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及受力复杂,不同合龙顺序对施工过程中结构成桥累计位移和内力影响很大,以一联(82.68+4×152+82.8)m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梁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4种不同的合龙方式对施工阶段主梁位移及内力的影响,并分析合龙口两端产生位移差值的原因,施工中可通过分批、分阶段施加预应力来降低位移差值,以减小施工监控的难度。并综合从桥梁施工监控线形、应力以及工期等方面考虑,指出本类型桥梁合理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连续刚构不等跨桥梁波形钢腹板在不同合龙顺序下受力及变形的变化规律,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北引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合龙方案对成桥状态下结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的影响较小,但对竖向挠度影响较大,为保证该类桥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合龙,采用顺序合龙的方案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合龙顶推施工是建造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以跨越一不对称狭长山谷的连续刚构桥(65m+120m+65m)为依托,分析了桥墩墩顶位移、控制截面内力和应力改善情况,提出了大跨高低墩连续刚构桥合龙顶推力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考虑了恒荷载产生的有利影响,以及预应力效应、高温合龙、收缩徐变产生的不利影响.大跨高低墩连续刚构...  相似文献   

4.
成实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80-82,137
为探讨不同合龙顺序对连续刚构桥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某4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边中跨同时合龙与边中跨依次合龙时主梁应力、线形及墩顶截面弯矩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成桥及10 a收缩徐变工况下,不同合龙顺序对主梁应力影响轻微,在实际工程中可忽略不计;采用边中跨同时合龙时,主梁最大竖向变形比依次合龙时明显增加,墩顶截面弯矩也有一定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高琳 《山西交通科技》2016,(4):50-53,73
以晋蒙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施工过程,计算分析不同合龙顺序对主梁变形、主梁应力状态、临时约束以及固结墩成桥内力的影响,研究了临时约束释放时机对成桥状态的影响,探讨了该类桥梁合龙顺序的一般特点,为该桥合龙顺序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今后同类桥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体系转换的关键就在于合龙工艺,以第二松花江特大桥主跨(48+4×80+48)m刚构—连续梁悬臂合龙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施工合龙方案、合龙顺序、体系转换、以及施工配重等方面内容,为今后同类型桥梁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跨度拱桥合龙温差的问题,以新龙门大桥工程为依托,借助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分析模型,开展了合龙温差对大跨度拱桥成拱线形、应力及承载力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合龙温差对合龙段线形、上弦杆拱脚截面应力、下弦杆拱顶截面应力都有显著影响.当合龙温差大于22℃时,为保证成拱线形及应力处于合理范围内,需要在合龙前采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大跨径混合式叠合梁斜拉桥在中跨合龙过程中各构件的受力可以满足规范要求,以及成桥之后能达到理想成桥状态,以宜宾盐坪坝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该桥的结构受力与施工特点,对桥梁合龙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分析在中跨合龙过程中的温度和合龙段主纵梁吊装方案对结构受力及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主要影响合龙口的宽度和成桥后的塔偏,合龙段主纵梁的吊装方案主要影响合龙过程中的桥面板应力和成桥后的梁位移。该研究结果确保了该桥成功完成精准合龙,节约了施工成本,也为同类桥梁的合龙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段的数量多,施工过程复杂。为了得到青海省某黄河特大桥的最优合龙顺序,基于不同的合龙方案,采用Midas-Civil分别建立各方案不加顶推时的分析模型,借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计算能力和有限元软件的后期处理功能,得到了各墩顶在成桥十年后产生的水平位移量。以完全消除此水平位移量为目标,计算各合龙方案所需水平顶推力的理论值。通过比较顶推前后墩顶的水平变位及主梁和桥墩关键部位的内力,确定出在"先边、中跨再次中跨"的合龙方案下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成桥状态,而且施工过程容易控制,作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钢壳法合龙技术在跨既有铁路转体连续梁合龙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多,如何安全、快速、经济的完成合龙段钢壳的就位安装,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大同至张家口高速铁路智家堡御河特大桥跨大秦铁路(48+80+48)m转体连续梁的钢壳合龙施工中,采用一种新型滑车驮运装置将合龙段钢壳安全、高效的运送至安装位置并完成就位,介绍了驮运装置的结构及驮运步骤。实践证明该装置结构轻便、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功效,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临时支撑卸载顺序对悬挑悬挂结构的影响,本文依托于某超高层悬挂钢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建模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支撑体系卸载顺序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其中,引入位移包络值以更直观体现结构空间变形状况、引入应力比值衡量各测点应力变化水平。通过对比卸载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卸载顺序的合理性。从结果看,临时支撑胎架不同卸载顺序将导致卸载悬挑外框结构时出现不同的内力和位移变化,其中,结构竖向沉降受卸载顺序的影响最大。此外,在6种顺序中,先卸载支撑胎架,再卸载支撑胎架,最后卸载支撑胎架的卸载顺序下各方向位移变形等均可控制在较小范围。比较波动性指标可见,先卸载支撑胎架,再卸载支撑胎架,最后卸载支撑胎架的卸载顺序的应力变化波动性较小,且关键构件在卸载时应力较小,有充足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12.
