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初显对世界汽车市场的重大影响力,显现了大国的市场优势和对跨国公司的战略性意义,许多跨国汽车公司都认为中国市场是一个战略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许多跨国汽车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鉴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吸引了全球著名汽车公司和零部件公司纷纷在中国独资或合资建厂,并把全球采购的目标瞄准了中国。为了使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了解各大汽车公司对采购汽车零部件要求,本刊记者采访了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试图了解福特汽车公司采购要求和全球采购认可程序,供汽车零部件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华汽摩配》2005,(6):23-25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动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后,国外向中国出口整车的力度将会加大,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进口车将占领一部分国内市场巳成定论。但是,由于汽车关税是逐步减让的。配额限制的取消也非一日之一事,进口车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国内的自身优势和跨国汽车公司本身的因素,跨国汽车公司将会“以本地化生产为主,而向中国出口整车为铺”,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通过合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跨国公司在华的竞争态势,作者从产品特点、市场营销、本土化、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着重分析了欧、美、日、韩汽车企业在我国市场的竞争力,希望引起业界的重视,并展开广泛讨论。“十五”期间,欧美日韩等跨国汽车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在华的生产布局,在中国乘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包括汽车开发全球化、采购全球化、制造全球化、销售全球化、售后服务全球化。其宗旨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汽车产品在全球的竞争能力。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企业必须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待国内的市场,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于总装厂(OEM)厂商而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持续合并、产品的统一及合理化和品牌管理等几个因素推动了汽车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变化。经济的全球化在汽车行业中表现为跨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向新的市场不断的扩张。其背后…  相似文献   

8.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9.
刘宇 《汽车情报》2007,(22):6-9
在世界汽车制造业日益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的今天,高速增长的我国汽车工业刚刚开始触及汽车供应链管理的边缘。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上经济型轿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汽车制造、经销企业对成本的敏感度逐渐提高。成本意识的提高,会刺激物流需求,因为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优化物流。  相似文献   

10.
刘丹 《汽车电器》2005,(7):60-60
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的中国,不但吸引了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也吸引了众多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专长“传感与控制技术”的日本欧姆龙公司2005年5月23日宣布,投资设立欧姆龙(广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生产车用电子部件及装置。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北美国际汽车展期间,本刊记者应美国席斯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荣加德L。席斯先生的邀请,专程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采访一些北美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北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水平代表了当今世界汽车零部件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在一系列的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了这些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技术、质量以及安全、环保的重视,这也是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努力的方向。同时,在与这些企业高层的对话中,记者也强烈感受到了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在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发展战略中,中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环。从本期起,将陆续介绍此次底特律之行所访企业的最新动态及中国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由于汽车市场继续受需求减弱、库存上升、竞争加剧以及进口汽车预期降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车市依然“降”字当头, 但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百分之七左右。一、汽车降价因素的剖析 1.汽车生产企业产能过剩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借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整车制造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策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迅速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跨国汽车公司均已按全球化采购方式采购汽车零部件。在我国.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进步加大,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理念已逐步被我国汽车行业所熟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要面对零部件全球采购所带来的重大决择。  相似文献   

14.
“纵观全球汽车市场,基本上由跨国公司分割和主宰。美,德,日,法等国家之所以成为汽车强国,关键在于他们有在世界上叱咤风云的跨国汽车公司。因此,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首先必须要有强大的世界级的汽车企业。从目前中国的情况看,只有大型骨干汽车企业才具备成为世界级企业的基础。”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汽车工业研讨会暨2006年总经理论坛上如是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994年出台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曾规定了合资企业第一年国产化率应达到40%,第二年达到60%,以保护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加入WTO以后,政府不能限制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总成和关键部件进行组装汽车,也就是说,允许企业以CKD或SKD的方式生产整车,并在中国市场上出售。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因此在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零部件先行向总装先行转变。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在中国豪华轿车领域的竞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加速对华豪华轿车领域渗透的动因。1.中国汽车市场逐步开放并不断融入世界汽车市场体系,政策及区位优势日益凸现。按照我国人世的承诺:2005年,将取消汽车的一系列进口配额的限制;2006年,将整车进口关税调整到25%。中国汽车市场正逐步开放并日益融人世界汽车市场体系。此外,中国鼓励汽车经销商进口国内目前产量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高档豪华车,而力争减少进口国内能够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以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在这一趋势下,跨国汽车公司加强了对华豪华轿车的出口。在2003年8月首次出现的德国进口的汽车与日本进口的汽车大致持平的现象就表明了这一点。以往,日本汽车的对华出口额远大于德国的对华出口额,同时,日本对华出口多为中低档汽车,而德国对华出口多为大排量的豪华轿车,所以这一现象表明跨国公司对华豪华轿车的出口在呈增长之势。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汽车产业是由技术引进而得到发展的新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以一汽“解放”牌卡车的投产而宣告诞生的。也就是从原苏联汽车工业向我国技术转让开始的。而随后“三十年一贯制”的技术停滞,并不是合作的必然,而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结果。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背景下,采取了走中外合资的路子,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来,使汽车产业形成了合资热潮。在以后20年间,跨国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与国有汽车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国际配套的市场渠道,在我国境内建立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出与国际上同时代的产品。在中外合资中我们又是采用引进技术,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经验,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低的成本,承接到跨国公司长期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使汽车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使我国汽车的生产技术跃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后,中国将有可能在电动汽车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生产者,国内及跨国汽车制造企业将在这个领域里展开激烈竞争。最近,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进行了一项关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全球调研,根据该研究结果显示,电动汽车市场具有很大潜力,按现在全球汽车销售规模来说,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可以达150万,其中20万将会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19.
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加上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市场吸引了众多外资的驻足。对于这样一个成长中的市场.机遇无限.可也存在着很大风险。在日前由英国经济学人集团旗下的经济学人会议举办的“亚太制造业圆桌会议”上.来自制造业的企业代表以及业内资深人士就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中国企业必须在柔性化生产、供应链管理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市场油价一路飘升、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居高不下、车辆老化维修费用高等增支减利因素对运输企业经济效益造成的影响,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利用统计分析手段,找出影响汽车运输成本过高关键因素以及成本考核指标存在的脱离实际的原因,以信息化管理作为支撑,实施一系列成本最优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