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9年12月,山东省举办了第二届全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本次大赛包括教学文本设计、现场说课和答辩等环节。本次大赛旨在全面推行人社部提出的技工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全面倡导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本次大赛在选题方面的要求是选择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相对独立完整的"微"任务,教学过程要充分突出"以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技工院校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家全面倡导技工教育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现参照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对《汽车发动机维修》课程中的"气门组结构与检修"这一实践性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对应的技术类人才需求也逐步提升。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中职院校能够对学校所设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加强重视,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开发研究,突显工学结合,创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一体化课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对专业技能进行掌握运用,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人社部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技工院校推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基本遵循6个步骤,即"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简称6步法(如图1所示)。很多院校在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搬硬套6步法,易走入误区,效果适得其反。笔者工作学校是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院校,汽修专业实施一体化课程改革已经有7  相似文献   

5.
<正>1一体化教师评定标准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中被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要开展一体化教学,场地、设施、教学设备是基本条件,但师资队伍更为重要。一体化教师是指按照《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开发的课程标准,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根据人社部制订的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评定标准,按教师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分为三级、二级、一级,最高级别为一级,三个级别的标准要求依次递进,以下列举最低级别三级的基本条件与能力要求。1.1三级教师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正走进技工院校电工电子实践课程中,为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注入新的力量,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从而进一步为社会输送技术过强,技能过硬的集成型人才.社会技术不断更迭,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技工院校重要的核心专业之一的电工电子类专业,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要培养出符合现代...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在各技工院校如火如荼地展开,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得到了不断优化,这为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笔者结合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学生学情等具体情况,以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为例,进行信息化背景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1学习任务设计1.1教材分析"曲轴位置传感器检修"这部分课程内容选自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吕秋霞老师编写的新课改教材《汽车发动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人社部自2009年开始在全国技工院校试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理论素养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各个技工院校的汽修专业实行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基本遵循着“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控制→评价反馈”的6步教学法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会陷入一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效果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新式“理虚实”一体化课程的内涵、特点,指出了“理虚实”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以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为出发点,结合北汽EV200的相关知识作为引导切入,并结合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要求,对电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的功用认知、结构组成、分析原理等方面进行“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并将虚拟仿真实验加入其中,研究开发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及就业方向的一套汽车专业“理虚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同时结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重大的变革,充分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更好的推动技工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教学平台,将其应用于《汽车材料》课程教学中,能很好地形成线上和线下一体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打造生动、高效、一体的课程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徐添天 《中国电动车》2022,(11):125-127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优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教育部和财务部开展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改革工作的全新要求。基于职业模拟视角,文章结合高校会计学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组成要素,深入探究了高校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旨在为推动高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优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明明 《时代汽车》2022,(14):73-75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思政为开发载体,结合课程内容和职业岗位定位,分析融入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美容行业也日益受到关注。而学徒制下的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汽车美容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讨学徒制下汽车美容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路径探索、实践策略以及实践案例,为相关专业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制造业突飞猛进,汽车产业蒸蒸日上,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需要大批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显然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2012年,人社部下发了《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97号),2012年9月,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被确定为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学校的试点专业。1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隐性的德育教育,可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载体,将个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职业道德素养、无私奉献和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实现隐形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显性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贯通。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加对课程思政的过程考核,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融入课程思政的工程热力学课程体系建设。该课程建设在使学生了解课程背景和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加深了理论知识学习,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践行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9月,人社部在广东举办了全国首届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本次大赛主要由教学设计、说课和答辩等环节组成。本次大赛的教学设计倡导以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微"内容为选题,以"三观"(学生主体观、能力观、有效教学观)为设计理念,以"三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学习者与工作者结合)的原则,最终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参照大赛文件的要求,结合校企合作"北京现代班"的实际情况,笔者以《北京现代汽车发动机检修技术》课程中的"喷油器检修"学习任务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1选题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毕胜强 《时代汽车》2023,(11):38-40
技工院校汽车专业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对培养汽车生产制造和技术服务类高技能人才意义重大。本文从一体化师资的评定标准入手,分析技工院校汽车专业一体化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为建设高水平汽车专业一体化师资队伍提供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汽修专业为了提升学生技能构建"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针对课程体系提出了开发要点与方法步骤,提出了如何结合汽修专业的特点建立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结构和课程体系框架,并就工学一体化教学组织实施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OBE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成果反向设计培养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培养进程的教育理念。现代学徒制是以市场及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进行工学交替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本文基于OBE培养体系把高职现代学徒制课程思政作为整体融入到学生人才培养全体系全过程实现“精准融入、闭环培养”,提高“学习产出质量”,培育德技双优时代需求人才。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全面升级与优化汽车专业的建设,根据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企业调研的情况及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汽车专业定期召开专家访谈会,对汽车专业涉及的学习领域、学习任务进行商讨。通过专家访谈会提炼一定数量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和描述一个职业,为职业技术类院校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开发提供依据。1召开专家访谈会的流程(1)会议主持人介绍每个与会专家的单位、职务、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