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简要叙述了利用遥感图像进行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的优越性,将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分为三个大区和10个区,着重叙述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判释特征,对判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并以实际例子说明遥感工程地质分区判释在青藏铁路线方案比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遥感图像工程地质分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宝熙 《铁路航测》2002,28(1):1-4,8
简要叙述了利用遥感图像进行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的优越性,将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分区为三个大区和10个区,着重叙述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判释特征,对判释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并以实际例子说明遥工程地质分区判释在青藏铁路线方案比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北起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南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560余千米为多年冻土区.这里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采用遥感技术,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植被发育以及地形坡向等要素的专题制图和综合分析进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将多年冻土区划分为强烈冻融活动区、中等冻融活动区和一般冻融活动区.可依照不同等级的冻融活动区制定指导性的工程勘察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昆仑山北坡西大滩至唐古拉山南坡安多段 (5 6 0余km)为多年冻土区。这里人迹罕至 ,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采用遥感技术 ,通过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土工程地质环境因素的综合判释 ,以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和冻融活动性特征为基础 ,通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表水体、水文地质、植被发育以及地形坡向等要素的专题制图和综合分析进行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分区 ,将多年冻土区划分为强烈冻融活动区、中等冻融活动区和一般冻融活动区。可依照不同等级的冻融活动区制定指导性的工程勘察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遥感图像(含航片和卫星影像)的判释与应用已成为铁路工程地质勘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本文针对雷达遥感图像的铁路工程地质应用较少的状况,介绍雷达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彩色合成和图像处理方法,分析铁路工程地质遥感中雷达图像的应用效果;总结雷达遥感图像在不同的地质应用中特定的雷达回波响应特征,为铁路工程地质遥感雷达图像数据的选择(波段、极化、入射角、视向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 以岩性识别和地质构造解译为例,表明雷达遥感影像在工程地质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判释效果;(2) 建议铁路工程地质遥感应用中发挥雷达遥感图像具有的独特优势,与光学遥感影像互补使用,并加强应用与推广,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叙述了遥感技术在 8万 km2 范围内 ,对四川、重庆向东的三条铁路线的方案比选工作的应用情况。文中重点叙述利用卫星图像开展宏观背景的研究 ,以及卫星图像与航空遥感图相结合 ,开展工程地质判释的概况。遥感判释为方案比选提供了客观全面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意见。并最后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各条线通过的不良地质情况以及各条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三方面 ,对三条线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和揭示有用的遥感信息,把影响判释和应用效果的因素用系统工程观点整合在一起。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把工程地质遥感判释标志、遥感技术应用方法、计算机辅助判释及提高遥感图象处理能力等组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形成最优的工作组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工作组合模式开展遥感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遥感图像判释能力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以往铁路施工过程中暴露的地质问题,提出在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调查的必要性,认为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并以南昆铁路为实例,叙述了施工阶段应用遥感进行地质调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南昆铁路施工中共进行了15个工点(地段)的遥感工程地质判释,提供的成果经施工验证,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最后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遥感地质判释是可行的,并指出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一次突破性进展,它拓宽了遥感地质应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有些问题也仍待摸索和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9.
《铁道勘察》2011,37(6):93
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卓宝熙编著的《工程地质遥感判释与应用(第二版)》一书,已于近日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遥感图像判释结合地面核实调查,查明了地方铁路张双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崩塌、落石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的工程地质特征,为地质勘察提供了一套在复杂山区开展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