20.
安全隐患 视线受限,情况处理突然。车队行驶时,彼此间距较短,交通情况观察不清,情况处理没有提前量,易出现追尾、避让不及等事故。 疲劳困倦,精力分散。因受车队纪律约束,驾驶员的随意性受限,长距离行驶时,易产生抑制性疲劳和困倦,反应迟钝,操作迟缓,遇有突发情况不能准确处理。 性情急躁,追车赶队。由于驾驶员技术水平有差异,有的可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