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悬挂式单轨是一种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制式,文中对悬挂式单轨的独特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工程建设、施工、工程造价和运营维护的角度,基于真正的移动闭塞的无后备模式的CBTC系统设计简单且可靠性高,轨旁设备少,更能适应悬挂式单轨需求的观点。本文还简介了富欣智控的悬挂式单轨运控系统的架构、运营模式、系统功能和配置、自动化车辆段和典型故障场景以及悬挂式单轨在新能源空铁试验线上的典型应用,对设计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单轨系统的独特性 单轨系统在城轨交通中具有很长的历史。第一个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单轨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的东京开始运营。从那以后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单轨系统,其中包括很多国际大都市如纽约和迪拜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与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逐步显现,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轨交通本身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对于海滨城市、山地城市与中小城市等,都非常适应。单轨交通可将大城市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可将主城区和机场、码头、铁路枢纽等连接起来,因此全国各地陆续的兴起了单轨交通建设。本文重点针对单轨交通的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首先介绍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的形式、分类及结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一处采用悬挂式单轨交通的旅游观光项目给出了设计过程及主要内容,以供类似工程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4.
跨座式单轨交通运营期噪声对声环境影响不可避免,但跨座式单轨交通项目与传统交通项目噪声影响程度及防治措施不同,以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延伸段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实际监测、类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跨座式单轨交通噪声影响远小于传统交通项目,跨座式单轨交通噪声防治措施采取以充气轮胎、齿形钢板嵌接式伸缩缝等主动降噪更为有效,可满足噪声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庆跨座式单轨3号线在雨雪天运营时大坡度路面起步走行轮打滑等问题,设计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并将该跨座式单轨车辆推广到冬季高寒、夏季高温和纬度偏高的"三高"地区.通过结构设计,建立了直线电机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与气隙稳定性,但其曲线限速应较跨座式单轨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庞巴迪公司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的特点,初步论证了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探讨了车辆的直线稳定性能和平稳性能,重点分析了稳定轮倾覆系数、走行轮倾覆系数、导向轮径向力、车辆侧滚角等曲线通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庞巴迪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几种典型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跨坐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胶轮路轨车辆、胶轮有轨电车和虚拟轨道车辆,探讨了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未来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抗侧倾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根据跨坐式单轨车辆抗侧倾稳定性变化规律提出的临界侧滚角理论阐明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的设置原则,给出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与运行舒适度、曲线限速之间的联系,跨坐式单轨车辆提速的关键是开发性能更优的轮胎,并控制由于运行速度提高所引起的振动恶化;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其倾摆特性和横风引起的倾摆稳定性是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特有动力学问题,由于车-桥耦合振动引起的钢质轨道梁低频噪声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胶轮路轨车辆在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改善车辆的横向平稳性;胶轮有轨电车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导向轮/轨关系,研究难点在于阐明其导向稳定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虚拟轨道车辆提出了许多新的动力学研究问题,包括循迹控制、机械架构与循迹控制策略的匹配性、纵向力分配、分布式驱动等,或将成为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交通》2010,(10):47-47
轨道交通工具:地铁列车(在地铁中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轻轨列车(在轻轨交通中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单轨列车(在单轨交通中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跨坐式单轨列车(在跨坐式单轨上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悬挂式单轨列车(在悬挂式单轨上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磁浮列车(在磁浮交通中使用的电动客运列车)。  相似文献   

9.
一、广州市首条BRT试验线概况介绍 广州市首条快速公交系统试验走廊--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呈东西走向,西起天河区的广州大道,东至黄埔区下元,全长22.9公里,设32对路中车站.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在铁路建设中的大规模展开,铁路电力供电网络由以架空线路为主改变为纯电缆电力线路,传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能否适应新的供电环境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到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系统稳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技术问题,本文结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电力系统的特点就此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交通》2009,7(6):91-92
一条千余米长的轨道交通试验线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开通,一列含两节车辆的试验车在试验线上正式运行试验。这条试验线是国内目前唯一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表示,这将为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供必备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运行品质,以某型单轴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5自由度单轴单轨车辆的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PID(ANFIS-PID)控制器,以抑制车体的横向振动和垂向振动,并与原始单轨和PID控制单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单轨,PID控制单轨和ANFIS-PID控制单轨的横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48.37%和89.06%,垂向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9.41%和34.32%;横向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53.00%和90.30%,垂向加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21.72%和37.60%.ANFIS-PID控制单轨优于PID控制单轨,能显著提高单轨车辆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第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位于化风景旅游区北碚,前身为北碚游览车,其诞生可追溯到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与地铁、悬挂式单轨的对比,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并通过跨座式单轨在国内外大中城市及小型城镇不同功能定位的分析明确其适用性。轨道梁的设计是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关键技术,首先对比分析了不同材质和截面类型的简支体系轨道梁的特点。基于连续刚构体系轨道梁的特点并与简支体系对比,说明连续刚构体系轨道梁的优越性。连续刚构体系轨道梁改善了传统简支体系轨道梁跨径小、运能低、轮胎磨耗大、对支座和接缝养护维修工作量大、曲线半径设计受到限制等缺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思淼 《交通与运输》2012,28(6):68-68
单轨列车是悉尼市内一种方便的交通工具。一条单轨高架在城市的街巷之间,单轨列车的车厢是骑在轨道上跑的,两侧还有导轮卡在轨道上,所以掉不下来。地面上的人仰视快速行驶的列车就有点替古人担忧的意思了,因为列车很安全。坐上单轨列车,尽管它是蛇形穿梭于街道之上,轨道高度又是忽上忽下,因地制宜,但却感觉很平稳。上班高峰期,只要能够到达的地方,当地人首选单轨列车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交通的拥挤推动了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轨道运输技术,单轨在世界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世界单轨运输技术的进展,分析了各国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状况。根据单轨系统建设与运营的经验和我国城市交通的状况,本文探讨了单轨技术在我国发展实际应用的主要领域,并预测了单轨技术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单轨交通运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轨交通是轨道为一条带状的梁体,车辆在一根钢轨上行驶的运输方式。按其走行模式和构造的不同,分为跨座式单轨交通和悬挂式单轨交通丽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悬挂式单轨具备爬坡能力强、振动噪音小,转弯半径小、舒适且景观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景区观光旅游线和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在我国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造价指标是工程造价控制中一个重要环节,悬挂式轨道交通的推广取决于对项目投资的把控。选取了西南某市、中南某市、中部某市3个工程项目实例,对造价数据进行修正并分析,建立了悬挂式单轨造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了造价各指标的特点和借鉴意义,希望为悬挂式单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20.
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中力与加速度的相互关系,即研究单轨车辆的运动方程,基于汽车行驶阻力和列车运行阻力两种计算模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行时的主要阻力进行探究.推导出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在不同线路中运行阻力的理论公式,基于SIMPACK建立了曲线附件阻力的理论公式,提出了加速附加阻力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