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当前隧道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隧道初始和残余风险综合等级判定准则的不统一、施工阶段风险评估中风险因素的缺失及初步设计阶段风险评估"谈虎色变"、施工阶段风险评估"避轻就重"等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即初始和残余风险综合等级就高准则、隧道施工阶段快速适时风险评估和特殊地区隧道初始风险等级合理确定等。  相似文献   

2.
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隧道工程中,施工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或受传统模式影响的管理模式,在组织隧道施工中存在种种误区,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改变观念,向管理要效益、挖潜力,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实际出发并针对目前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隧道风险评估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刚刚起步,还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完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使其在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文章以关角隧道为例,介绍了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对策;通过风险对策在施工中的适时应用,大大降低了关角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是风险评估走向成熟的有益实践,可为其它隧道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道210线铜黄一级公路上的楼子沟黄土隧道采用了新奥法(NATM)设计和施工,为其它黄土隧道采用新奥法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借鉴.通过对已建成黄土隧道近几年的运营,对黄土公路隧道施工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线路的走向及场地的限制,许多隧道进出口的边、仰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在雨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会形成危岩、落石、崩塌等,对隧道洞口段及相邻的桥梁、线路造成危害,危及行车安全.文章参考有关道路边坡落石风险评估技术,从系统/问题的定义入手,将隧道工程系统分为洞口段工程和洞身段工程等子系统,以使问题分析更加明确;提出采用初步定性评估和细部定量评估的隧道洞口段危岩落石风险评估方法,并应用于在建的兰渝线隧道洞口段工程;应用Rockfall软件,进行了范家坪隧道出口仰坡危岩落石运动轨迹的预测,结果表明原设计的明洞长度不能满足对防治山上危岩落石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既有隧道原位改扩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以山东淄博淄川区黑峪隧道改扩建工程为例,建立新的隧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表,评估该工程总体风险属于Ⅳ级极高风险.综合核对表法和专家调查法进行危险源普查,识别出六项重大危险源,并对重大风险进行专项评估.以塌方风险为例,结合隧道改扩建项目施工难度和支护方法,从超前管棚...  相似文献   

7.
以厦蓉高速公路上寨隧道位于滑坡体上且存在偏压段围岩加固施工为例,介绍了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出现险情时采取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成简快速路龙泉山隧道为依托,考虑瓦斯地层环境(R1)、隧道工程环境(R2)、工程施工因素(R3)、施工设备因素(R4)4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搜集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样本,构建评价指标参数矩阵;通过熵权法、德尔菲法依次确定指标客、主观权重,根据乘法原理计算组合赋权;基于修正正态云模型(NCM)计算评估指标隶属度,挖掘指标经典域、节域,构建评估系统物元可拓模型(EAHP);根据Matlab软件与样本参数矩阵,构建评估系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BPNN)。经研究得出:NCM、EAHP、BPNN模型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NCM、EAHP、BPNN模型目标层计算结果分别为Ⅲ~Ⅳ级、3.178级、3.2472,隧道施工风险整体处于“异常~严重”状态,与现场施工安全等级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红土山隧道与多条断裂破碎带相交,岩体十分破碎,围岩变化多,V级围岩占多数,地质情况复杂,存在F5断层破碎带等地质特点,在采取以TGP206地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结合探地雷达预报及钻探相结合的超前预报方法,对设计存在岩层破碎带的K24+900~K25+080段落成功地进行了地质超前预报;通过红土山隧道断层破碎带的预报成果与实际开挖围岩地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证明了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和对复杂围岩情况段落采取多种预报手段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施工安全的前提是对隧道所在区域宏观地质构造和掌子面微观地质信息的掌握程度。通过对河卡山隧道施工以来开展地质工作内容、做法以及地质信息的应用分析,为隧道施工阶段地质工作采取的方法、手段和分析提供一个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连拱隧道三导坑法的施工风险,从风险分析、风险辨识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总结公路工程隧道塌方成因基础上,对隧道塌方的治理原则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实例,详细分析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实践可知,隧道塌方治理过程中,合理的应用管棚及小导管注浆技术,且严格做好支撑面的控制,能够切实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油气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营、回收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存在各类风险。文中主要探讨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油气管道工程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建立了全生命周期油气管道工程风险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探讨了油气管道工程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控制准则以及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研究了损失模型、风险概率模型和多目标风险决策模型,有利于有效预防风险,或在灾害事故发生后合理确定损坏程度,以及制定消减或控制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简明介绍了青海省清关旅游二级公路乙赛村隧道交工前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定科学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针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特殊工艺,将公路隧道施工系统分为隧道开挖、爆破、施工用电、施工通风、出碴与洞内运输、支护衬砌等6个主要子系统.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定性分析,结合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公路隧道施工系统中各子系统进行危险性评价,定量分析计算PHA中的子系统各个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并采用安全检查表(SCL)对公路隧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综合评价,建立了安全评价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PHA-LEC-SCL法确立了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评价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地铁隧道近接施工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问题,提出了将ANP-FE和数值模拟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在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到地铁隧道近接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ANP与FE结合起来对风险进行评估,以解决风险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和反馈的模糊性问题;然后以风险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进一步对采取对策后的工程开展数值模拟,以此来检验措施的有效性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最后,以广州地铁6号线某近接工程为研究对象,对该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做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该理论体系和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地铁隧道近接施工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控制和管理,提高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鉴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公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分析的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对隧道事故场景、发生概率、后果等进行评估。同时建立了事故疏散模型和FED人员逃生条件模型,为公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分析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行走设备排放碳颗粒会对洞内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润湿性能好,可使粉尘充分润湿;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能好,可增大对尘的吸附作用。并以此为原理开发出了泡沫除尘设备。为了验证泡沫除尘,在隧道施工时的效果,首先需要了解隧道内粉尘的分布及走向,从而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已经使用前后的效果对比。根据泡沫在除尘方面的各种优势和特点,使用泡沫除尘设备喷洒十分钟后可以使PM2.5、PM10下降原有的50%~60%,可以有效减少粉尘,持续喷洒能对隧道内的粉尘进行更加有效地抑制,在很多方面可以超过现有的隧道除尘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