多跨连续梁桥合龙过程中体系转换次数较多,由于体系转换引起的主梁施工位移较大,不同的合龙方案体系转换顺利存在差异,对主梁施工位移、施工内力影响均有所不同。以一座九跨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种合龙方案对大桥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了两种合龙方案大桥的施工线形、内力及方案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控制的影响,并对两种合龙方案作出评估,以供同类工程施工及施工控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秦淮河特大桥主桥施工过程中合龙段底板可能存在较大的复杂应力状态,建立了该桥的整体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多种工况下中跨合龙段附近底板的3向应力状态,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合龙段底板可能出现较大竖向拉应力的截面位置,为合理确定关键应力监测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阳江特大桥跨水电站库区连续梁施工中为减少水中搭设膺架体系的不利影响,通过设计方案优化,减小边跨现浇段长度、调整梁体合龙顺序。对优化方案进行有限元建模仿真,计算分析各工况下梁体的应力、变形情况及最不利工况所在的施工阶段,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几个不利阶段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控制措施。成桥结果显示该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控制良好,合龙偏差及梁体线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刚构-连续组合桥悬臂施工合龙时,受诸多因素影响,需通过施加顶推力的方式对桥梁结构线型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成桥状态。以某(72+3×128+72)m高墩大跨刚构-连续组合桥为工程背景,基于刚构桥顶推合龙工序,建立该桥施工仿真有限元模型,考虑温度变形和收缩徐变对墩顶变形的影响,对实际桥墩刚度及约束条件下的施工顶推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龙及收缩徐变均会造成梁体工后缩短并引起墩顶位移,需在合龙前进行顶推;桥墩刚度及约束条件对顶推力均存在较大影响;综合考虑合龙温度、收缩徐变及桥墩刚度等因素确定的合理顶推力有效控制了梁体纵向变形,合龙误差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运宝黄河大桥副桥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以桥跨刚度分布为原则的原设计合龙顺序和考虑施工阶段温度影响为原则的优化后合龙顺序对多跨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的内力影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该体系桥梁合龙顺序要考虑施工阶段温度的影响,可使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在施工阶段及运营状态下受力更均匀合理,对该类型桥梁在今后的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跨连续刚构桥吊架合龙方案中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合龙配重大小随位置变化的计算方法、劲性骨架合龙时间的选择、合龙段混凝土浇注的温度选择以及温度效应对桥梁受力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对连续钢构桥吊架合龙关键技术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合龙前实测值与理论线形和应力相比较可知,大桥实现了高精度合龙,应力控制在了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纵向有效预应力是连续刚构桥中保证桥梁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研究纵向预应力参数对桥梁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是提高桥梁最终的合龙精度及桥梁施工安全的关键。以巴河大桥(73m+130m+73m)为研究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r.Bridge(V3.3)建立实桥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别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状态下预应力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的挠度和应力状态的影响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各参数均会引起主梁位移和应力状态发生变化,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的影响较其他参数大,且对成桥状态的影响较最大悬臂状态大。因此,在进行同类桥梁施工控制时,应及时采集现场的实际预应力参数并反馈到计算模型中进行实时修正,以便指导桥梁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9.
慈溪市陆中湾江桥单侧挂篮合龙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溪市陆中湾江桥是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PC连续箱梁桥,出于简化施工的目的,施工过程中拟采用单侧挂篮进行中跨合龙段的施工。文章从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应力及成桥后的内力、应力等方面,将该单侧挂篮中跨合龙法与常规的吊篮对称合龙施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施工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对顶合龙的技术原理,给出了对顶位移量的确定原则和对顶力大小的简化计算公式,探讨了对顶合龙实施中的技术要点,最后通过一项工程实例分析,说明了对顶合龙技术对桥墩变形及受力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